雅安日报讯 “下面请著名茶史、茶文化专家朱自振,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前,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共同点燃火炬。”昨(12)日上午11时左右,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迎世博茶火炬在雅安点燃并传递。 火炬交由副市长、茶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副主任徐旭传递给火炬手。火炬手在四名护跑手的陪伴下,一棒接一棒向开幕式舞台传递。 “熊猫家源·世界茶源——中国雅安欢迎您!”“黑茶鼻祖·雅安藏茶!”“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让开幕式现场气氛更热烈。 “从来就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能成为一名火炬手,而且还是茶火炬手。”来自雅安茶厂的火炬手赵加贵激动地说,尽管只是跑过短短100米,但他感到十分荣幸。 “茶火炬的传递,是希望通过这个特殊的方式,让茶走出国门。”来自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的火炬手谢应辉说。 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朱自振,长期从事茶史研究,他对蒙顶山茶有着很深的感情。 “传递茶火炬,传播新思想。”朱自振说,希望通过茶火炬的传递,让雅安的茶产业像火炬一样,薪火相传,名扬四海。 于观亭说,迎世博茶火炬是从奥运圣火传递“走出来”的一个公益活动。 “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期,把茶业做得更实,效益更好,就要走出国门,再进世博。”于观亭说。 ...
手工制茶工人正在制作手工茶 提起雅安手工茶,其辉煌历史和品质,令人肃然起敬。 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到50年),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了七株茶树。由此,蒙顶山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茶和手工制茶最早的地方。 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手工茶,造就了“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美名,“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巨大功效,则成就了雅安手工藏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蒙顶山茶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造就蒙顶山茶的美名,却是近2000年来不间断传承的手工制茶工艺。蒙顶山茶区手工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茶祖吴理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手工制茶的人,其制茶工艺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和演绎,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一直以来都被称之为茶中圣品,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 手工藏茶是雅安另一朵奇葩。延续1300多年的手工藏茶工艺,更彰显出雅安手工茶的神奇。藏茶制作工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制茶工艺,除传统手工藏茶外,藏茶汉饮工艺却是藏茶工艺的一大进步,使雅安手工茶的制作工艺向前跨了一大步,藏茶的价值被更多的人接受。藏茶也是黑茶的杰出代表,因此,藏茶是名副其实的黑茶之圣品。 因为手工制作,不可能大批量生产,所以每一个细节都会投入了制造者的无限情感,从而显得更为珍贵。由于手工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崇高的地位,特别是现代工业社会对茶...
日前,成都茶叶专家朱万成等来雅,对我市几家已获得有机茶生产资格的企业进行了复核。有机茶作为安全、营养、环保的健康饮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是国内茶企业迫切希望开拓的市场。而我市不少茶叶企业也早已开始尝试进入有机茶领域。统计数据表明,我市有机茶园面积已达3307亩,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有机茶前景乐观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环保理念不断加强,有机食品消费需求迅速增长,有机茶作为安全、营养、环保的饮品,市场潜力不言自明。"喝有机茶正在成为一种风尚,尤其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有机茶市场需求量很大,可以说供不应求,就是在国内市场上,有机茶需求量也开始增多,但由于市场、茶园管理、品牌宣传等多种因素,我市的有机茶企业规模还未壮大起来,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市茶业协会副主席陈书谦说,有机茶的价格比普通茶叶价格高出好几倍,发展有机茶,具有生态效益和产业效益双赢的重大意义。目前,虽然我市的生态条件和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有机茶的培育,但有机茶产量不高,市场空间亟待进一步开发。企业脚步待加快"我们是雅安第一批通过有机茶认证的企业,但近况却不是很好。"据我市竹叶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岑兆功介绍,有机茶顺应了世界有机食品的发展潮流,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市场前景很乐观,但目前我市真正通过有机茶生产资格认证的企业还只有5家,而且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是共同的困难。因此,我市...
明代嘉靖年间,陕西泾阳商帮陆续来雅安投身边茶行业。他们的资金雄厚、经商有道,从明到清先后创办了10余家茶号,经营规模很快超过当地川帮,每年认“引”数额占雅安全部的三分之二,其中最有名、规模最大的是陕西“义兴”茶号,从明代嘉靖25年开办,到现在的雅安茶厂有限公司已有460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古代商界的一个奇迹。据《川藏茶马古道》记载,元末明初,雅安陆续开始出现专业性质的制茶作坊,作坊从收购原料,加工配制,到销售运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作坊业主聘请工人常年进行生产加工,有点类似现在的工厂企业。当时人们称这种作坊为茶号(又称茶店)。雅安边茶业的兴旺,也带来了茶号的兴旺,“义兴”茶号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民初,雅安每年认“引”超过一千三百引的茶号就有二十多家(一千三百引以下只能算中小茶号)。其中“义兴”茶号为一万一千引,“天兴”茶号为九千四百引,“恒泰”茶号为四千五百引。仅从每年认“引”的额数,就不难看出“义兴”茶号的实力和规模。实习记者 杨玉梅 刘方日
傅尚文推介雅安茶和历史文化雅安展馆推介会上的茶技和茶艺表演“雅安茶,你享了吗?雅安茶,你藏了吗?”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傅尚文向广大嘉宾客人发出邀请!我市分别在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3楼和1楼展示、推广“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泡茶、介绍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雅安展馆的10余家雅安龙头企业,热情接待每一位嘉宾和客人!此次活动,以宣传推广“中国十大茶叶品牌--蒙顶山茶”为主题,省市相关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将围绕“蒙顶山茶”品牌地位,推介 “蒙顶山茶”、 “雅安藏茶”。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农业厅党组书记祝春秀,雅安市委常委、副市长白云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茶叶研究所相关领导和专家也将应邀参加会议。主办方特邀浙江大学龚淑英教授、中国茶叶研究所傅尚文研究员、四川省茶叶研究所王云所长等鉴赏并推广蒙顶山茶。龚淑英教授以自己与蒙顶黄芽40余年的情结,用科学的数据力证蒙顶黄芽就是“黄茶中的珍品”;傅尚文以《熊猫家源,蒙顶茶香——雅安良好生态出优良茶》介绍雅安文化,推介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并发出了“雅安茶,你享了吗?雅安茶,你藏了吗?”的邀请!中国茶叶学会感观审评与检验专委会主任,四川省茶叶研究所王云所长就"蒙顶甘露的品质特征"向广大嘉宾和客人作介绍和推广! 当天,独具四川特色的长嘴壶茶艺龙行十八式、天风十二品茶...
19日,从蒙顶山归来,“闽茶中国行”一行人结束了在雅安的问茶之旅。 “闽茶中国行”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省委农工办、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供销联社联合举办,雅安之行是该活动的第八站。 而此前,在17日与成都举行的“茶香飘两岸·情系闽台川”茶业论坛上,雅安市茶业协会与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达成互助联盟,约定点对点帮扶企业,依托两地茶业、旅游等资源,共同将产业做大做强。 “闽茶中国行”的朋友此行虽然只在雅安短暂停留,但却用他们的方式,为雅安茶产业的发展,乃至全国茶产业的明天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和建议,雅安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区之一,从中获益匪浅。 让微茶会成为宣传茶文化平台 18日晚,“闽茶中国行”的朋友与雅安茶人相聚福窝茶道,把茶言欢,一同探讨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近十年来,福建茶产业发展迅猛,其中除了政府的支持、协会的关心,还离不开茶企的自身努力与媒体的宣传、关注。”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朱永康说,尤其是在当今,产业的发展与宣传力度和方式息息相关。 朱永康说,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茶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身到茶产业的发展中。如何宣传茶文化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微茶会,看似‘无组织、无纪律’,但在茶友当中的宣传作用却很大。”朱永康说,微茶会可以把三五成群的茶友聚集到一起...
12月12日,雅安天气阴冷,茶界却很热闹。蒙顶黄芽和雅安藏茶跻身“五环茶”茶品,与铁观音等一同入选。“五环茶”茶产区的代表们一致认为,“五环茶”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样的微妙关系下,两位外地资深茶人接受了本报采访,细品雅安茶,为其把脉。尹智君:回归传统尹智君是老舍茶馆的现任掌门。对雅安此次选送的蒙顶黄芽入选“五环茶”,她将其概括为茶叶本身的优秀和“机缘”。蒙顶黄芽优良的品质,其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得到专家们高度评价,更打动了尹智君。尹智君回忆,专家们对采用传统工艺方法生产的蒙顶黄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蒙顶黄芽在继续保持和发扬优点的同时进一步回归传统,恢复黄茶本身的独特魅力。“雅安茶应走传统路线,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也是尹智君运作老舍茶馆的成功经验之一。与故宫博物院相邻的老舍茶馆一直倡导京味文化,如今已具备京城历史上6大茶馆的类型(野茶摊、餐茶馆、书茶馆、清茶馆、大茶馆、二荤铺)。它将茶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深受当地人和国际友人的喜爱。现在许多茶企对黄茶传统制作工艺不重视,甚至将其与绿茶混为一谈。尹智君表示,雅安此次选送的蒙顶黄芽恢复了传统“闷黄”工艺,这才能从众多茶品中脱颖而出。“它的清新香气吸引了我。”这是年轻的女掌门对雅安茶最初的印象。2003年,雅安一位茶商给老舍茶馆寄来蒙顶石花茶样,之前尹智君对雅安茶一无所知。她建议,雅安茶企应该让产品系列更...
蒙顶山下,小茶叶正朝着大产业迈步。图为名山茶园内,茶农正在采摘鲜叶茶香氤氲千年,今朝更为醉人。蒙顶山下,小茶叶正朝着大产业迈步。特别是近年来,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还是乡村振兴道路上,雅安茶产业都发挥了“攻城拔寨”的作用。目前,雅安拥有茶园面积100万亩,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前列;良种化率、标准化率、园区化率等指标均名列全国前列,茶旅融合领跑全国;“蒙顶山茶”“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逐年提升……但产业集中度低,经营主体多、小、弱,产业链条短,加工水平不高,品牌引领作用不强,品牌溢价不高等短板,成为雅茶产业做大做强的拦路石。优势明显、短板突出,雅茶产业如何破题?11月4日,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茶集团)将正式举行揭牌仪式,这意味着雅茶产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补短板、强优势,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大龙头、做活市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文章,促进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短板雅茶产业如何破局“出圈”?两千年前西汉甘露年间的某一天,阳光照在雨雾蒙沫的蒙顶山上,正是那一座座云雾环绕的山峰、那一抔抔富含硒锌的土壤,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宜茶环境。此后,西汉人吴理真将七株茶树植于蒙顶山五峰之间,开启了人工植茶的先河,蒙顶山也因此被公认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成为上天对雅安人的厚爱和馈赠。...
日前,雅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硗碛原生态多声部合唱”、“南路边茶制作工艺”等13个项目榜上有名。南路边茶,又一次引起世人注目。探究——“南路边茶”历史渊源南路边茶又称黑茶、乌茶、边销茶、南边茶、大茶、雅茶、藏茶,是数千年来专门生产供应西藏、青海及四川甘孜、阿坝等地藏区的茶叶。藏族同胞自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民谣。追溯雅安边茶历史,可依《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边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朝廷对茶叶实行垄断,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政策“以茶治边”,雅安边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雅(今雨城)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宋熙宁七年在雅(今名山新店)设茶马司,此乃我国目前唯一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南路边茶”之名源于清乾隆年间。乾隆年间,多年的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结束,代之商营“茶土交易”,并推行“引岸制”,将自成都南门以远雅安、天全、荥经、名山、邛崃等五县所产边茶划为“南路喧岸茶”。清朝中叶改“茶引制”为“招商引岸制”,规定雅安及周边产茶县的口岸“批验所”设打箭炉(康定),因成都到该口岸...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4月29日,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以下简称:茶交所)精彩亮相2016年首届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并在博览会上正式与眉山茶企联盟代表洪雅上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标志着茶交所眉山茶企联盟正式成立。至此,又一个10亿元规模的茶产业代表加入茶交所,在互联网发展新格局下,共同携手,拥抱“互联网+茶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的商业发展模式。茶交所总裁傅元森、眉山市茶企代表、洪雅上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俊瑚及眉山市政府相关人员出席了签约仪式。 今年3月25日,在茶交所及33家雅安规模茶企的共同发起下,茶交所雅安茶企联盟正式成立,结成了产品统一上市、规则统一制定、资金统一结算、品牌统一推动、市场统一拓展、政策统一推动的利益共同体,在交易平台的资源配置中共享共赢。 中国是世界茶叶生产、消费第一大国。2015年全国茶园总面积达4316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同比增长4.2%。其中投产面积约3387万亩,增加228万亩,增幅7.2%。全年干毛茶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达到1519.2亿元,增幅12.6%。综合产值估计达到3078亿元,增长3%。但国内大多数茶叶企业规模小,品牌效应差,茶叶市场分散且混乱,造成了中国是茶叶大国而非茶业强国的现状。 茶交所茶企联盟的成立,其目的是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引领、资源配置、制度约束、公平协作的机制,优先选择升级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