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新闻联播播出:四川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做出绿色文章。世界茶源·中国茶都——雅安市名山区中峰牛碾坪、万古红草村作为“绿色文章”的支撑,好巴适哦。看来,这两个地方看来不火都不行了。
雅安日报讯 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潜力,名山县双河乡骑龙村大胆探索,依据该村土地、气候特点,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发展“茶套梨”种植模式。现已成片种植700亩,投产500亩,“茶套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绿芽树下发,梨儿绿中结”,这一独特风景,正是源于骑龙村“茶套梨”新型种植模式的成功实践。在当地老百姓眼中,“茶套梨”种植模式有三个优点:一是在茶叶不减收的情况下,精心管理的...
春回大地,茶香四溢。随着春茶采摘季的到来,名山区的茶企纷纷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生产阶段。为确保春茶生产用电安全可靠,国网雅安市名山供电公司提前部署,深入茶企一线,提供全方位电力保障服务,为春茶生产保驾护航。 记者近日在万古镇采访时看到,电力作业人员正在为该镇兴仪茗茶厂进行茶叶生产线电源接入作业。施工现场,两名带电作业人员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具登上电杆,熟练利用绝缘操作杆固定、裁剪引线,并在地面人员...
川藏铁路成雅段雅安站站房外观10月16日,川藏铁路成雅段雅安站(以下简称“雅安站”)迎来专家组对站内通讯设备进行验收——这意味着,雅安站的建设已经进入尾声。验收专家组由成都铁路局、中铁十二局、成昆公司和北京铁研监理责任公司组成。10月14日,成蒲铁路也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此后,成蒲铁路将与川藏铁路蒲江(朝阳湖)至雅安段实现接轨,预计今年内通车运营。成雅段是川藏铁路全线最早动工也将是最早建成运营的路段,对于...
彭天贵现任我市茶业协会常务理事,从事过茶叶管理工作的他,本身就是一位茶爱好者。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除第一次与茶接触开始,他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些年 一些回忆与茶有关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刚刚参加工作的彭天贵被分配到原雅安茶厂搞化验,对茶有了全面的认识。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他对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南路边茶在藏区为什么有名?彭天贵认为,藏茶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独特,品质优良,内涵丰富,有...
近年来,我市以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把藏茶生产保供放在突出位置,系牢川藏沟通交流重要纽带,站在民生之茶的高度,全力为各族同胞奉上健康茶、友谊茶、团结茶,用“小茶叶”构筑起民族“大团结”的连心桥。 着力主动担当 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 我市主动担当,成立保供专项领导小组,全力建设西藏专供茶叶基地20万亩。 2022年春节,我市不停歇组织生产,完成西藏自治区政府采购任务,在藏历新年前...
丁学良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弟子。过去十年来,丁学良在环太平洋诸国家和地区从事比较现代化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工作于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转型社会、全球化、发展与腐败、华人社会的互动、大学制度。近十部英文、中文专著和论文集分别由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序号 乡镇 村组 低保类别(城镇/农村) 补贴对象姓名 月补贴标准(元) 发放金额(元) 备注 1 灵关镇 云茶村4组 农村 骆国蓉 150 150 2 灵关镇 云茶村4组 农村 苟存龙 150 150 3 灵关镇 云茶村4组 农村 岳永芬 150 150 4 灵关镇 云茶村7组 农村 岳章华 150 150 5 灵关镇 云茶村5组 农村 殷国华 150 150 6 灵关镇 云茶村7组 农村 杨绍清 150 150 7 灵关镇 云茶村4组 农村 骆学琼 150 150 8 灵关镇...
今年4月,李国林从雨城区农业局退休了。退休前,他是雨城区唯一一位茶叶推广研究员,从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他都有深入的研究。退休后,许多茶厂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如今的他已经出任某茶厂的高级顾问,依然没有离开相伴30年的茶。 最关键的三年: 对藏茶的感情在摸索中加深 李国林称,组建雅安市茶厂的三年,是他人生最为关键的三年。 1984年初,李国林从西藏归来不久,一个艰巨的任务交到了他手上——组建雅安市茶...
茶是一种境界,茶是一种情调,手工制茶更是一道风景,是关于茶最初的记忆。在机械制茶一片繁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手工制茶将与我们渐行渐远。实则不然,在“手工”二字越来越珍贵的今天,手工茶也可以展露别样“风情”,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们身边:沉默的手工茶 三十年前,名山蒙顶山镇只有800余亩茶园;三十年后的今天,该镇茶叶种植面积为5500余亩。 三十年前,蒙顶山镇的茶农几乎都会手工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