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讯 本月24日至27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将在北京举行。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我市将有10家茶企业组团进京参展,按照统一风格,进行统一布展。 今年的茶业博览会与往届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乃至世界茶业领域的排头兵企业多数都将到场,展会还将邀请一批来自一线的科技、市场、金融专家,现场把脉,为参展商出谋划策。 据悉,今年的茶业博览将举办多项活动,我市也将积极参加。四...
本报讯昨(21)日,笔者到蒙顶山看见正在打造的“世界第一大茶壶”,基础工程部分已初具雏形,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据了解,除世界“第一大茶壶”的细部修饰和栽植绿化外,主体工程将于7月31日前完工。“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打造‘世界第一大茶壶’,既增加了蒙顶山一个非常壮观而极具茶文化厚重历史底蕴的旅游景点,又丰富了蒙顶山茶文化的内涵。”蒙顶山旅游开发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后的“世界第一大茶壶”,直径...
本报讯11月24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双选会上,首次出现了我市一些茶企业的身影,他们也乘此机会忙着招揽人才。 上午10点,记者在双选会现场看见,我市有五六家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坐在了招聘席上,等着学生前去投简历,有的负责人正在和前来找工作的学生洽谈。招聘栏上,普遍写着需要茶学、营销方向的人才。 几家茶企业中,还有刚刚成立的茶业集团公司。某集团公司负责人介绍,打算找一个素质全面的人才去当自己的助...
1940年,喜马拉雅山南麓不远处的印茶产地大吉岭和印度商城伦堡几乎同时开办了两家茶号。这两家茶号的老板,一个是英国茶商邦卡巴,另一个是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有密切关系的印茶大茶商西日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利用产于大吉岭的廉价印度茶叶防制雅安藏茶向西藏销售。 大吉岭是靠近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印度小镇,以出产廉价的印茶而闻名。伦堡是中国西藏侨民在印度的聚居区,也是英国进入西藏的桥头堡。再走80公里就到达...
雅安日报讯 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潜力,名山县双河乡骑龙村大胆探索,依据该村土地、气候特点,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发展“茶套梨”种植模式。现已成片种植700亩,投产500亩,“茶套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绿芽树下发,梨儿绿中结”,这一独特风景,正是源于骑龙村“茶套梨”新型种植模式的成功实践。在当地老百姓眼中,“茶套梨”种植模式有三个优点:一是在茶叶不减收的情况下,精心管理的...
李家光、杨天炯、成先勤、齐桂年获“四川省首届吴理真茶祖传承人”终身荣誉奖 雅安日报讯 日前,由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主办的四川省首届茶祖吴理真传承人颁奖仪式暨弘扬茶祖文化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评选出了四川省首届吴理真茶祖传承人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吴理真杰出传承人和优秀传承人。其中,我市作为茶祖吴理真的故乡,有多位从茶人员入选,茶专家李家光、杨天炯、成先勤、齐桂年4人荣获“吴理真茶祖传承人”终身荣誉奖...
今年4月,李国林从雨城区农业局退休了。退休前,他是雨城区唯一一位茶叶推广研究员,从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他都有深入的研究。退休后,许多茶厂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如今的他已经出任某茶厂的高级顾问,依然没有离开相伴30年的茶。 最关键的三年: 对藏茶的感情在摸索中加深 李国林称,组建雅安市茶厂的三年,是他人生最为关键的三年。 1984年初,李国林从西藏归来不久,一个艰巨的任务交到了他手上——组建雅安市茶...
本报讯继2004年6月我市68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转换认证后,近日,又有2家茶叶企业(名山茶树良种场、雅安全义茶树花科技有限公司)两个产品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我市累计达70个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中,有茶叶42个,占认证总数的60%。茶叶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预计今年上半年茶叶产量达到12864吨,收入3.7亿元。郭蓓
截至8月底,名山县茶叶产量为3245万公斤,产值达7.6亿元,其中名优茶1022万公斤,产值达5.1亿元,大宗茶1883万公斤,产值达2.4亿元,粗茶340万公斤,产值为0.1亿元。(审签领导:李良勇)
眼下正是春茶采制的关键时节,镇江、无锡的一些茶场却遭遇了“茶工荒”,我市同样存在。有分析认为,工资低、工作辛苦以及季节性强的工种特征是“茶工荒”的重要原因。其实,“茶工荒”有着更为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透过这种背景,可以读出“茶工荒”的多重警示意义。警示之一:对“劳动力富余”不能存在过度幻想。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多的就是人,最不缺的就是农民工。但近年来蔓延全国的“民工荒”以及“民工荒”的衍生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