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连载 藏茶与印茶的较量
1940年,喜马拉雅山南麓不远处的印茶产地大吉岭和印度商城伦堡几乎同时开办了两家茶号。这两家茶号的老板,一个是英国茶商邦卡巴,另一个是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有密切关系的印茶大茶商西日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利用产于大吉岭的廉价印度茶叶防制雅安藏茶向西藏销售。
大吉岭是靠近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印度小镇,以出产廉价的印茶而闻名。伦堡是中国西藏侨民在印度的聚居区,也是英国进入西藏的桥头堡。再走80公里就到达西藏乃堆拉山口,翻过乃堆拉山口,只需30公里就到达西藏小镇亚东。
早在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一成立,就将扩张目标指向东方的印度、不丹和中国。印度、不丹相继沦为英国殖民地。1823年,东印度公司的军官罗比伯特少校在原本被认为不产茶的印度东北、喜马拉雅山南麓大吉岭不远处的阿萨密发现了野生茶树。当雅安藏茶经由背茶工、牦牛辗转运输,耗时一年多,穿行2500多公里的战乱康藏区域运至拉萨时,英国人已于1879年修建了从印度平原直抵大吉岭的喜马拉雅铁路,大吉岭已经成了印茶的最大生产基地。英国人把目标锁定西藏,多次派人假扮朝圣的喇叭教徒,从印度大吉岭到西藏亚东,徒步测量亚东至拉萨的道路。18世纪后期,一个名叫波格尔的英国官员从不丹进入西藏亚东县,最终到达扎什伦布寺。他设法见到了六世班禅,提出想去拉萨的想法,被六世班禅拒绝后,波格尔不得不遗憾地踏上归途。然而,他把西藏广泛饮用雅安藏茶的现象告诉给了东印度公司,更加吊起了英印茶商对藏茶市场的胃口。
英国茶商邦卡巴不仅在大吉岭利用廉价的饮茶原料仿制雅安藏茶,还将仿制茶摆放在大吉岭通往喜马拉雅山的路口,一见有西藏人路过,就免费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