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市新农村建设督查组在副县长王磊的陪同下到荥经县新添乡督查新村建设工作。督查组一行通过实地查看新农村综合体进度、听取汇报,对荥经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审签领导:李炳刚)
灾后重建以来,依托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我市重点打造了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 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不同新村也有了不同的休闲旅游模式。而这些亮点的塑造,也让川西旅游线上兴起了灾后重建新村旅游热。 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新村、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新村……一路向西,沿途都有新村可看、可玩、可住。 “五一”期间,灾后新村变景区,正逐步...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农房重建截至2015年2月已全面完成,受灾群众高高兴兴搬进新家,住上新居。与此同时,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为引领,重建新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告别2015年,走进2016年。 回眸一年,在打灾后恢复重建硬仗中,艰辛与喜悦同在,汗水与硕果同存! 灾后恢复重建,呈现新村新颜值,形成新村新风貌,展示新村新气象! 走进龙门白伙新村 总理点赞“很美”的新村 ...
白伙组新村聚居点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新村环境卫生如何维护,产业发展该怎么引导……随着芦山县9个乡镇规划的56个新村聚居点群众陆续入住,高密度的新村聚居点改变了农村原有居住格局,对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芦山县结合实际情况和聚居点建设“自建委”经验,延伸发展形成“自管委”工作模式,对基层治理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现场: 自决自管服务新村群众 “欢欢喜喜搬新家,整...
6月14日,走进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新村,一栋栋白墙青瓦、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新房错落有致;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林茶叠翠,亭台、小桥、流水,景色优美。 “老板,再来一斤牛肉。”新村里的一家牛肉火锅店生意红火。 从去年搬进新村开始,罗轮杰一家依托灾后重建打造的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做起火锅生意,新店开张4个月,就有3万元的收入。 守着家门口致富 买菜、擦桌子、扫地……一大早,罗轮杰就开始忙碌,“一到周末或节...
来源:雅安日报 时间:2015-06-05白伙组新村聚居点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新村环境卫生如何维护,产业发展该怎么引导……随着芦山县9个乡镇规划的56个新村聚居点群众陆续入住,高密度的新村聚居点改变了农村原有居住格局,对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芦山县结合实际情况和聚居点建设“自建委”经验,延伸发展形成“自管委”工作模式,对基层治理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现场: ...
建成的草坝新村 落地窗代替了窄小的木窗,推拉门代替了破旧的木门,整齐大气的店招店牌代替了昔日的“广告栏”;一栋栋楼房换上了新装,12000余株行道树立在街道两旁,干净整洁的路面一直向场镇中心延伸;羽绒产品一条街和美食鸭一条街上车水马龙,经过打造后的雨城区草坝镇草坝新村透着欣欣向荣的朝气。 两条主街 连通水禽产业链 进入草坝场镇(草坝村)的第一站便是羽绒产品一条街,远远就能看见街道两旁边的居民楼上,一根根...
近日,在名山区前进乡清河村新村聚居点,46户重建户在房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后,开始装修,并考虑新村聚居点今后的发展…… 既是重建户 也是施工方 清河村村民姜兴伟来到工地检查施工进度情况。他既是重建户,又是施工方的代表。 姜兴伟说:“作为清河村的一员,又是此次新村建设的施工方,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努力,把好质量关,按时让村民住进保质保量的新房。” 进入清河村新村聚居点的第一...
灾后恢复重建,雅安建起了232个新村聚居点,随着重建户先后入住,在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自建委”逐步转型成“自管委”。 探索新村后续管理,“自管委”只是村民自治的带头人,而非约束者,新村管理不是两三人说了算,最终还需发挥群众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如何发挥村民自主性,实现自我管理、自发管理、自动管理?让新村管理“增值”起来,石棉县挖角彝族藏族乡(以下简称:挖角乡)七里坝新村的广场舞队有点...
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 走融合之路鼓百姓腰包美丽三强村 半个世纪前,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随着雅西高速公路顺利通车,九襄镇高速路出入口的设置,三强村成了全镇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如今,三强村群众把握机遇,基本实现了“村强、户强、民强”的美好愿望。2014年该村共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2052元。 多规融合建好新村 “这里简直太美了!漂亮又干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