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为配合雨城区第二届打茶节活动,由雨城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主办,区农工委、多营镇党委政府、西康藏茶协办的“藏茶产业发展态势”科普讲座在中国藏茶村西康藏茶科技培训大厅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黑茶专委会副主任、雅安南路边茶商会秘书长、国家高级营养师、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黄春鈇为我区藏茶企业、藏茶爱好者、茶农朋友40余人作了有关藏茶发展历史沿革、藏茶的营养保健作用、区藏茶产业发展形势的科普知识讲座。讲座中,黄春鈇会长报告资料详实,观点新颖,精辟分析了我区乃至全市藏茶产业发展态势和发展全景,详细讲解了藏茶的历史、功效以及茶的药效和调饮茶制作进行了讲解。针对不同对象,他还讲授了为什么要饮茶、饮什么茶、如何鉴别藏茶等科普知识。黄春鈇会长讲课风格生动活泼,内容深入浅出,展示了藏茶发展的珍贵图片,讲座给各界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参会者纷纷表示,开展这样的科普知识讲座既让人们增长了科学文化知识,又进一步学会了如何修身养性,弘扬藏茶文化,希望今后多开展这样的科普知识讲座。此次打茶节活动,雨城区科知局为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还分别在合江和大兴周公山藏茶分会场举办以体验为主、互动参与、形式多样的科技体验活动。
9月3日至4日,省质监局专家组考核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运行状况,雅安质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宏卫,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高荣,职能科室负责人先后陪同。考核组一行实地查看了茶文化展示厅、检验室等环境设施,调阅了资质证书及附表、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人员和设备档案、科研资料、论文原件、政府支持等材料,从技术能力、科研水平、人才状况、运行状况与工作业绩、发展能力等方面对中心进行了综合考评。考评结束后,考核组对中心的后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自3月25日国家茶检中心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预验收后,雅安市质检所立即紧凑有序地进行实验室搬迁,有效保证了精密仪器、化学试剂、人身财产的安全。目前,雅安市质检所已全面完成国家茶检中心实验室搬迁和设备安装调试,并按照筹建工作方案积极启动国家茶检中心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
口述人:陈书谦,1953年1月生,四川汉源人。曾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委会、黄茶专委会副主任。乡愁连起藏茶情缘我的家乡在汉源宜东,这里历史上曾置坭头县、飞越县,因坐落在川藏茶马古道雅安到康定的中间,自然成为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当年运茶盛极一时,后来川藏公路通车后,这里成了边远山区,正是“因茶而盛,因茶而衰”。宜东的街道全用青石板铺成,一排长方形的石板纵向蜿蜒街道中间,两边的石板横向与大石条镶嵌而成的街沿相连,石条街沿与错落有致的木瓦房檐上下对应。下雨天,连绵不断的雨水顺着房檐滴滴答答掉下街沿,溅起的水花此起彼伏很是好看。平时,小伙伴们会顺着街道跳绳、对着街沿打三角板(旧烟盒折叠的),常常乐此不疲。陈书谦(右)与茶人交流《四川官报》刊登的《四川商办藏茶公司筹办处章程》后街有张家、罗家、曾家、陈家等好几个大院子,另有土墙筑成的碉楼、禹王宫、五省庙、接官亭等旧式建筑,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与辉煌。可惜时代变迁,宜东偏居一隅,变成了发展滞后的山区小镇。小学毕业,无缘被推荐上初中,只能到已开学一年的“宜东农业中学”插班就读。后来到康定乡下的文献街、大河沟、日地、瓦斯沟一带学做木工。3年时光10多次往返于宜东到康定乡下的崎岖山路,看沿途的高山激流、废弃的木桥连廊、飘摇的青瓦木屋,师傅说这是当年背夫住宿的幺店子。还有山道铺路石上清晰可见的拐子窝,至今历...
本报讯近日,名山区法院工业园区法庭前往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茶室调解室”,就原告名山区某置业有限公司与被告施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进行巡回法庭审理。2020年1月5日,施某与名山区某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四川省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施某购买名山区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坐落于名山区西蒙路的某铺面,房屋总价为120万元。合同签订当日,施某支付了60万元首付款,2021年6月30日,施某以现金方式支付了5万元房款。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调解此后,名山区某置业有限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催促施某支付剩余房款55万元,但施某拒绝支付。施某称,其从事茶叶生意,购买铺面用于茶叶经营,但由于铺面漏水导致库存纸箱、茶叶包装礼盒和商品茶叶浸泡损坏。其多次向名山区某置业有限公司反映,铺面漏水问题却一直未得到解决,因此拒绝支付剩余房款。名山区某置业有限公司起诉要求施某支付剩余购房款及违约金后,施某随即提起反诉,要求名山区某置业有限公司赔偿因铺面漏水造成的财产损失60462元。考虑到此案件具有多发性、典型性,承办法官在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茶室调解室”,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审结此案。“我们多次催促其支付剩余房款,但他拒绝支付。”“铺面漏水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我拒绝支付剩余房款。”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查明事实,总结案件争议焦点,经过双方举证、质证和辩论,顺利完成巡回审理。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根据庭审情况察觉双方存在协商的...
云雾滋养出好茶 尹贵成 摄春归茶山。连续多日细雨,滋润得蒙顶山湿润青翠,粒粒茶芽初吐,娇嫩如春之玉舌。甲辰春分,天公放晴,碧空如洗,大朵白云悠悠飘浮,如一团团温软梦境。蒙顶春分茶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人聚集于天盖寺,祭祀茶祖,品饮春天的第一杯佳茗。绿野仙踪,微风习习,油菜花开,桃李竞芳,香气裹挟,使人飘飘欲举,恍然如登太虚。天盖寺是茶人心中的圣地。寺庙就在茶园之中,飞檐翘角均被葱翠拥抱,四下里鸟鸣啁啾,云蒸霞蔚。《四川通志》载:“甘露道人始结庐于此,宋淳熙时重建,明洪武及万历时屡经补修。邑之寺院惟此为古。寺后曲径入仙茶园、甘露井。”茶祖殿上,但见甘露道人吴理真金身塑像,茶祖正襟危坐、目光深邃,穿越万重山壑,抵达宇宙之远。昔人已乘黄鹤去,杳杳不见种茶郎。红尘苍生,涓涓甘露浸润心田,岂能不仰之望之,虔诚祷祝?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会,春朝之妙音也。上阕,吃唐茶。“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按陆羽《茶经》中记录的流程,可以想象其制作工艺之复杂与考究。甲辰之春,人文茶道传习馆的师生采撷蒙顶山早春嫩芽,制作出仿唐茶饼。起炭生炉,缓火炙茶。随着茶人手中的竹夹轻轻翻动,茶香破空而来。少顷,茶饼炙烤已毕,伊人趁热用纸袋贮藏好,转交给身边的研茶人。我们席地围坐,目不转睛地注视。茶饼捶碎后碾成茶末,置入箩合中过筛,得到茶末。这一边,活泉已然煮沸,一沸投盐水,二...
工作人员为居民解答关于直饮水站的问题本报讯 “生活条件好了,也想喝到更健康的水。现在小区有了直饮水站,而且是国有企业,我们心里就更踏实了。”这是日前在雅安经开区三岔安置小区“你办卡、我送费”惠民饮水活动现场,小区居民靳大哥向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雅安经济开发区供排水公司工作人员说的话。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耐心为居民解答直饮水站的接水流程、水质、收费标准、充值赠费等问题,并认真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直饮水售水站采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区内设售水站,健康直饮水站设备通过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符合《健康直饮水水质标准》。设备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出水安全、稳定、优质。长期以来,围绕让居民喝上“放心水”到用上“优质水”的目标,雅安经开区供排水公司持续推进高品质直饮水供水试点,持续推进高品质饮用水项目,不断丰富饮用水产品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水务支撑。 本报记者 杨宇龙
方梦茜(右)与茶农王永秀在茶园中畅谈合江新变化开栏的话: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雅安日报记者奔赴全市各地,深入大美乡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脱贫山区,走进田间地头、企业园区、学校医院,与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度党的二十大时光。夹金山麓、大渡河畔、茶园彝家、美丽藏乡、蓬勃园区、战疫一线……一起见证巨变、聆听心语、期盼未来,一起感受美丽雅安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今天起,本报推出“党的二十大时光”系列报道,敬请关注。地点:雨城区草坝镇合江村云台山,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人物:合江村第一书记方梦茜16日上午10点,雨城区草坝镇合江村第一书记方梦茜和村民在村活动室里一起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活动室中掌声不断。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盛况,我的内心无比振奋,我的信念坚固如磐。”方梦茜说,报告提振了我和乡亲们的发展信心,我们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推动合江村茶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天下午,阳光正好,方梦茜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合江村云台山景区,连绵不断的茶海涌动着绿波,她正在考虑把村里的直播间搬到茶园里。“产业是茶,特色是茶,经济是茶,这是我们村的特点。”方梦茜介绍,合江村种茶历史近70年,茶园面积12000亩,茶企13家,就连村内的国家3...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5月28日至6月1日,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京交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我市的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在展会期间进行了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据了解,京交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服务贸易专业展会,本次京交会有34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家境内外企业聚集一堂,展示企业形象,共谋未来发展。 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受邀参加了本届京交会。现场,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把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手工竹条茶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展示,蒸茶、压制、封口……并邀请现场观众参与互动,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现场气氛热烈。 特色的南路边茶(雅安藏茶),好玩的互动和深厚的文化气息,成为了此次京交会“非遗”展区一大亮点,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甘玉祥说,公司上下肩负“非遗”保护传承之责,通过现场展示,把南路边茶(雅安藏茶)这一历史悠久的茶品推广给更多的爱茶人士,是他们最大是心愿。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春蓉
雅安市雨城区合江镇属蒙顶山茶区域。茶祖吴理真人工种植茶树后,该地也成为世界茶源发源地,盛行手工茶叶制作技艺上千年。玉叶飘仙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全祖辈,潜心种茶、制茶、生产销售,以茶为乐,以茶为业,以茶为荣。曾祖刘升三、刘叶氏清末民国初,一生有经营茶号、布店。祖辈刘绍光、高志英,种茶、制茶。刘氏手工茶历代有制作自饮、赠送亲友,部分交换粮食、布匹、食盐。玉叶飘仙手工茶外形秀美、色泽翠绿、条索匀称、白毫显露、清香逸人。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技艺精湛,造型雅致、独特 。讲究力道、揉道、悟道、心道,也需心到、手到、眼到、加火力,识料而制,识季节而制。制作者要承受高温的烫、热、累。只有手快心灵手巧,人茶合一才能制好茶。手工茶主要工艺技术:采摘选料--摊凉--杀青炒制--揉捻--复炒---复揉---三炒---三揉--烘干--提香--筛选---包装--贮藏。手工茶为雅安当地传承千年的工艺。集观赏性、技术性、知识性、文化性、体验性为一体。但手工茶制作复杂,年轻人不愿学习和传承,加之现代机器代替手工提高了产量,而且相对较轻松、省力、省技,所以能做好手工茶的人越来越少,保护、传承这一技艺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