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雅安分行客户经理走访茶企本报讯眼下,正值春茶上市时节,在我市盛产茶叶的名山区,无论是茶农还是茶商,都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阶段。而同样忙碌的,还有工行雅安分行的工作人员。“茶商的资金周转要求高,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一旦出现资金缺口,就容易对今年春茶销售造成巨大影响。”工行雅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说,该行积极深入名山区茶叶交易市场,充分挖掘客户经营需求,并依托“商户贷”助力茶商经营。“我们想扩大经营规模,...
9月2日,区委书记高福强来到雅安藏茶产业园,详细了解了当前项目施工进展情况。他强调,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高福强指出,各级各相关部门、施工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沟通协调,强化工作举措,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高福强强调,8月份,雨城遭遇持续强降雨,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进一步强化施工组织,科学合理调度,...
14日,在荥经县新添乡茶叶交易市场,荥经县茶苗交易现场推介活动在这里举行。全县2000多名茶农参会,其中,1000余名茶农与名山区20多家茶苗经销商达成茶苗采购意向协议。 “茶苗交易现场推介活动的举行,旨在促进茶苗产销贸易,进一步推进荥经茶产业的发展。”本次推介活动的主办方、荥经县农业局局长高代花说。 从茶苗采购,到茶叶销售;从茶园管理,到茶企培育扶持,荥经县不断完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办法,多举措促进茶产业...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4日至5日,时逢立春节气,一场名为“新时代茶产业春天的思考”的活动在我市举行,现场考察,座谈“交锋”,由此拉开了对新时代茶产业发展走向的探讨。本次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等6个国家级茶叶组织、茶文化研究团体、茶叶学术团体及茶叶研究机构共同组织。同时,本次活动也成为了这6个国家级的...
2017年12月31日,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小地名为香樟坪的山上寒气袭人。几十名当地村民正在茶地里管护茶苗,锄起锄落,一个个干得满头是汗。“现在管理的这片茶园是宝盛乡的脱贫攻坚产业,面积为200亩,是全乡3个村和100余户贫困户共同所有的!”宝盛乡党委书记高世华说,中坝村是省级贫困村,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当地党委政府围绕中坝村适宜种植高山生态茶这一独特优势,确立了走“茶叶富民兴乡”的发展道路,着力发展以马牛山为代表的...
“现在总长140米的栈道已经完成60%,铺了黄石板、刷漆、绑麻绳、美化护栏,工程才算完成。”8日,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村二组周家塘景观节点打造项目负责人刘朝良介绍,该节点将建设5个休息平台、1个观景亭子,不仅让游客赏心悦目,也造福了当地百姓,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游走散步的好去处。 红草新村只是我市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的一部分。目前,我市正着力推动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提升工程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交通...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镇高质量发展,5月23日,城厢镇召开产业发展及油茶产业管护工作安排会。会议由城厢镇党委书记高月刚主持,全体镇干部、各村(社区)两委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我镇油茶产业及龙尾“荷塘+虾”产业的推进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高月刚强调,要抓住市委五大农业园区建设和县委生态经济强县建设这个机遇,利用政策优势大力开展好我镇的油茶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油茶的...
近年来,蒙顶山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茶业立区”的战略部署,依托独特的蒙顶山地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提升蒙顶山茶产业的品质、品牌和影响力,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文化赋魂,深入开展茶文化挖掘。依托蒙顶山茶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深挖茶祖文化、贡茶文化、禅茶文化、茶马文化、茶艺文化“五茶文化”资源,讲好茶文化故事,打造茶文化圣山的品牌形象。利用农家书屋借阅《蒙顶山茶文化...
茶农采摘鲜叶茶厂员工手工制茶3月16日,太阳高照,茶园飘香。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荥经县12万亩茶园进入采摘旺季,与往年相较,今年春茶开园早、价格高。在荥经县荥河镇王家村千亩茶园,绿油油的茶树形成片片“梯田”,茶农们穿梭在其间,头戴草帽、身挎茶篓,熟练地采摘尖尖嫩芽,不一会儿,竹篓里就铺满了新采的嫩芽,茶农们脸上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茶叶生长环境,近年来,荥经县大力发展茶产业,积极打...
雅攀共建蒙顶山茶产业园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攀枝花市对口援建名山区的重要项目。3月12日,成都丰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伟与雅安市名山区政府区长杨晓勇在区政府3会议室正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标志着首家企业入驻雅攀共建蒙顶山茶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以上,占地面积约100亩,建设内容为现代茶叶加工厂(其中冻库容积不低于8000立方米、名优茶生产线不少于4条,名优茶年产量不低于1000吨)、茶史博物馆、茶文化展示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