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开阔科学视野,激发市民和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我市集中利用3月科普活动月和5月科技活动周,在全市部分中小学校、社区、乡村举办了创新创业暨科普活动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科普展示活动共计24次,全市120位科技服务人员参加了活动,活动期间印发科普资料2万多份,仅上半年科普活动期间的参加人数就达到24万人次。结合创新创业、科技活动、文明城市创建,以“科普校园、科普乡村、科普社区、创新魅力”为主题,现场展示了机器人表演、科学实验、3D打印笔、双曲狭缝、游磁力传动等科普仪器互动和80多块科普展板展示,同时推出科普讲座、展品探索、科普电影、科技成果展示、义务就诊等特色活动,其内容涉及光学、电子机械、电磁理论、卫生、物理、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特别是大家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活动现场还为大家发放科技知识、法律法规及科普读物等资料5000余份。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对于拓宽大家科学视野,培养青少年勤动手、善动脑、爱科学、乐创造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促进市民素质提高和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11月30日,市投资促进局党支部在家党员同志赴“联包帮”的先锋小区二期小区开展“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一行在机关专职书记蒋淼的带领下对社区居民进行文明城市创建基本知识宣传,特别提醒社区居民要遵守“十不准”、“十严禁”,树立文明城市创建主人翁精神,志愿者一行还对小区乱象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凝聚力。
经开区在创建工作中把改善群众的生活、提升幸福指数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创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让广大群众共享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为进一步加强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开区公安分局结合辖区实际,科学谋划、采取措施,全力打好夏季交通事故预防攻坚战,有效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持续畅通。7月以来,出动警力600余人次、警车200余辆次,设置临时执勤点2个,检查车辆900余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0余起。深入企业、学校、单位,对驾驶员、运输人员等进行夏季安全、文明行车教育,详细讲解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警示驾驶人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行为,规范文明驾车;在乡镇、瓦窑安置区开展交通安全、文明行车宣传,切实提升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和文明行车意识,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充实文明劝导队伍。经开区在原有交通安全劝导人的基础上,充实人员组建了一支主要同各村(社区)干部,针对文明行路、文明行车、文明习惯养成进行指挥和纠正的文明劝导队伍。劝导队不定期开展活动,范围涵盖各村(社),主要为主干道、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区域。截至7月劝导队累计开展劝导120余次,出动劝导队员270余人次,劝导车辆、人员800余人次。目前经开区正在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评选。依托此次文明单位创建,在企业中倡导文明之风,在企业中评选出真正服...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自去年9月雨城区启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工作以来,该区高度重视,成效明显。目前,全区上下正围绕创建指标、落实责任等,全力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同时,在文明旅游建设工作方面,坚持宣传教育引导、机制建设保障两手抓,全力推动文明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雨城区将文明旅游建设纳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的重要内容和抓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工作机制。在今年“双创”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工作中,全区通过电视、报刊、微信、LED显示屏、宣传横幅等形式,在景区、街道、公园、车站等游客密集场所,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环境卫生等宣传引导力度,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让文明旅游更加深入人心。 9月24日,雨城区召开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涉旅从业人员专题培训会,特邀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杨梨凤老师进行培训授课,进一步提高了涉旅从业人员内在素质。在今年国庆期间,该区火车站、汽车站、北郊高速出口、熊猫山谷、黄龙桥等地设置了志愿服务点,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温馨、周到的服务。 文明旅游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提升旅游文明素养是“双创”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下一步,为进一步提升雨城区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接待水平,塑造雨城文明旅游服务的良好形象,推动“天府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全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雨城...
“每发现1个烟头扣1分,发现吸烟者1次扣2分……”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2019年雅安市无烟政府机关建设方案》,要求市级开展无烟政府机关创建不少于50家,总达标率不低于80%。而此次禁烟工作也是开展“两城”同创的重要内容。近日,记者随机前往主城区内几家市级单位进行探访,发现禁烟行动虽然一直在进行,但更需全民主动参与。大门入口处摆放的禁烟标牌推广无烟政府机关建设在市人社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单位的大厅、电梯区域内,均有明显的禁烟标识。有的单位还在大门入口处摆放了禁烟标识、标牌,大厅垃圾桶内也未发现烟头。据悉,此次无烟政府机关评分标准,明确规定了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每发现1个工作人员在室内吸烟扣5分。但可设置室外吸烟区,需远离密集人群和必经通道,并且有明显的引导标识。这样一个评分标准,为无烟环境创造了有力的基础。在此次无烟政府机关建设方案中,控烟劝阻也是一大考核标准。若有其他工作人员在场的吸烟行为未被劝阻,扣6分。领导干部需模范带头,全体职工自觉遵守控烟规定,不在室内吸烟。若能及时主动劝阻和制止他人的违规吸烟行为,还会有对应的分值。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推动无烟政府机关创建,建立健全戒烟服务管理平台,规范戒烟服务体系,普及吸烟和二手烟危害相关知识宣传,提高我国居民烟草危害认知水平,方案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将控烟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需提供资金保障、成立明确的控烟领导小组等一系列...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高管局服务监督处验收组对成雅分公司“五好”高速公路创建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组从成雅高速起点创业路口一路前行至蒲江服务区和雅安北收费站,对成雅高速公路“服务好、环境好、保障好、养护好、运行好”等五方面创建工作完成情况展开仔细检查,最后返回公司召开创建验收会。会上,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成雅分公司就“五好”高速公路创建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专题汇报,验收组对成雅分公司创建“五好”高速公路各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并对“五好”创建工作给予肯定,验收组认为成雅高速公路创建成绩突出、准备充分、资料详实、安排到位,通过检查验收。记者 彭艳霞
近日,中央文明办通报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雅安市、汉源县成功入围。雅安市为全国文明城市地级提名城市,汉源县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金字招牌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名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则是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城市发展,创建过程不仅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更囊括了社会、文化、生态和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回顾2018至2020年,3年时间,平坦通达的城市道路、整洁干净的背街小巷、其乐融融的小区大院、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这座城市因创建而美丽,群众生活因文明而美好,雅安在创建的道路上不断蝶变。13日下午,市民在高颐阙文博公园广场游玩 本报记者 郝立艺 摄打造宜居环境显城市之魅3年时间,这座城市的诸多变化,是雅安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硕果,是雅安致力于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创建初衷,更是市委、市政府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务实作为。公厕的形象是城市的窗口名片,在市区的公厕里,洁净的地板和便池随时有人清扫、冲刷,醒目的文明标语挂在公厕入口处,增设的“第三卫生间”方便着特殊人群。借着“厕所革命”的东风,截至2020年11月,我市累计新建公厕229座,改建公厕250座,其中中心城区完成新建公厕32座、改建公厕53座。在小区大院里,旱厕改造的好处惠及每位居民。“以前厕所没灯没水,环境脏乱差,味道臭烘烘。”...
本报讯10月21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开慧一行赴雅州新区文教新城,督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雅州新区文教新城康达山水城小区,调研组实地查看小区卫生状况,听取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人员对小区管理的情况介绍,并就调研中发现的创建相关情况和问题与各职能部门深入交流、探讨。调研组指出,建设文明小区、和谐小区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小区物业中心在创建中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树立起良好形象,规范小区管理,切实发挥物业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作用。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业主和物业的关系,引导业主做好自我管理,共建文明、和谐小区。在草坝镇太平村,调研组前往太平村产业环线施工现场进行查看,了解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中遇到的困难。调研组指出,太平村产业环线建设是一项便利群众、助推当地发展的工程,是当地群众的期盼。各部门要紧密协调,统筹规划,抓紧工程建设进度;施工方要严格按照规划方案进行施工,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完善方案细节,确保工程按时完工通行。记者鲁妮娜
县道整洁宽敞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也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名山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区,自2016年以来,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将“四好农村公路”创建与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公路“舒经活络”功能,围绕“以茶业为引擎,旅游和康养双轮驱动,工业为持续动力”的定位,力求把名山建设成宜居宜游宜养宜商的“中国茶都”。截至2017年10月,全区农村公路共计696.963公里。乡镇、建制村通公路比例均达100%,县道、乡道、村道路面硬化指数均达100%,便捷的客运不仅通达了所有乡镇,更进一步延伸到184个建制村。交通圈拓展城市圈 全力拉动发展振兴初冬季节,名山区的大地上依旧呈现出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美丽景象, 穿境而过的成康铁路正在加快推进建设……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赖于广大交通建设者锲而不舍的奋斗。近年来,名山区按照“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以交通网带动要素网”、“以交通线提升旅游线”的思路,加大公路资金投入力度,狠抓开放合作平台和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整合存量资金,统筹抓好村级公路建设。投入约3.5个亿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17.6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2座,形成覆盖全区“三纵六横”的交通网络,有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皇茶大道、茶都大道等城市骨干道路的通车,构建起更加健全的城市道路交通骨架系统;依托交通网络的建设,统筹推进水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等生产要素网络建设,惠及2...
雅安日报讯 为积极配合省级安全社区创建,19日,荥经县防邪办、综治办、维稳办与荥河乡政府在荥河乡农贸市场口联合开展创建省级安全社区知识宣传活动。 荥河乡组织社区志愿者、交通协管员共计30余人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宣讲安全知识。活动中,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向到场的宣传人员了解相关安全知识。社区志愿者、交通协管员热情地为群众宣讲了安全社区创建相关政策以及地质灾害防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家居安全等知识。 此次活动共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4000余份。通过此次活动,有效地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余晓东 记者 郝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