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8870035/2022-00370
  • 公文种类:意见
  •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 文       号:雅办发〔2022〕14号
  • 成文日期: 2022-04-23
  • 发布日期: 2022-04-23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2-04-23 10:18
浏览:
收藏 打印

图解《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雅安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气象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四川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重点任务清单》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1〕48号)精神,推进我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所需,坚持效益优先、改革创新、共享共建、统筹协调的原则,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更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更加完善,服务保障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突发强对流天气有效预警时间平均提高到60分钟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准确率达96%以上,空间分辨率精细到乡镇(街道),实现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不漏网、预报不漏报、服务不失误,“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凸显,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坚持属地管理、综合减灾原则,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发挥市、县两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作用,明确市级各部门和县(区)防灾减灾职责。健全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气象、交通运输、农业、旅游、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会商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向基层延伸。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明确乡镇(街道)气象防灾减灾分管领导、气象协理员和村(社区)气象信息员,确保气象防灾减灾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工作得以落实。未设置气象主管机构的雨城区、经开区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发展智能观测业务。优化观测站网布局,着力提高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全面实施气象监测预警“防风险、补短板”工程,在汉源县、宝兴县各建设1部X波段天气雷达,雨城区、汉源县建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有效填补气象及次生灾害高发区、易灾流域、人口密集区及天气系统高影响区、敏感区的观测盲区。〔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发展智能预报业务。全面推进气象研究型业务,强化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预报产品时空分辨率。开展全流程、全时效精细化预报检验,提升预报产品性能。发挥产品综合效益,实现1千米实况产品本地改进及应用。建立0—3小时逐6分钟的降水网格预报业务,完善0—24小时时空分辨率1小时、1千米,逐1小时更新的智能预报产品体系。〔市气象局、市科学技术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4.发展智慧气象服务。升级完善雅安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实况+预报”相结合的辅助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加强行业气象服务数据汇集和大数据的挖掘,面向农业、交通运输、旅游、体育等重点行业和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全链条的气象服务。建设川藏铁路气象预报预警智能化服务平台,提升川藏铁路、国省干道、高速交通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5.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成暴雨、冰雹等主要气象灾害精细化风险区划,提高气象灾害风险实时动态研判能力。深化气象、自然资源、水利、林业等部门合作,运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做好山洪、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为重点的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建立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转移避让机制。强化气象应急队伍和气象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易发区临灾避险和抢险救灾气象保障能力。〔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深化部门合作,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再传播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预警信息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组五级“链条式”传递机制和“闭环式”反馈机制。建立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机制,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提高发布时效。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部门间协调沟通机制,健全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性和精准度,实现多部门接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各行业、部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响应机制和高风险地区、敏感行业、高危人群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熔断机制。〔市气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7.加强公众气象服务供给。将气象公共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和精细化需求。开展城市气象服务,做好城市内涝、供电、交通运输等气象保障。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升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市气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8.提高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智能网格预报、气象大数据在农业气象服务及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指标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建设,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作物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提升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技术、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评估技术,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9.推动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好产品”“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四川生态气候标志”等国家级、省级生态气候标志创建。在名山区、芦山县、宝兴县、荥经县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雨城区、天全县、汉源县、石棉县创建“中国天然氧吧”,2025年前创建成“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在成功创建四川首个“中国气候好产品”蒙顶山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汉源花椒、石棉黄果柑等特色农产品生态气候品牌申创工作。〔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服务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能力

10.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围绕成渝地区绿美生态高地、高品质康养宜居地建设目标,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实现部门间数据融合共享,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生态质量气象监测和评价业务,提升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能力。建设蜂桶寨、栗子坪、大相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市级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开展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生态气象评估,加强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修复气象监测评价。〔市气象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助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雅安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治理需求,完善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开展雾、霾预报预警和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延长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趋势预判时效,建立重污染天气多部门预警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加快推动人影工作高质量发展。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1〕48号)要求,将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规划,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耕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人影工作在乡村振兴、森林防灭火、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建立和规范当地人工影响天气会商协调制度,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作业能力建设,市级配置人工增雨无人机,发展地空联合作业,加强跨区域的增雨防雹联合作业。名山区、汉源县、石棉县等防雹重点县(区)新建3—5个标准化高炮作业点,配置2套以上火箭作业装备,雨城区、名山区、经开区配置地面碘化银发生器。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空气质量。将人影安全工作纳入市、县(区)、乡镇(街道)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将高炮作业点监控系统纳入公安监控网。加强基层专业化作业队伍建设,稳定人员队伍,提升队伍素质。〔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认真研究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动,建立健全相应的联席会商机制,明确工作要求。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政策支持。落实地方与中央财政共同投入的双重计划财务保障机制,按照中央政策中央财政保障,地方政策地方财政保障的原则,将地方气象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持续加大对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重大项目的投入。〔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气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气象高层次人才纳入属地人才工程予以支持。将围绕雅安突发性暴雨灾害监测预警、数值预报、气象服务、农业气象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纳入属地科技创新项目,建设高水平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业务骨干培训,建设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市气象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才办、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3日

解读:
图解《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最新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