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五雅”品牌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五雅”商标品牌建设纪实

来源:
2018-11-09 10:45
浏览:
收藏 打印

我市工商质监工作人员赴企业指导蒙顶山茶企业正确使用注册商标

名山区工商质监局与名山区茶叶协会工作人员调研茶叶品牌建设情况

石棉县果农对销往外地的黄果柑装箱打包

雨城区竹编博物馆  雨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唐山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暨2018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上,汉源花椒受国际友人点赞  汉源花椒协会供图

近年来,随着“五雅”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全市“五雅”品牌发展不均衡、品牌产品市场覆盖率不高的情况依旧存在。

新下时代的雅安,为什么要实施“五雅”商标品牌战略,“五雅”品牌发展现状如何,怎样以“五雅”商标品牌建设为契机,助力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就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背景 

“五雅”产业初具规模

品牌建设迫在眉睫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雅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我市发展雅鱼、雅竹、雅茶、雅药、雅果等“五雅”特色产业创造了条件。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针对长期以来全市农业产业品种多、规模小、分布零散的现象,我市坚持多规衔接,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乡村旅游景区规划和农民增收计划等有机衔接起来,重新审视和定位全市农业发展,重点发展“五雅”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经过数年的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成果初显成效,“五雅”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根据市委农工委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487.7万亩,其中,雅茶产业面积100万亩,雅竹产业面积189万亩,雅果产业面积98万亩,雅药产业面积43万亩,蔬菜基地面积57.7万亩,雅鱼产业养殖面积1.67万亩(产量1.28万吨,产值1.45亿元)。

“产业的迅猛发展,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增加了收入,但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农民致富,还要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打响雅安农业品牌。”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6月1日全市召开了特色产业品牌建设专题会,会议肯定了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加强品牌建设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抓手。会议明确要将品牌建设作为推进雅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随后召开的市委四届四次全会更是在实施魅力乡村建设工程,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中对农业产业品牌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以农业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五雅”产业布局及品种结构,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建设全省优质农产品供给区;

加快雅茶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升“蒙顶山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擦亮川茶第一品牌,推动“雅安藏茶”成为中国黑茶领军品牌;

支持汉源县建设全国花椒第一县,推动“汉源花椒”成为全国花椒主打品牌。

……

加强“五雅”品牌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现状 

优势

商标品牌建设效益初显

形成百花齐放发展态势

8月28日,对我市农业商标品牌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当天,一个好消息传来——由汉源花椒协会申请认定的“汉源花椒HANYUANHUAJIAO及图”注册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批复,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至此,全市驰名商标数跃升至9件,“雅果”驰名商标数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对于我市“五雅”商标品牌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汉源花椒成功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我县中国驰名商标的空白,实现了品牌战略里程碑式的跨越,预示着‘汉源花椒’正式纳入《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的保护范畴,在全国范围内将获得更大力度的商标专用权保护,为我县花椒产业健康发展,继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品牌档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汉源建设‘全国花椒第一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汉源县工商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汉源花椒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名气更大了,我们种花椒更有信心了。”汉源县一位椒农如是说。

……

受益的不仅仅是汉源花椒,一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将商标品牌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载体,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有目共睹。

“培育优质品牌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围绕绿色产业发展抓培育、围绕企业创牌抓宣传、围绕品牌升位抓指导,开展品牌提升行动,确保全市商标持续不断做大的同时,商标品牌质量也得到提高。”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不仅努力争取到全国首个京外商标受理处落户雅安并高效运转,市政府还相继出台了《雅安市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雅安市商标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鼓励企业争创品牌。近五年来,市财政已兑现相关奖励资金700余万元。坚持‘两腿快跑’,雅安商标建设工作掀起了新高潮。”

我们欣喜地发现,驰(著)名商标企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自主品牌创新和质量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全市工商系统把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作为重点,以培育特色农产品商标品牌,实施商标扶贫工程,打造区域性公共商标品牌,努力打造地理标志商标等为抓手,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研究,一个产品一个产品跟进,为“五雅”品牌建设下足了“绣花”的功夫,全市工商系统“品牌助农”效益开始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187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件;农产品驰名商标5件,占驰名商标总量的66.7%;农产品著名商标26件,占著名商标总量的54.2%。全市农产品商标注册主体中企业注册1338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127件,自然人、个体工商户注册345件,各类协会注册65件,形成了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态势。

数据还在不断上涨。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新注册农产品商标450件、地理标志商标14件。

不足

商标品牌发展不均

知名品牌效益待提高

成效显而易见,但“五雅”商标品牌建设的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五雅”商标品牌,发展势头最好的,当属雅茶。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雅茶产业发展建设茶叶强市”的意见,各县区按照“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推动茶旅游,致富千万家”的工作思路,依托茶文化,打造茶品牌,发展茶产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力打造茶品牌。蒙顶山茶、雅安藏茶等雅茶品牌蜚声国内外,雅安茶叶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极大提升,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工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全市现有各类茶叶生产销售企业982户,茶叶类商标总量877件,占有效注册商标总数的16.8%,其中公用品牌“蒙顶山茶”、企业品牌“康砖”、“蒙山”、“蒙顶”、“吉祥”等5件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占全市9件驰名商标的一半多;四川省著名商标的20件,占我市48件四川省著名商标的41.7%;获得雅安市知名商标的茶叶商标19件,占我市知名商标73件的26%;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占我市地理标志商标18件的50%。

公用品牌“蒙顶山茶”、“雅安藏茶”地理标志商标已成为雅茶品牌创建的成功范例,茶品牌引领茶产业成为雅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增长点。

雅果,紧跟其后。

随着“汉源花椒”喜获驰名商标,雅果商标品牌建设又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其实,“雅果”不仅有“汉源花椒”这一个驰名商标,还有石棉黄果柑、石棉枇杷、石棉巨核桃、石棉指核桃等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系列“雅果”特色农产品借助地理标志商标等品牌效应远销国内外,农户由此鼓起了腰包。

然而,受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市场主体商标品牌意识弱、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等因素影响,雅鱼、雅药、雅竹三大领域的知名商标品牌寥寥无几。

不仅如此,由于品牌的传播力不够、知晓度不高,雅茶、雅果的效益还未完全显现。

“即使蒙顶山茶得到了驰名商标的认可,但距离被市场认可的国际著名品牌还有段距离。”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虽然经过多年的经营,“蒙顶山茶”产品及品牌畅销全国各地,品牌价值30.72亿元,跃居全国第八位,但与文化底蕴深厚的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铁观音等品牌相比尚有距离,即便与历史底蕴不如蒙顶山茶的竹叶青产品相比,仍不占优势。

这样的现象也同样发生在“雅果”品牌的推广上。

行动 

多措并举发力

播下产业发展种子

“五雅”品牌建设任重道远。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又将如何行动?

推动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雅字号“五雅”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和前瞻性注册工作已经启动,市工商局已经收集全市需要保护注册的“雅字号”商标100余个,督促各县区加强注册保护。

围绕“滋润雅安”、“天府之肺”等与城市精神延伸可能相关的产业集群进行挖掘性注册申请工作也正在商榷和策划之中。

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商标,比如帮助汉源农产品打造“汉源红”商标等工作已经进入快速轨道。

建立商标战略进园区工作机制,设立园区商标指导站。开展“商标助企”大走访和“百名干部联千企”活动,分类施策,精心指导,推进民营企业品牌大提升。

着手完善“雅字号”商标培育“储备库”,按照“申报一批、争创一批、培育一批、储存一批”工作方法,充实商标品牌发展资源储备。

继续深化雅安商标受理处便利化改革工作,从事前查询、注册指导、受理流程、手续简化、硬件网络升级等方面再优化,进一步提高受理效能。

……

一项项促进变革发展的措施,已经在充满生机的绿色雅安大地上,为我市“五雅”品牌产业发展播下了种子。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蒋龙华 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市工商局供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