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畔书声琅琅教书育人再谱新篇——石棉县七一中学发展纪实

来源:
2018-09-19 09:06
浏览:
收藏 打印

石棉县,因其作为全国唯一以矿命名的县城而出名。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地方,坐落着一所同样特殊的学校——

它是石棉县资历最“年轻”的学校: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由中央“特殊党费”援建的学校,它自2011年8月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学子们顺利升学、成长成才的愿望与梦想。办学七年来,学校中考成绩佳绩频传,曾于2014至2018年连续五年,中考年级平均分位列雅安市第一并获得雅安市教学质量一等奖的赞誉。

它追求个性化的有效管理模式:创校后始终坚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轻负高效”的教学策略,一切以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为重点,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为莘莘学子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它坚持将学生放在首位:“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个性化、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这便是它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始终将“求真理、学真知、做真人”的“真”性校训作为规范学生的标尺。

面对未来,它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接受着快速发展、蜕变成长的过程,它以昂首挺进的姿态,力求将学校发展成为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时代新风的区域红色教育基地和一所有道德的、高效的、有未来的现代示范学校。

它,就是石棉县七一中学(以下简称:七一中学)。

课堂上,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方法

校园歌手大赛

以师带徒互促能力提升

“学生由188人发展到720人,老师则由14人增加到50人。”说起七一中学学生及老师在这7年的变化,校长李明脱口而出,因为他陪着七一中学走过了7个岁月变迁,看着它一步一步茁壮成长。

对李明来说,七一中学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接受了“初生”的洗礼后,现在的七一中学正在不断扩建教学用房。一栋包含着48间新寝室的宿舍楼拔地而起,极大改善了学生们的住宿环境,而另一旁新增的3层食堂也通过了验收。

改变不仅如此。为了增强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七一中学从对教师的选拔到培养,都有一套独有的方法。

“年轻的老师观念更新较快,学习和运用能力也强,有了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秉承这一教学思路,七一中学在新聘任教师的选拔上集中招聘石棉全县最年轻(男老师40岁以下,女老师35岁以下),且教学成绩在校排名前列的优秀教师补充师资力量。

新聘任教师还要在个人修养和品行上得到社会认可。李明认为,能量是互为传播的,拥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才能将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在新任教师到岗后,七一中学便会以“师徒结对”的模式,让有资历、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带领一名新教师,从开学第一周起进行教学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固定的时间长度,以及“师父”也会主动去听“徒弟”讲课,变成了这一模式最出彩的地方。

“我们曾经就是从互相听课和跨学科听课逐步将教学质量提升起来的。”张翔作为七一中学“元老”级别的老师非常有自信,在学校全面推行自主合作的小组学习课堂建设改革后,她所教的班级也是将其运用较好的一个。

自2013年作为新任教师的“师父”后,张翔每周至少要让“徒弟”听她上5节课,而她也会主动去听“徒弟”3节课,发现问题后直接针对性解决。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师父要把徒弟教好,首先自己也得学好,所以在这期间我会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吃透’。”张翔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在互相听课后的交流过程中,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作为“徒弟”一方的黄滟斐更是能感受到成长。自2014年起,黄滟斐便与张翔结成了对子,随着教学成绩提高,黄滟斐并没有在看到提升之后就结束这种模式,为了能够真正熟练掌握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将自主合作的小组课堂运用到班上,她一直坚持到现在。

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内生动力

“七一中学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在此任教6年的张姝丹一直都是这样的看法,因为从这里教职工们还有学生们的笑颜就能感受到。

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充分信任,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样,每一位教师都在忙着给自己“充电”,学习学校推荐的书籍。

“最近我正在看学校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一本叫《重塑心灵》的书,跟之前的《优秀教师是教出来的》和《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样,受益匪浅,对待学生应该要走近他们的内心。”刚踏入教师行业的张姝丹比较急躁,对待学生犯错也没有找到适当的应对方法。

在学习了其他教师和自学了许多书之后,张姝丹认为“亲其师,信其道”才是根本。而最让她感触深刻的还是在2016年、2017年学校与北京和谐人生导师学院开展的培训。

这是一场心灵治愈的培训。培训中,教师们通过“寻根游戏”、“天龙八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寻找到治愈心灵的方法,疏导自己内心,以便于开学后迅速投入状态。

“长时间从事一个工作,会让人产生懈怠感,但是在这个培训中,我又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工作。”张姝丹对此颇有感慨。

“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培训的内容必须要符合学校教师实际情况。”李明认为,增强教师内部的内生动力,打造阳光活泼、健康向上的教育人才队伍才是提升学校活力的又一途径。

以德促智强化学生“感恩教育”

德育体系建设+自主学习课堂建设,是七一中学自今年起狠抓的内容。其中,“饮水思源,知行成真”便是该校始终坚持的箴言。因此,“感恩教育”成了七一中学的首要工作。

依托母亲节等节日契机,以“感恩日记、感恩行动”等形式,引导师生孝敬父母、感恩社会。在这一指引下,七一中学从建校初期至今,已经将之作为一项常态化、系统化的工作开展。

要说成效如何,作为受益者的学生最有发言权。余凤家住石棉县蟹螺乡,家中贫困的她一直比较体谅母亲,但是由于进入了青春期,余凤在某些时候比较叛逆。

“在今年母亲节的时候,我们班上就开展了一次‘母亲节给妈妈的一封信活动’,听着舒缓的音乐,想着母亲独自操持家务的劳累,我和班上的同学全都泣不成声。”余凤说,将对母亲的感恩写成信后,在家长开放日时放在座位上,看着母亲感动流泪的样子,余凤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帮助母亲。

“感恩教育”的影响不仅如此。张翔今年带领新生军训时,便接到一名她曾经教过的学生的拜访。“他还带了很多小礼物来,给班上的同学讲他如何由一个叛逆学生到现在的转变。以前的他连请假条上的‘够’字的结构都要写反,到现在拥有一个好的工作。”正是因为张翔及其他任课教师的关心和指导,才使这位同学改变了自己之前的行为习惯。

面对未来,七一中学的“感恩教育”之路还在继续。“这学期,我们将会在每个班设立一面‘感恩墙’,让学生们写下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的感恩话语,以此感染周围同学。”李明说,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9月初秋,新节气必有新气象。七一中学正迎着朝阳,吹响属于她的青春赞歌。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吴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