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民生发展路 夯实基础谱新篇——宝兴县五年发展成果展示之民生优先

来源:
2017-10-18 10:34
浏览:
收藏 打印

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围绕牢牢抓住“环境更生态、居住更安全、生活更富裕、群众更幸福”的思路,铆定“绿色生态梦、美丽家园梦、平安畅通梦、特色产业梦、和谐民生梦”的目标,扎实有序推进县域经济和各项民生事业发展,不断将“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和建设“熊猫老家、幸福宝兴”的梦想,变成为5.8万宝兴群众所享的甘甜硕果。

这是过去五年来,熊猫老家宝兴在一次次砥砺前行中,在此次民生优先中,立下的铮铮誓言。

五年后的今天,感受着“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生活,宝兴群众有说不完的肺腑之言:

从作为“生命工程”的地灾防治,到作为“生命通道”的交通路网,再到“精准滴灌”的脱贫攻坚,正是有了这些,正是有了一次次立足民生的“民生优先”,才为今日宝兴不断实现跨越发展、民生更加安康富足,提供了更多坚实依靠。

数不完的感触,道不尽的深情。

就在今天、就在这里,让我们将更多为宝兴民生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源泉的美图,逐一呈现。

宝兴县侨爱世茂钟灵社区医院

灵关新城区幼儿园

道道堤坝护家园

条条大道通幸福

“全县地灾隐患点共计400多处,较震前整整翻了一番,几乎占到全市地灾隐患点的1/6。”这是四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强震后,宝兴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重建要推进、民生要安居、经济要发展。将这项关乎宝兴未来和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无疑成为宝兴践行民生优先理念的最佳切入点。

冷木沟,位于宝兴县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熊猫古城”后。这是一个在2012年“8·18”特大山洪和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前,被宝兴人形容为县城后花园的宁静山沟:溪水涧流、草木茂盛、鸟语花香,恍如世外桃源。

但在连续两次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侵袭后,这里美景不再,更有潜藏着的数百万方物源量,犹如一匹即将脱缰的野马,时刻威胁着下游县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重建中,这里成为了全市地灾综合防治中的一号“生命工程”。一年后,当宝兴所有地灾治理工程、受损修复工程、应急排危除险工程于主汛期前全面完工时,这里也建起了拥有百年一遇防御标准的坚固大坝。

“今日的冷木沟,有着一种大气美。”说话的是李攀朝,宝兴县穆坪镇新宝村冷木组村民。10月2日,站在冷木沟兼具通组道路、地灾防治功能的大道旁,看着壮美的地灾防治工程,老人面露幸福笑颜。

尤为让老人欣喜的是,除了沟内道道牢固的堤坝,这里还依托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精心打造,成为了融入生态、历史、科普元素,集熊猫古城景区重要节点、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质科普为一体的省级精品地质遗迹公园。

两面位于沟内平坦大道侧,顺山坡修建、以浮雕呈现的感恩墙,尤为醒目。

从体现宝兴优越生态环境、大熊猫文化和各民族大团结,到展现宝兴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砥砺前行,迎接幸福新生活的感恩之情。一幅幅美图如电影胶片般,让人应接不暇。

与冷木沟宽阔平坦公路相连的,还有穿宝兴县城而过的省道210线。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这条路曾作为“生命通道”,见证了一支支救援大军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4·20”芦山强烈地震中,这条将宝兴与外界相连的唯一“生命通道”严重受损,熊猫老家一度成为风雨飘摇的“孤岛”。

重建中,紧随着这条道路的升级改造,更多坦途在穿越天堑中织就,连接着一座座新村、一座座新城、一张张幸福笑脸。道路升级改造的有穿行于蜿蜒宝兴河畔,直达夹金雪山山脊的国道351线。有起于宝兴两河口大桥至甘孜州康定两河口村,首次开启宝兴与临近市州陆路连接,已在《宝兴情歌》和《康定情歌》动人旋律中,心手相连的宝康路。有造福民生的芦灵路、大老路、邓和路、大沟路、陇鹿路、嘎日沟等一条条县际公路和景区公路。

脱贫产业抓起来

灵关新城文化活动中心

提升打造后的熊猫古城生命通道

发展脱贫产业,养殖山羊

舞出新生活

脱贫攻坚全覆盖

精准帮扶助奔康

2015年,已在重建中取得累累硕果,并继续奔跑在重建“赶考”路上的宝兴,再次迎来了新的挑战。

同年8月31日,在全市脱贫攻坚战役正式打响之时,中共宝兴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立足自身实际,宝兴明确了“两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目标: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按期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按期“摘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出“五个拉动”扶贫模式,持续推进“精确滴灌”式扶贫,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18年贫困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10月1日,秋高气爽。宝兴县陇东镇星火村,一栋栋新居掩映在道路两侧的满目青翠中。期间一处处农田里,勤劳的村民正翻整着土地,为下一波丰收忙碌准备着。

因相对平整的农田始终属于稀缺资源,缺乏大规模连片发展特色种植业的最基础条件,这个位于宝康(宝兴至康定)路旁的小山村,过去只种有玉米、时令蔬菜等不多的低附加值农作物,经济收入更多靠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

2014年,一种名为羊肚菌的特色种植在这里生根发芽。试种0.1亩,收入1380元,是这里在探索初期迈出的第一步。

“产值是种植白菜、玉米等传统作物的上百倍。”此后两年中,这项特色种植产业迅速如星火燎原般在星火村发展壮大。至2015年,种植面积11亩,拥有成员26户,并成立鑫宗羊肚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至2016年底,种植面积扩大至35亩,拥有成员45户。同年底,星火村与该县灵关镇大沟村,一同实现整村脱贫,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给力的,还有满满的扶贫惠农政策。为实现这一目标,宝兴县甚至为星火村的这项特色脱贫制定了专项补贴政策:普通种植户每亩补助2500元,贫困种植户每亩则进一步上浮,补助4500元。这些,无疑极大增强了这个贫困村,脱贫、奔康、致富的信心和底气。

作为宝兴县14个贫困村之一,星火村的脱贫路并不孤单。

自今年“春季攻势”行动开展以来,宝兴及时建立完善了任务、问题、帮扶、责任“四张清单”,有效构建起脱贫攻坚“保障网”;将“全过程都要精准,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的嘱托牢记于心、实践于行,开展精准识别、吃透政策、收入监管、档案管理、群众满意、巩固提升等“六个攻势”,实现补短板、惠民生、稳增收。

如今,全县今年将脱贫的6个贫困村(穆坪镇新民村,灵关镇紫云村、大渔村,大溪乡烟溪口村,蜂桶寨乡民和村,硗碛藏族乡嘎日村)已基本达到“一低五有”标准:贫困发生率全部在3%以下,通村公路全硬化,卫生室、文化室、通信网络均达到要求;974名贫困人口均实现吃穿不愁,新农合、大病保险参合率达100%,均有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和广播电视。

对此提供强力支持的,还有充足的扶贫资金。强化四项基金,设立教育、卫生、产业扶持、小额信贷基金1808万元。截至目前,已使用卫生基金32.97万元、救助2538人次;使用教育基金6.45万元、帮扶83名贫困家庭学生;支出产业扶持基金389.58万元,累计受益11315人次。同时,已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58户675.65万元。其中,今年1至8月已发放98户428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04.32%。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图片由宝兴县委宣传部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