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山县蒙顶山佛茶研究会挂牌成立,成为名山县首个“佛”和“茶”为结合点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蒙顶山佛茶研究会由热衷学习、研究、传播佛茶文化的社会各界人事自愿结成,旨在发掘研究宏扬佛茶文化并以茶为媒,倡导国人以佛家“善生”的生活态度,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习惯,带动地方茶产业经济的发展。(审签领导:彭震)
日本近日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有一些茶可有效防止肥胖。一、黑茶:可抑制小腹脂肪堆积。一说起肥胖,人们马上会想到腹部脂肪,而黑茶对抑制腹部脂肪的增加有明显的效果。黑茶是由黑曲菌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普诺尔成分,从而起到了防止脂肪堆积的作用。想用黑茶来减肥,最好是喝刚泡好的浓茶。另外,应保持一天喝1.5升,在饭前饭后各饮一杯,长期坚持下去。黑茶在我国生产历史十分悠久,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黑茶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茶(如各种砖茶)。它们的汤色近于深红,叶底匀展乌亮。二、杜仲茶:可降低中性脂肪。杜仲所含成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而使体重下降。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衰老、强身健体的作用。三、乌龙茶:可燃烧体内脂肪。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几乎不含维他命C,却富含铁、钙等矿物质,含有促进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饭前、饭后喝一杯乌龙茶,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使其不被身体吸收就直接排出体外,防止因脂肪摄取过多而引发的肥胖。据茶香好
些许干部离任,就会产生“人走茶凉”的情况,但是我乡即使人走了,茶也未凉。之所以会产生“人走茶凉”的情况,主要是贫困群众对种植、养殖等关键技术获得感难以满足,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仍然还存留的有“等靠要”思想,还有部分贫困群众对产业帮扶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结合我乡四个贫困村实际情况进行以下简要分析:尽管村干部大多是原来的血液,但是并没有充分的发挥高山区域特色优势,尽管扶贫工作发展面临过一些困难,产业发生了些许摆动,但是因为乡党委政府迅速的作出了反应,注入新鲜血液所以没有发生“人走茶凉”的情况。 产业扶贫,不仅是要贫困群众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产业、融合产业等生产经营新模式的快车(花椒种植,加工,出售),又需要帮扶单位在技术指导、市场导向等方面的多点发力,以达到贫困群众顺利掌握相关技术、销售渠道,最终形成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规模和盈利模式,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充实自身的武装,摆正自己的位置,确立自己的观点,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变,“人走茶凉”的问题就不会出现。
零星的玉兰花盛开在青翠的茶园旁,含苞待放的观赏樱花点缀着万亩生态茶园中的至美茶园绿道,搭配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3月29日,在名山区万古乡,正值春茶采摘季。这里是该乡万亩生态观光茶园的核心区,同时位于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上,虽然不是节假日,但一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骑行观光。据了解,中国至美茶园绿道是我省第一条茶园绿道,也是中国十佳茶旅线路。绿道将沿线的新村公园、茶庄茶园等资源串联起来,让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得以有机结合,让游客和沿线群众实现双赢。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郝立艺
雅安日报讯 近日,石棉老鹰茶以高分通过国家质监总局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专家技术审查。 石棉老鹰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唐朝时期还曾作为“贡茶”敬献皇室。近年来,石棉县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老鹰茶等特色林果业。从2008年开始,石棉县起草并发布了《石棉老鹰茶地方标准》,同时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当地老鹰茶产业迈上了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的发展“快车道”。 目前,石棉县共有老鹰茶树5万余株,产量5万多公斤,占雅安市80%、四川省60%以上,成为当地藏彝儿女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茶叶博览会上,石棉老鹰茶凭借独特的品质大放异彩,受到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众多国外茶商的青睐和好评。 审查会上,与会专家对“石棉老鹰茶”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质量特色及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石棉老鹰茶”具有较高的地域知名度和质量特色,同意通过“石棉老鹰茶”地理标志专家技术审查,并对“石棉老鹰茶”的名称使用、特色指标和质量技术要求等提出了修改意见。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将在近期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对“石棉老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黄刚 记者 张敏
截至11月11日,芦山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后续产业发展6215亩优质茶种植项目,供苗全部结束,全县总供茶苗3107.5万株,已全部发放到农户。从全县栽植情况看,除太平镇还有少数未栽外,其余乡镇均已完成栽植任务。据统计,全县已栽植6093亩,达栽植任务的98%。(审签领导:杜振华)
本报讯近期我市连降暴雨,直接导致我市茶园基地,茶厂存放的茶叶原料、成品、机器设备等不同程度受损。 8月19日,暴雨袭来,名山县百丈镇临溪河水暴涨漫过河堤,洪水涌进了位于临溪河下游的百丈镇王家村7组。洪水袭来之前,很多村民还惦记着一早要到集市上去卖18日新摘的茶叶,但洪水阻断了道路,村民们都忙着抗洪抢险,再也无暇顾及茶叶。洪水在影响茶叶销售的同时,还冲毁了该村4亩多茶园,村主任毛培锦介绍说,这部分茶园将在水稻收获之后购买茶苗补栽。 除茶农遭受损失以外,位于王家村的一些茶叶加工厂也遭到了洪水的打击。多家茶厂存放的原料、成品都来不及搬运,茶叶加工机器也泡在水中。对于茶厂而言,一方面要抢险自救,尽量减少损失;另一方面,还得肩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压力骤然增大。 洪水袭来时,位于王家村的一家茶厂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坚持将附近茶农的鲜叶全部收购了。该茶厂负责人称,洪水袭来,没人收购茶叶,茶农采摘的茶叶卖不去的话,就要承受不小的损失,在这个时候,茶企必须站出来帮助茶农。据该茶厂工作人员介绍,当日收购的鲜叶总重量达到上千斤。 据悉,8月14日以来,我市连降暴雨,其中,20日20时至21日16时,全市一共有62个乡镇降下暴雨,22个乡镇降下大暴雨(100毫米以上),4个乡镇降下特大暴雨(200毫米以上),这也是我市199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因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全市工农业生产都...
次仁顿典是老来创业的。退休前,他是拉萨市城关区政府公务员,女儿在西藏拉萨市开了家“雪域酥茶商行”,经营的是雅安藏茶。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喝的边茶都来自四川雅安,他们总是把雅安和茶叶联系在一起,有一首藏族歌谣是这样唱的:“棕色汉茶垒成墙,高过了东方的山岗;雅州女子的温柔,比蓝蓝的江水还长……” 次仁顿典的老家在青海玉树,11岁那年,他跟着贩茶的舅舅到了拉萨。喝着雅安的茶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从没有到过雅安,2000年底一退休,他就到雅安考察。行前,正好有人托他代购一点高档藏茶回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多花点钱也行,要的就是能喝上高品质的藏茶。”那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他产生了创业念头:“喝了一辈子茶,我为什么不能到雅安生产好茶?” “你就是倒了,我也要把你拉起来” 次仁顿典的身影出现在了雅安,嗅着满城的茶香,他似乎找到了家的感觉。原名山县城东乡五里村村委会副主任马登全至今还记得次仁顿典考察时的情景,当次仁顿典走进五里村时,正好遇上一村民杀年猪,便招呼他坐下来吃饭。 次仁顿典欣然坐下,看着纯朴好客的村民,他高兴地拍桌子:“我的厂就建在这里了!” 让次仁顿典想不到的是,名山县“一站式”服务,在一周时间内便帮他办齐了土地征用、工商、税务等手续,更加坚定了他在雅安办厂的信心和决心。 说起建厂过程的艰辛,副厂长卫国是最好的见证人。卫国在原荥经茶厂工作,荥经茶厂改制后,他被次仁顿典请到...
雅安日报讯 在9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上,四川蒙顶山大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蒙顶山皇茗园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雅安茶厂代表我市茶叶企业参加展览,宣传雅安茶的品牌形象,提升雅安茶的品牌知名度。 食博会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食品行业专业展会,是中国食品行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人气最旺的展会之一。 据了解,本届食博会在总结前八届经验的基础上,办展水平大幅提升,参展国家数量不断增加,众多龙头名企纷至沓来,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再上新台阶,配套活动更加注重实效,全力为参展企业打造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企业参展注重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品牌宣传效果。”四川蒙顶山大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吴一说,跟去年相比,今年食博会期间来雅安展区参观、了解雅安特色产业的市民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得益于国际巨星成龙公益代言蒙顶山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雅安本身对茶产业的重视和宣传。 记者还了解到,在今年食博会期间,食品安全领域的年度盛会——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也首次移师成都,奏响食品安全监管最强音。“作为茶叶企业,食品安全是一定不能被忽视的。”来自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曾文志说,跃华茶业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从去年5月初就已经建立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从源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刘秋萍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句流传千古的佳句,在四川大大小小的茶馆中尤为多见。从远古走来的扬子江中水,人们自不陌生,而蒙顶山上茶,也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灵茗植于五峰中 蒙山,位于成都平原和川西山区交接的名山县境内,海拔一千四百五十六米。传说大禹治水时踪迹至此,山顶上的七棵茶树更有“仙茶”的美称。“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说的是西汉甘露年间的事,县人吴理真亲手种茶于蒙山之上,从此,蒙山茶泽被四方。说起蒙山茶和吴理真,四川的通志记载得最为详细。 吴理真是西汉时蒙山甘露寺二祖师,父亲早逝,母亲积劳成疾,孝子吴理真每日鸡鸣而起,割草拾柴供养病母。这天他在山间干活,累得口干舌燥,顺手揪了一把野茶叶放在嘴里咀嚼,不料口舌生津,困乏渐消,顿感神清气爽。于是吴理真就摘了一些叶子回去给母亲用水泡了喝,吴母连喝了几个月,身体日渐康复。好心的吴理真就把这种叶子送给有病的乡亲试用,去火生津的茶叶给贫民百姓带来了福音。可惜野茶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吴理真决心培育出更多的茶树。 他翻山越岭,跑遍蒙山,最终选定蒙顶五峰之间的菱角湾一带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山地。这里不仅雨量充沛土层肥沃,而且终年云雾缭绕,使茶叶吸天地精华,饱含汁液。不知经历多少辛苦,留下多少汗水,吴理真的荒野茶园终于长出一株株茶树,茶叶熬成茶汤,普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