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28日上午,2017雨城区首届“打茶节”开幕式在中国藏茶村举行。打春是立春的俗称。“打茶”在古代是为了祭祀茶祖和茶圣赐福雅州大地,祈愿茶田风调雨顺,茶农增收的祭祀活动。雨城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多角度展示雨城旅游资源,推介雨城特色。上午9时许,祭祀活动开始。24人组成了主祭祀队伍,6名士兵衙役、6名村民、6名长者、6名茶商扮演者着唐装,组成副祭祀队伍,在1名主祭司、2名祭司带领下,焚香祭拜,模拟唐代祭...
8月19日,在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恢复重塑的茶祖吴理真石像被安放到蒙顶山甘露石室。随着该事件的报道和传播,茶界内又掀起了一股对茶祖吴理真的探讨。9月2日,一个名为“世界茶文化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名为《种茶始祖吴理真为何又被称为“甘露大师”?》的文章,短短几个小时,微信朋友圈内的雅安茶界人士以及爱茶之人纷纷进行了转载。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雅安市副市长的孙前表示,蒙顶山茶文化博大精深,一部蒙...
国庆大假,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在我市观光旅游,而我市浓厚的茶文化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许多游客到茶园里感受茶香四溢,或到茶叶博物馆,了解茶叶的前世今生,感受我市独特的茶文化。 名山区是我市茶叶主产区,在灾后重建中注重农旅发展,打造了一批如牛碾坪类似及观光科普为一体的旅游新景点,并且在今年名山区获得“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称号,是名山区依托蒙顶山4A级景区打造的是中国首个以茶叶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公园。在...
记者19日在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看到,前来踏青,赏茶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老百姓开起茶家乐,走上茶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借助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名山区以茶叶产业为基础,探索“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为茶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积蓄了后劲,增添了活力。尤其是以中峰乡牛碾坪为核心的国家茶叶公园建设,真正实现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图为,茶园绿道吸引游客拍照留念。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
若说2014年茶行业有几件颇受关注的事,“申时茶”可以位列其中。网上搜索“申时茶”,关于它的文章铺天盖地。然而,随着“申时茶”推广力度的增大,社会各界也逐渐发出不同的声音。 而这一切在福窝茶道经理王挺的眼中,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无论好坏,既然出现就一定有它的道理。“申时茶”,其实也是一种推广茶文化、培养人们饮茶习惯的方式之一。至于是否一定要十分严苛地遵循“申时茶”的方式,那就因人而异、各取所需罢...
12月15日,雨城区城管分局、公安分局、工商、食药监、卫生、环卫、西城办等单位联合出动,集中对西门沿江茶廊占用公共通道堆放座椅、遮阳伞,违法私搭棚房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此次集中专项整治共出动工作人员100余人,集中清理乱堆座椅12处、遮阳伞15把;强制拆除违法私搭棚房7处,建筑面积共235平方米;规范茶铺占道经营37处;清运建渣、垃圾、废弃物品共22车次。通过此次集中整治,西门茶廊面貌焕然一新,西门沿江两岸茶铺经营秩序得到...
名山区中峰海棠村是“市级四好村”,近年来,海棠村农村面貌持续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为海棠村继续创建“省级四好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多年前,这里的很多地方还是一片荒芜。如今的海棠村,有雅安具有代表性的牛碾坪茶旅综合体,茶农变成茶商,吃上旅游饭。海棠村也成功跻身“2017四川百强名村”。“以前这里都是‘望天田’,景色可没这么漂亮。”海棠村党支部书记程江介绍,雅安在重建中着力推进国家茶叶公园建...
红草新村前采摘春茶的村民,期待百里茶廊为家乡注入新活力 2014年5月,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雅茶产业发展建设茶业强市的意见》,要求把雅安茶产业建成省内外生产、加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基地。 按工作部署,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随后分别制定《关于百里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百里茶廊”以茶叶基地、产业园区、幸福美丽新村、特色魅力小镇、...
中峰乡茶产业基地里的茶树杂交园 正在修建的茶叶科研中心 中峰乡万亩观光茶园 茅河乡临溪村新村聚居点 一片片绿色茶树平铺开来,远处近处都被茶的绿色所包围,阳光下的蒙顶山茶产业园中锋基地更显生机。茶园里,带着遮阳帽的采茶工人们正忙碌着。 茶叶产业是雅安名山区的支柱产业。“4.20”芦山强烈地震给名山区的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道路、园、房屋等不同程度的受损。在灾后重建中,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