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把握标准化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折不扣地将市场监管总局领导对雅安市质检院的殷殷期盼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推进市质检院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近日,市质检院院长乐鸿强带队赴眉山市考察学习国家泡菜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标准化工作先进经验,取他山之石,谋雅茶发展之策。考察组参观了东坡泡菜质量安全馆、泡菜质量安全检测区和泡菜研究院,认真听取中心概况、建设历程及检验检测能力介绍,详细了解了该中心人员结构和编制情况。座谈会上,考察组与中心深入交流了泡菜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和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方面为泡菜产业发展提供的技术支撑、质量保障和技术引领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国家泡菜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制订泡菜行业国际标准《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与试验方法》(ISO24220)的起草、申报等关键环节的进行了深入探讨。近年来,在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下,眉山市将“小泡菜”做成了“大产业”,泡菜产业年产值突破230亿元, 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出口至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组表示,通过此次考察,真切感受到国家泡菜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在标准化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不但提升了市质检院对国际标准起草、申报的系统认识,还厘清了国际标准申报主体的确定、过程管理、合理分工等系统性问题的解决思路。下一步...
本报讯3月26日下午,第二十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蒙顶山茶“品牌、市场、流通”交流会召开。与会嘉宾齐聚一堂,深入探讨研究“蒙顶山茶”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流通体系建设之路,破解短板、寻求突破,全力做响品牌,做大市场,做活流通。会上,与会嘉宾欣赏了精彩的蒙顶山茶技茶艺表演,品鉴了蒙顶甘露、雅安藏茶和藏茶饮料等。“蒙顶山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三茶统筹’,立足一产,提升二产、做优三产,大力开展主体培育,尤其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雅茶出川一定要转变思路,提升产品质量,壮大龙头企业,做响茶叶品牌,做活茶叶市场、强化宣传运作,加强对外合作,构建营销联合体,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围绕全国绿茶产业形势、绿茶品牌发展现状、蒙顶山茶品牌高质量发展建议作《全国绿茶产业与品牌发展解析》主旨演讲;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监事长、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作《雅茶出川的产业优势与建议》主旨演讲;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张丽君作《“蒙顶山茶”品牌塑造》主旨演讲;四川蜀茶实业集团总裁助理曹嘉兴作《蒙顶山茶渠道建设》主旨演讲;京东茗茶品类运营经理史书林作《京东茗茶行业数据分享》主旨演讲。在企业推介环节,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蒙顶山理真茶业有限公司、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作推介;雅安电商协会负责人...
9月1日,民建雅安市委副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城环资工委主任程宜,民建雅安市委驻会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刘艳,民建雅安市委秘书长刘波一行等40余人调研雅茶集团藏茶厂。 程宜一行实地参观了藏茶生产区、产品研发与品控中心、电商直播区,听取了聂毅对雅茶集团藏茶厂项目概况、产品品种类别、功能分区及未来发展定位的汇报并召开座谈会。会议围绕目前雅茶集团发展制约因素积极开展讨论研究,程宜强调,当前雅安藏茶市场存在小、散、乱的问题,雅茶集团要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奋力打响“雅茶”品牌。并表示,民建雅安市委将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在雅茶品牌推广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助推雅安茶企抱团发展,提升雅茶品牌知名度,扩大雅茶品牌影响力。 四川尚品雅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毅陪同调研。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雅茶产业发展,制定了茶产业发展“1235”战略,雅安市食药监局承担了牵头完成按照gmp标准组建雅茶标准化生产企业联盟任务,主要任务是加快gmp加工规范建设。7月2日上午,副市长孙久国召集茶产业发展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了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会后,我局立即行动起来,及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一是高度重视,传达精神统一思想。7月2日下午,局长郑乔及时召集分管副局长和食品生产科全体人员,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要求充分认识组建“标准化生产企业联盟”的重要性,结合我局食品生产监管职责职能,在研究gmp食品生产良好规范问题上下功夫,研究细化组建联盟的方案和措施,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很好的运用到指导、考核、验收联盟成员的实际工作中。 二是主动衔接,广泛讨论理清思路。7月4日上午,郑乔局长带领分管领导以及食品生产科相关人员前往名山区政府,主动与区政府衔接。研究了关于“雅茶标准化生产企业联盟”组建的问题。会上市供销社负责人,名山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名山茶业商会负责人就如何组建好“蒙顶山品牌标准化生产企业联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按照“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原则,把自愿加入、有一定基础、有紧迫感、责任感的企业选出来加入联盟,政府扶持发展,做大做强,会上落实了市区任务分工。 三是充分交流,达成共识。7月8日,郑乔局长邀请雅安藏茶商会负责人在局办公室,就如何组建...
汛期雅安暴雨增多,灾害频发,随着雅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升级为一级,防汛工作进入关键期,雅茶集团赓急响应,及时传达市级各单位防汛要求,围绕“五强化”扎实用力,狠下功夫,以“迅”防“汛”,筑牢防汛保供水“安全线”,织牢汛期保供水“安全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汛期的生活用水需求。 强化组织领导,全力防汛保供水。一是召开汛期供水安全保障专题会议,以“一厂一预案”为原则,迅速制定防汛预案,分配任务和压实责任,明确汛期值班值守、汛情上报、应急处置等流程,确保监测、预报、联动等应急环节高效有序执行。二是集团和子公司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做到重点点位专人值守,关键水域重点盯防,形成“支部引领、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防汛保供安全工作格局。三是制定《防汛、防洪值班值守方案》《度汛方案》《防洪、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推动汛期供保水措施落实落地,全力以赴打好防汛保畅攻坚战,为人民群众提供稳定、安全的优质水。 强化值班值守,执行24小时工作制。落实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全力保障汛期安全供水。一是执行“班子带队、部门联动”的24小时轮流值班制,将汛期指挥部设在供水生产一线,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汛期工作效率。二是对管网压力进行24小时监控,适时优化调整供水调度方案,分时段调节管网供水压力,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24小时守护城市管网“生命线”。三是汛期保供水热线24小时畅通无阻,高效、专业的为用户解决和处...
5月15日,市农业园区管委会对雅茶集团承担的“茶饮料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项目”开展验收,该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其中市农业园区产业发展资金70万元。实施期内该项目成功开发茉莉藏茶、蒙顶绿茶、栀子绿茶、陈皮藏茶、玫瑰藏茶5个新产品,拓展区域一级经销商共60个,终端零售网点共3500余个,销量达70万瓶。通过项目实施,雅茶集团申请作品版权登记1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形成技术标准和规范3项,新增就业岗位15个。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圆满完成项目任务合同书中的各项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咚咚咚……”9月21日,名山区解放乡银木村德孝广场上热闹非凡,18个乡镇的群众代表和省内外10余家媒体齐聚在此,共同庆祝茶都“大丰收”。随着一阵铜锣声响起,名山区首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蒙顶山茶收茶节拉开了序幕。锣鼓、马马灯、金钱棍……一个个群众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引来全场阵阵欢呼声,现场也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现在我们将进行现场分红!”活动现场,名山区蒙峰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蒙和源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年度收入现场分红,向40余名社员代表发放现金47万余元。看着一叠叠“红票子”,社员们脸上笑开了花,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此外,活动组委会还现场表彰了全区十大农民专业合作社、10名返乡创业之星、10名最美农民、10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出中国茶都十大美食,并进行茶叶产品、茶饼、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小吃展示。“通过举办丰收节活动,充分调动了全区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了农民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同时也展示了名山农村改革发展巨大成就。”名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代先隆表示。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名山区茶园面积达35.2万亩,全区茶叶产量产值、良种化率、机械化率、茶苗繁育等指标均名列全国前茅,在全国264个茶叶主产县中,茶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居全国第四、四川第一。而今年,据区农业局抽样调查,名山区今年茶叶1—8月鲜叶均价,较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增加5...
5月18日,2024 丰收中国万里行大型宣推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雨城区携大熊猫和雅安藏茶两大世界级IP,走进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17演播大厅。围绕乡村振兴大主题,向全国观众朋友推介雅安藏茶。雅安藏茶央视出圈,为雨城区做好“三茶统筹”大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雨城区将茶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持续发力,把弘扬优秀传统茶文化、推动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型茶科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在雨城大地开花结果。做好融合大文章“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是新时代国家茶产业的发展战略。雨城以雨为名,得益于一年300多天的降水。雅雨造就生物的多样性。自古以来,雨城区一直作为世界优质茶叶的主产地,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知名茶品,其中,雅安藏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素有“黑茶鼻祖”之称。造物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惊喜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据史料记载,中国黑茶起源于四川,早期的四川茶叶运往西北易马,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缩小体积,蒸制紧压,以便长途运输,茶叶品质因此发生变化。从唐宋蒸青团饼茶到明代散庄叶茶,明末将散茶筑制成包,成为紧压砖茶。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改进和发展,雅安藏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是渥堆(发酵)工序。从原料到成品,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千百年来,雅安的制茶工匠将这一制茶秘诀代代相传,将这红、浓、陈、醇的藏茶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