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中锋乡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游人在观景台品茗观景 “五一”小长假期间,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迎来旅游高峰,每天接待游客量达到2万人次。 众多游客在万亩观光茶园参观游览,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众多商机。很多老百姓开起茶家乐等,走上茶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 茶园景观游客乐游 5月2日,天气晴朗。中峰乡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鲜花盛开、茶香四溢。 一畦畦茶园紧密相连,与远山相接。茶园层峦叠嶂,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茶园内木质游道和茶亭,更是为茶园增添亮色。 茶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停车场停满了车,观光茶园的游道上人山人海。 茶园的人行道上,三三两两的游人不停地拍着照。累了,游客可以选择乘坐观光车欣赏茶园风光。 “从4月30日至5月2日,连续三天,观光茶园的游客每天都上了2万人次。”蒙顶山茶业公司总经理周先文介绍,5月1日是茶园观光旅游最火爆的时间,“有3万余人次到此游玩,单我们的观光车辆就接待了3000余人次。” 在景区接待中心外的游乐场上,众多小孩在家长的陪同下高兴地玩着。 “这里太漂亮了。”来自内江的魏伦在茶亭里为妻子拍摄照片,“在这里既可以欣赏茶园美景,还可以喝茶,还可以和家人一起体验采摘乐趣。”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名山区立足景区茶区一体化,启动以中峰乡牛碾坪为核心的国家茶叶公园建设;依托牛碾坪良好的茶产业基础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以“茶”为核心进行茶旅综合...
拥有30余万亩茶园的中国绿茶第一县——名山县现代化的茶叶生产流程乡村茶家游成为游客度假休闲好去处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蒙顶仙山,茶树成荫,茶祖故里,绿茶飘香。 一片片汁肉饱满的鲜茶,一粒粒色泽莹润的茶叶,一袋袋包装精美的茶包,从名山县运出,换来茶农腰包鼓鼓。 茶,如同一颗经久年华沉淀的珍珠,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带领名山人民致富的珍宝。 近年来,名山县通过鼓励茶农种植茶叶,举办茶文化节,承办旅游发展大会等国际国内重要活动盛事,打造蒙顶山茶品牌使名山的茶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走出了自己的茶业经营之道。茶农腰包鼓起来了,蒙顶山茶的品牌树起来了,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蒙顶山茶。茶祖故里、名山蒙顶山茶、中国绿茶第一县已成为名山县的亮丽名片。 茶业发展 增收致富茶农笑开怀 10月初,名山县红星镇村民老樊在地里忙着采摘今年最后一批鲜茶。 今年,老樊家的十多亩地,已经采摘了几十吨鲜叶,按照今年鲜茶市场价格,老樊的毛收入已有好几万元。 老樊说,名山县茶业发展的形势越来越好,茶叶的价格逐步进入一个稳定时期,茶农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一茬采摘完了,就等着明天开春采茶卖好价钱了。”老樊高兴地说,名山茶已远销各地,每到年初,就会有来自浙江、成都、乐山、眉山等地客商,到名山抢购鲜叶和名茶。 过着幸福生活的老樊,仅仅是名山众多茶农中的一个。 近几年,名山县茶叶增收占当年农村全部...
情景重现 昔日场景历历在目 在名山县万古乡观光茶园里面,一老一少两个身影显得格外醒目。女孩名叫曾亿馨,专程从外地来到雅安学习蒙顶山派茶文化艺术。原来,刚开始的时候,曾亿馨是在成都蒙顶山派茶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向成波师傅学习茶技。被蒙顶山茶技深深感染的她,为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专程来到名山,拜访师爷——成波的父亲成先勤。 成先勤是蒙顶山派长壶茶技“龙行十八式”的整理创立人,以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和茶文化专家。为了让曾亿馨对蒙顶山茶的历史渊源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成先勤首先带着曾亿馨参观了皇茶园、甘露井、阴阳石牌坊、天盖寺、永兴寺,为她讲解博大精深的蒙顶山茶文化、禅茶文化,带着她走遍了大大小小的茶园,了解茶叶生长的习性。随后才向她传授蒙顶山黄芽从采摘鲜芽开始的制作全过程。 “在选取拍摄素材的时候,发现了很多很有价值的真实故事,从中选取比较典型的例子作为拍摄的原形。”孙戈霆说,归根结底,纪录片《茶》讲述的就是茶与人的故事,既重视茶本身的发展,又关注为茶叶发展付出的茶人。用故事的方式展示茶叶发展的历史,才会更加生动,吸引观众的目光。 追根溯源 茶马古道悠悠岁月 川藏茶马古道东起雅安,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往印度等地,是背夫背着沉重的藏茶,用双脚在崇山峻岭中踩出的一条茶马贸易通道。 作为一条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起着十...
近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于英杰到四川省茶检中心指导《雅安藏茶》标准制订工作,雅安市质监局副局长李波、标准化科负责人陪同。于英杰认真查看了茶叶检验环境设施、仪器设备,询问了技术团队情况,对省茶检中心的技术能力做了充分肯定。在标准制订座谈会上,于英杰对《雅安藏茶》标准草案中涉及的标准引用、参数设定、技术要求、名词解释等内容提出了指导意见。《雅安藏茶》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就样品的检测、标准草案的撰写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咨询。座谈会上,李波要求省茶检中心要按照项目要求,把握好时间节点,做好数据采集工作。要严格按专家的指导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按时上报送审稿,争取尽早通过专家组审查。《雅安藏茶》标准制订项目于2014年7月25日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批准立项,预计将于2015年5月完成数据采集、草案制定和送审工作。
雅鱼、茶叶都是雅安引以为傲的地域名片,而这道菜就是将这两张名片做了完美结合。先将雅鱼肉取出做成鱼汆,再用茶水加以熬制,盛放进一个个小小的茶碗里。看似一碗茶,实为一道菜。茶香沁人心脾,鱼肉爽滑鲜嫩,给人无比清新之感。
趣说茶语--无为岁月在传说与故事里神秘在世间与历史里沧桑把香醇与沉静把淡雅与清澈揉成了千年传颂的神话 在宁静山水间品你的自然芳香只需一缕轻柔之魅柔得几乎感觉不到就可陶醉得不知归路在清风明月里读你的琴瑟意蕴恍若一幅水墨淡彩飘然其间屏住呼吸欣赏怕是惊醒了你带给的梦一样 在忧郁烦闷时让你的淡淡苦涩来洗涤洗涤那份无名的惆怅轻轻地一小口像是一道风景涌入眼帘让我看清了另一个自己 在你记忆的深远处你曾经像一把轻盈的桃花扇遮住一张妩媚的美人脸在悠悠万世的烽火硝烟里辗转历经如烟往事的打磨淡泊了名利,高远了志向寂静了心境,优雅了格调把智慧掩藏到历史的深邃里 一个人的时候自得一份清闲拂袖小煮一壶香茶独饮冥思过往年华桌盘之间,方寸之地撷取一份俗世流年的净化一遇茶香,一段茶语,一份情怀可笑谈人间多少轶事佳话
9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院研究员陈宗懋一行来雅调研茶产业发展,并与名山区人民政府签订“茶叶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项目,“把脉”雅安茶业,助力我市茶产业再上台阶。 我市作为川茶的主产地之一,全市茶园面积达100万亩,茶叶年产量10.15万吨,农业(鲜叶)产值41.16亿元,综合产值突破180亿元,茶叶面积、产量、产值位居全省前列,良种化率、机械化率、良种茶苗繁育等指标均名列全国前茅。 陈宗懋院士一行前往蒙顶山实地调研雅茶发展情况,对雅茶品质和雅茶文化给予高度评价。在随后的座谈会中,陈宗懋再次肯定雅安茶业的发展规划,并针对雅茶发展存在的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 陈宗懋指出,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是制约中国茶叶走出国门的两大因素。希望通过“茶叶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项目,搭建名山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的桥梁,形成配套的农药合理使用和污染物源头控制技术,实现示范应用,形成“源头保证、过程控制、产品保障”的茶叶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在名山先行先试,最终带动中国茶叶提档升级。 “茶叶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项目首期计划投资总额约200万元。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吴宏,副市长王双全陪同调研。
蒙顶山的种茶史究竟可以追溯到何时?这里又有哪些与茶有关的遗存?蒙顶山又将如何打好茶文化牌?3月26日,“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茶史与茶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蒙顶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历史与考古、茶业遗产保护利用、茶叶种植与流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采取“省外专家线上发言+省内专家现场交流”的形式,就世界茶的起源、中国茶史的研究、茶的传播与发展和茶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西南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心顾问谭继和:《世界茶源地标与川茶文化十大特征》茶是独特的起源于中国的古文明,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高尚美学追求。四川在打造“安逸四川”“诗意四川”等形象时,完全可以把蒙顶山是世界茶之源的概念融入其中,带火这里的遗迹遗存,带火川茶产业。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王川:《近代川藏“茶马古道”的背子精神及其文化价值》茶马古道是四川、云南、西藏、青海之间的古代商业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内地的茶叶换取西藏的马匹、药材为代表性商品,以马帮、牦牛队运输,故称“茶马古道”。其本质是一条商道,是互通有无的经济之路,后来被赋予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政治联系的角色与任务。茶马古道上,各色人等繁多,有生产农夫、经销商、运输商、“缝茶业”与“缝茶人”等。在这其中,人力价格低廉“背子”是清代以来川藏茶马古道的“特产”。他们是...
“三茶统筹看名山,古今共饮一壶茶。”3月27日,“三茶统筹·名山模式”现场会在雅安市名山区成功举办。 名山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南路边茶、茶马古道的起始地,全区茶园面积39.2万亩,农民人均茶园面积达2亩以上。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历史地位,造就了蒙顶山茶的闻名遐迩,亦造就了名山茶产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作了《“三茶统筹”推进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作了《坚持“三茶统筹”推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江用文作了《科技引领茶业高质量发展的名山模式》主题报告;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品牌建设专委会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作《三茶统筹 三化互动 从评估数据看【蒙顶山茶】【雅安藏茶】的未来发展》主题报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王云作《名山“三茶统筹”发展标杆及示范作用》主题报告。会上还发布了《三茶统筹·名山共识》,由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现场宣读。 据了解,“三茶统筹”是新时代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战略,即要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茶文化、推动现代高质量茶产业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型茶科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三茶统筹”也是中国茶产业现今以及未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