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手绘漫画的宣传形式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喜爱。2月14日,宝兴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付文聪创作的一组钢笔点画《熊猫抗疫宝典(第一部)》,得到群众一致好评。日前,《熊猫抗疫宝典(第二部)》——《熊猫聚力战疫情》,已经创作完毕。漫画中,熊猫献爱心、送物资、加入最美逆行者行列……一幅幅温馨画面,体现了当下一个个“战”疫情的感人故事。“我准备画《熊猫抗疫宝典(第二部)》的时候...
2023年11月27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彭州管护总站综合科科长曾彦一行16人到荥经就科研监测、自然保护地管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工作开展调研考察。 考察组一行首先实地参观了四川大相岭野化放归研究基地宣教中心,在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了荥经在大熊猫保护、栖息地修复、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在放归基地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双方就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研监测、野外巡护、人才培...
11月19日晚,海归大熊猫“福龙”回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经过一个月的隔离检疫期后,才能正式与公众见面。“福龙”2007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是大熊猫“龙徽”和“阳阳”的后代。据中奥双方协议,“福龙”两周岁后应当回到中国生活。 20日上午,碧峰峡基地为“福龙”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奥地利驻华大使塞迪科、国家林业厅保护司副司长贾建生、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李青文、...
大熊猫,在很多人的眼中往往只停留在它“国宝”的称谓和憨态可掬的容貌上。 在雅安,它却不仅仅是生态的,同时它也是人文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雅安人对大熊猫的珍爱逐渐发展成为多种文化艺术形式。 尤其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多姿多彩的熊猫文化艺术不断得到发展,表现为大量的熊猫题材的新闻、诗歌、散文、剧本、摄影、歌舞、雕塑和影视动漫系列作品。 让我们一同来探寻雅安生态熊猫的人文之路。...
新鲜的大熊猫!2月3日上午,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的实时传输红外相机传回野生大熊猫视频,视频中野生大熊猫正在乔木上进行标记。该相机位于泥巴山大熊猫走廊带,相机区域海拔约2300米,附近生境差异显著,包含高山草甸、灌丛、针阔混交林等植被类型,生态环境良好,自2020年5月布设红外线照相机后,该区域陆续拍摄到大熊猫、林麝、小熊猫、亚洲黑熊、血雉、红腹角雉等珍稀野生动物。科普小知识:大熊猫的嗅觉非常灵敏,大多数的交流...
2日,一市民在熊猫电影周户外广告牌前驻足停留。 随着“第四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的到来,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结束。为配合此次电影周顺利开展,营造节日气氛,作为此次电影周最后筹备阶段的城区氛围营造工作正紧张进行中。 城区氛围营造有序开展 昨(1)日,记者从电影周组委会了解到,今年电影周城区氛围营造设计工作已于7月中旬正式启动,从7月24日开始正式实施,整个氛围营造工作预计于8月10日左右...
12月9日下午,由雅安市委宣传部、雅安市教育局主办,雅安市教育基金会、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雅安市公司承办,四川读者报社有限公司《看熊猫》杂志执行的熊猫文化进校园——“和平使者大熊猫巴斯”主题讲座走进宝兴县实验小学。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雅安日报传媒集团主任记者高富华为学校师生分享了大熊猫“巴斯”的传奇故事,普及了大熊猫的悠久历史和生活习性等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大熊猫与人类...
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喜事连连,继7月6日大熊猫“帼帼”产下双胞胎和7月11日下午5时大熊猫“英英”产下单胎一仔后,7月21日凌晨3至4时,基地大熊猫“龙欣”又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这是震后碧峰峡第二只圈养大熊猫产下的第二对双胞胎。
“5.12”汶川大地震给地处震中心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造成严重破坏,使基地圈养的63只大熊猫面临余震威胁和食物供应紧张、圈舍严重不足等困难。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紧急部署,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立即将这些大熊猫进行疏散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市林业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于5月23日、6月18日和6月24日分三批将25只大熊猫安全转移到雅安碧峰峡基地,目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雅...
跨过“一步跨过河”位于海拔2052米处的这台红外相机拍到了许多野生动物的视频影像。宋心强一行正在查看拍摄的内容充满鸟语花香的原始森林里,可能会遇上西瓜子大小的蜱虫或游走的毒蛇。被它们咬上一口,最严重的情况是死亡。荆棘密布的丛林内,也可能会遇上探头探脑的野生动物和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休息驻足,可以消解长途跋涉的疲劳。危险和惊喜时时与他们相随。他们就这样,跳过一条条湍急的溪流,穿过一道道陡峭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