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茶集团318雅安藏茶焖杯套装 雅茶集团供图本报讯近日,2023“彩虹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设计周开幕活动在成都举行。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茶集团)“318雅安藏茶”焖杯套装在参赛的数百件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茶叶品牌创新设计专项赛金奖。本届大赛以“设计·数字·融合”为主题,围绕四川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展开,分为主体赛和专项赛。其中主体赛按服务设计类、产品设计类、概念类三大类别划分;专项赛则包括服装品牌创新设计专项赛、茶叶品牌创新设计专项赛、三星堆创意设计专项赛。其中,茶叶品牌创新设计专项赛自开赛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40余个产茶区的538件参赛作品。经过初评后,96件最能表现四川元素、最能表达川茶文化的作品入围决赛,最终仅26件产品获奖,雅茶集团“318雅安藏茶”焖杯套装获唯一金奖。“318雅安藏茶”焖杯套装是雅茶集团以中国首个世界级公路IP“此生必驾318”为创作灵感,自主创新设计开发的旅游伴手礼,提出产品标语“此生必驾318,此行必喝是雅茶”。“318雅安藏茶”焖杯套装内配专利设计焖杯和小方片藏茶,可实现喝茶不受限、出门随身焖。该产品一经推出后,在全国旅游界、酒店、商务伴手、文旅界、越野、户外等领域引起广大好评,目前已与沐云文旅、喇叭河、越野e族等联名生产。下一步,雅茶集团将继续以“做响雅茶品牌,...
2018年3月28日上午,在这春雨催新芽,茶香飘万家的美好时节,在大兴镇周公山本山茶园基地,雅安市雨城区第二届“打茶节”周公山分会场隆重举办了 “打茶节”活动,区政协主席李建敏、区政协副主席蹇武及区农工委、区扶贫移民局、大兴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上海黄浦茶文化协会各界人事、雅安社会各界人事,全国各界的茶叶经销商,共同欢庆雨城区大兴镇首届周公山开茶节,尽情领略周公山茶文化的无穷魅力。 活动上,首先由上海黄浦茶文化协会秘书长张荐茗致辞,随后由区政协主席李建敏致开幕词宣布“打茶节”隆重开幕。本届周公山“打茶节”,通过开展歌舞、杂技、限量版藏茶拍卖、采茶比赛、书画展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突出展示了周公山茶文化的曼妙、活力与生机。“打茶节”活动的开展对推介雅安周公山茶叶的独特品牌,促进茶农增收,茶企增收,推动发展生态茶旅综合体,对带动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大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开拓创新的作用。
见附件
本报讯本月28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将在我市召开,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茶界的20余位名人名士将莅临我市,与我市茶界知名人士一道,品雅安悠悠茶文化,论茶产业发展之道。市茶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陈书谦告诉记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本是全国性茶文化研究团体,其会员全部由有一定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的团体和茶文化、茶业界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组成。次次会议专家云集,是我市茶业企业宣传品牌的大好时机。部分参会人员简介程启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兼任中国茶叶学会顾问、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顾问等职。一直从事茶叶生物化学和茶叶品质化学和茶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著作有《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茶化浅析》、《中国茶文化》等。施兆鹏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茶叶学会理事长、全国十所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组茶学组组长。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项。主编高等学校统编教材《茶叶加工学》、和国家级重点教材《茶叶审评与检验》,参编《中国茶经》、《中国农业大词典》、《中国茶叶大词典》等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木霁弘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刘勤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副主任。主要从事茶叶加工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黑茶和普洱茶品质化学及西部茶文化。主编和参编的著作有《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经》等。曾先后荣获全国...
3月17日,记者从中共雅安市名山区委宣传部获悉,第十六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活动有较大调整,3月27日举办的旅游节开幕式当日,仅举办蒙顶山皇茶采制大典和祭拜茶祖吴理真仪式。 据了解,原定的第十六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有20余个。今年,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旅游节成都新闻发布会、蒙顶山茶走进成都万人品茶系列推广活动、开幕式晚会及开幕式、禅茶大会,以及镇(街道)配套举办的李花节、风筝节等活动暂停。这些活动要等疫情防控结束后,根据季节再研究决定。保留并小规模举办蒙顶山茶区第一背篓茶上市线上直播活动、蒙顶山皇茶采制大典和祭拜茶祖吴理真、蒙顶山茶线上宣传推广活动。 目前,名山区已经策划举办了主题为“天猫春茶山河行”的2020年蒙顶山茶第一背篓上市直播活动和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开市暨早春蒙顶山茶品鉴直播活动。活动采取政府、媒体、茶企、电商平台四方联动,主打京东、天猫、淘宝三大电商平台,助力蒙顶山茶线上销售。同时,通过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联动央视新闻+,四川在线、川报观察、四川新闻、一直播、斗鱼等10余个平台,以及“茶女子娅”“不二”等7名网红主播开展直播宣传活动,相关新闻报道发稿100余篇,曝光量过亿。活动期间,网上收藏蒙顶山茶网店的人数36万余人,预售下单超过1万余单,预计销售额超330余万元。 3月27日,举办的蒙顶山皇茶采制大典和祭拜茶祖吴理...
近期,来自市委、市政府大型志愿者服务队的30名队员,在雅职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与该院老师一同开展了以“品鉴雅茶”为主题,将知识讲授、观摩学习、茶艺展示、现场品鉴等相融合的茶知识讲座。 此次讲座内容,涵盖雅安茶产业发展情况、雅茶文化简要展示、如何科学泡茶饮茶等各个方面。尤其是互动体验教学模式,更是让志愿者们在积极参与中,更加简单直观认知了解相关茶叶知识。活动组织方相关负责人表示,类似讲座旨在更好让茶文化、茶知识进机关入单位,让更多人成为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图为茶艺师为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展示茶艺。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转载自雅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茶园制茶 刘敬忠摄绿茶藏茶蒙顶山甘露井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我市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榜上有名。 这是继2008年6月南路边茶(雅安藏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我市茶业获得的又一国家级“非遗”殊荣。 南方有嘉木,雅安出好茶。蒙顶山茶是绿茶的代表,雅安藏茶是黑茶的代表。 一“绿”一“黑”在手,问天下茶叶谁是英雄? 发展壮大,雅安茶名扬四海 采摘在谷雨与清明之间的蒙顶山茶区本地品种,精心遴选出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为制作原料,制作时,鲜叶先通风摊晾,减少水分;将铁锅烧至发白,暗光下锅底略显红,再将鲜叶倒入锅中,抛撒翻炒,行话称为“红锅杀青”。整个过程均徒手操作,制茶师凭经验和手感观察锅内茶叶温度、颜色、软硬及香气变化,适时控制火候。当鲜叶水气大减,清香四溢之时起锅,迅速在簸箕里摊开降温,后而开始推揉,先轻后重,力道适中…… 这正是蒙顶山茶“蒙顶甘露”的制作技艺,以“红锅杀青,三炒三揉”为技艺核心。 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严谨细腻,工序讲究,形成了色、香、味、形兼具的特质,制茶师纯手工制作的同时,须与火丹师默契配合。蒙顶山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能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单,除了它特殊的制作工艺,更有它深厚的历史底蕴。...
春风十里茶飘香,又是一年采茶忙。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石棉县美罗镇的茶树开始吐露新芽,迎来今年首批“明前茶”采摘季,茶园里呈现出一派早春采茶忙的景象。在美罗镇山泉村的茶园里,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一芽芽茶尖嫩绿微黄,生机勃勃。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茶垄间,忙着“掐嫩取鲜”,采摘“明前茶”,抢抓时令赶“早”供应市场。“我家今年种植了四五亩绿茶,感觉长势还是可以,趁着天气好,就把茶叶采摘下来卖了。”美罗镇山泉村四组村民曹清群说道。好山好水出好茶,高山生态茶是石棉茶叶主打的名片,美罗镇山泉村海拔在1700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和有机物质积累,主要出产绿茶和老鹰茶,茶叶品质优良、市场广阔,远销重庆、上海等地,“石棉老鹰茶”还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美罗镇山泉村有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茶叶,茶叶每年3月开始上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持续到10月左右。“我们山泉村有一个家庭式加工厂、一个合作社和三个公司,茶农将茶叶采摘下来后就卖给他们,他们将鲜茶加工为成品茶叶再销售出去。”美罗镇山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杜玉琴说。山上茶农“采茶忙”,山间茶厂“茶芳香”。走进石棉县雪山仙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制茶车间里,扑鼻而来的就是一股浓郁的茶香,从鲜叶到成茶需要数道复杂的工序,摊青、杀青、揉捻、晒干……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这里的每一片茶叶,都是村民们增收致...
2015年2月,在蒙顶山智炬寺的一场茶会上,来自俄罗斯的nick(中)和朋友对蒙顶山茶赞誉有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之道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与此同时,当茶叶作为健康饮品走进大众的视野时,惯有养生思维的人们也开始探索着茶与养生的关系及奥秘。2015年12月底,央视《走进中国》播出了《养生藏茶的奥秘》,再一次让人们的眼光聚焦到茶叶的身上,希望通过科学饮茶,获得更多的养生体验。回顾历史 茶从药用到品饮 茶在中国的应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相承启的阶段:药用、食用和饮用。三者之间有先后承启的关系,但是三者又不可能进行绝对的划分。现在,茶叶主要是以品饮为主,但同时又兼有药用和食用。“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我国古代,有大量记载茶作为药用的书籍:《神农本草》、《食论》、《茶谱》、《茶经》、《本草纲目》、《茶赋》等书籍中都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与此同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这样的民间谚语流传度极高。这更加直接证实了茶的药用养生价值。早期的茶,除了作为药物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作为食物出现的。《晏子春秋》中记载:“晏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三国魏时,张揖撰的《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茶做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
樱花谷茶园里,村民正在采茶本报讯天气渐暖,连日来,在芦山县宝盛乡凤头村,青翠的新芽吐露枝头,茶香四溢。茶园里的樱花也开得正艳,美丽的樱花点缀茶园,茶农穿梭其间,绿色的茶叶与粉红的樱花交相辉映,整个茶园美不胜收。来到樱花谷茶园,茶叶青青,樱花红艳,茶园在蓝天白云下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画卷。茶园间,村民们挎着茶篓穿梭于茶树间,弯腰低头手指轻拈,摘下一枚枚嫩绿的芽尖装入篓中。记者了解到,现场采摘的都是附近的村民,他们只要忙完家里的农活,便会到茶园里采茶。“手快的要摘2.5公斤左右,每天要挣两三百元。”村民何忠秀笑着说,这里的景色很美。“茶叶香、花也香,在这儿采茶我们的心情都很好。”据了解,宝盛乡的第一批茶叶采摘从三月初开始,采摘期将持续六个月。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宝盛乡不断优化茶叶产品结构,并针对茶叶品种,不断提高制茶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由于海拔较高的原因,这里的春茶采摘相比蒙顶山茶要迟半个月左右。”樱花谷茶园负责人杨伟表示,每年三月就开始忙碌,从目前采摘情况来看,今年春芽芽头普遍饱满壮实,品质较往年有所提升,且价格和去年同期相差不大。不少老客户很早就来打听春茶上市的消息,一直等着尝这口“鲜”。近年来,宝盛乡大力推动农业生态化、生态品牌化、旅游产业化,坚持将茶产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之一,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培育壮大茶叶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马牛山等特色高山生态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