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于英杰到四川省茶检中心指导《雅安藏茶》标准制订工作,雅安市质监局副局长李波、标准化科负责人陪同。 于英杰认真查看了茶叶检验环境设施、仪器设备,询问了技术团队情况,对省茶检中心的技术能力做了充分肯定。 在标准制订座谈会上,于英杰对《雅安藏茶》标准草案中涉及的标准引用、参数设定、技术要求、名词解释等内容提出了指导意见。《雅安藏茶》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就样品的检测、标准草案的撰写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咨询。 座谈会上,李波要求省茶检中心要按照项目要求,把握好时间节点,做好数据采集工作。要严格按专家的指导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按时上报送审稿,争取尽早通过专家组审查。 《雅安藏茶》标准制订项目于2014年7月25日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批准立项,预计将于2015年5月完成数据采集、草案制定和送审工作。
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名山区前进镇中心小学常态开展茶艺茶技培训,积极发掘其中德育元素,营造文明校园氛围。 在前进镇中心小学布置雅致的茶艺室内,专职老师正带着学生们研习“天风十二品”茶艺。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从温杯洁具、置茶闻香到观茶敬茶,一招一式尽显优雅,大家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知茶史、学茶艺、明茶礼、悟茶道。而在小礼堂中,学习传统茶技“龙行十八式”的同学们也格外认真,提壶把盏翻转腾挪,“蛟龙出海”“飞龙在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每招每式都比划的有板有眼。 前进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已有一年时间,该校聘请专业教师执教,置办茶艺茶技室和教学所需茶具,利用学生课后时间辅导,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法授课,引导学生们认识了解名山独特的茶文化,树立“知茶性、明茶理、爱家乡”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与德育、美育、劳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传统文化茶技茶艺课程,让校园文明氛围更加浓厚。
本报讯10月26日上午,国家标准委主任刘平均一行来到我市,调查边销茶生产加工情况。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边销茶生产企业向调研组作了生产情况汇报,四川农业大学何春雷教授还针对如何采取边销茶降氟技术措施的研究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边销茶(俗称砖茶),是西藏、四川、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少数民族群众传统的生活必需品。雅安市作为南路边销茶生产的主产地,边销茶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金尖茶和康砖边销茶,深受藏区人民喜爱。据了解,雅安现有边销茶生产企业12家。全年边销茶生产量2万吨左右,边销茶的氟含量标准为300毫克/公斤,如果氟含量超标会引发氟中毒,所以,边销茶的含氟标准要求很严格。目前,我市12家边销茶生产企业中,已有雅安市茶厂和西藏朗赛茶厂等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取得了生产许可证。据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明年1月1日起,凡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边销茶生产企业,一律不得生产边销茶。“建立和完善边销茶体系,将边销茶作为系统工程形成共识,对边销茶的低氟环境纳入重点项目计划,让少数民族同胞喝上放心的边销茶。”刘平均强调指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蒋青表示,雅安下一步将强化对边销茶生产企业的服务,提高边销茶产品质量,加强边销茶检验技术机构,为边销茶的有效监管提供技术保障。争取在3到5年内,在雅安的主要产茶区建立2至3个为边销茶生产加工提供原料的标准化茶园,保证边销茶的原料供应。记...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做大茶产业、做强茶科技、做优茶文化,让“雅茶”作为雅安特色地标农产品走出去,雅茶集团特别邀请雅安市高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技师、国家技师高级考评员周晓英为茶叶推广员进行专业茶艺培训,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演练+结业考核”三步走的教学方式,从茶艺历史、茶业基础知识、雅茶特色、茶事服务和接待要领等方面提升雅茶集团茶叶推广员的茶文化知识。第一步抓好理论培训,增强专业知识储备。培训初期,周晓英从茶道文化、茶叶基础知识、茶叶冲泡技巧、各品种茶叶鉴赏等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开展讲座,增强茶叶推广员对茶叶专业知识的了解,提升专业水平。第二步抓实实践演练,提高茶艺冲泡技术。培训中期,在大家对茶文化知识了解后,周晓英对泡茶、品茶、茶礼进行现场演示示范,着重讲解了雅茶集团绿茶、藏茶茶艺技艺,示范展示了不同的冲泡手法,并及时纠正学员的手法技艺,提升学员的冲泡茶艺水平。第三步抓牢结业考核,有效提升学员成绩。结课时,学员们一一进行茶艺实操表演,从入场、茶具介绍、洗茶、泡茶、献茶、品茶到退场,周晓英通过仪表仪容、冲泡技艺等方面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分。此次培训,所有学员都通过了结课考核,掌握了工夫茶冲泡技艺,常规茶事接待事宜,提升了茶艺表演技艺,有助于更好的展示雅茶产品,为雅茶专业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雅茶集团与经销商成都水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在都江堰市茶与时光茶馆共同举办“茶画书香,品味人生”主题文化活动,省书法家协会、成都市诗词书画协会会长吴正平,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国粹艺术家)熊刚,金沙书画院院长郭鹏,新华书友会会长魏雪鸿等二十余人书画艺术家参加。活动以非遗技艺——蒙顶山龙行十八式长嘴壶茶艺表演拉开活动帷幕,现场茶香四溢、墨香飞扬,文化氛围浓厚,以雅茶为媒,品茗论道,以画寄怀,赏心乐事,多位书画艺术家即兴创作,将雅茶与书画相融合,呈现了“大国之饮,大雅之茶”、“雅茶飘香”等多个精彩作品。茶是华夏国饮,书法为中国国粹,千年以来,以茶入诗,茶香沁入笔墨,在田园弥静、高山流水间纸笔书写茶情,是中国文人雅士镌刻在内心深处的灵魂印记。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苏轼所言“上茶妙墨皆俱香”,就是对茶与书法大美交融的最好诠释。通过此次活动,雅茶集团向与会嘉宾详细推介了雅茶企业文化、雅茶产品,并组织品鉴茶会,雅安藏茶、蒙顶红茶等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韵味赢得了与会嘉宾的称赞和肯定。进一步提升了雅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做响雅茶品牌,振兴雅茶产业”,擦亮“雅茶”金字招牌,打造精制川茶增添了助力。
日前,四川电视台《吃八方》栏目摄制组走进茶祖故里名山,对名山以茶为主的乡村旅游和美食进行了专题拍摄。摄制组在百丈镇拍摄了高华松一家采茶、手工制茶、茶室品茶的节目;在双河乡骑龙村拍摄了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春光,在该村茶家乐——骑龙人家拍摄以茶为主的美食茶香肘子、茶香猪、茶叶煎蛋等特色茶餐;在蒙顶山景区拍摄了全茶宴。 《吃八方》栏目一直是四川观众朋友最喜爱收看的美食栏目,收视率一直领先于其他同类美食节目。节目主要是以搜索四川各地的美食介绍给各位观众。有兰妹,小妖精、刘帆、亚琼等四川电视台知名美食主持人联袂主持,语言诙谐幽默,介绍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四川的餐饮业都以能上《吃八方》栏目而自豪。 此次拍摄正值第十一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也是名山区实施茶旅结合,实施百里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4335”项目,加快茶产业升级转型之际,该栏目走进名山拍摄,制作节目,进行播放,向观众推荐,将有利于加快名山茶文化休闲和体验观光旅游的发展。
11月8日,雅茶中国行·相约北京--雅茶推介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雅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副会长张国,中国绿色发展中心首席李显军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推介会。 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朝金从雅茶文化“底蕴深厚”、雅茶产业“前景广阔”、雅茶科技“支撑有力”三个方面介绍了雅安茶产业发展成效。雅安市通过建基地、搞加工、拓市场、创品牌、促融合“五大举措”,已经形成了以蒙顶甘露和芽细藏茶“一绿一黑”为主导,蒙顶黄芽、蒙顶花茶等为特色的雅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表示,茶产业已打造成为雅安战略型、支柱型现代农业产业,真正实现了让小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让“金叶子”点亮乡村振兴致富路!希望雅安充分利用环境及资源优势,继续培育茶产业新增长点,进一步擦亮雅茶文化、大熊猫文化两大IP,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促进茶旅融合。同时,丰富产品线,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本土茶企壮大,探索全渠道销售模式,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销售与推广效率,多措并举,驱动雅安茶产业步入高质量创新发展轨道。 在茶企推介环节,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蒙顶山蒙典...
一季度,雅茶集团下属雅茶贸易公司以“开局争先”的奋进姿态,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以开局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全面发力“拓市场、优供应,强技术”等业务板块,实现营收4070万元,同比增长60%,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企业的发展活力。一、聚焦终端需求,深化客户合作公司市场部团队深入走访川内、广西、贵州、湖北、云南等地多家茶叶生产商、茶饮企业及终端零售商,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系统梳理目标客户2025年采购计划与产品需求。并针对客户在茶叶品种类别、滋味偏好、品质标准等方面提出的个性化诉求,现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成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以去年为基础的市场份额。二、锚定源头供应,保障产业发展公司在开拓客户的同时,同步对当地茶农、茶园、茶叶加工企业等上游源头开展实地探访。通过考察原料种植环境、生产加工工艺及品控流程,筛选出数家具备优质产能与稳定质量的合作对象。双方围绕原料供应稳定性、新品研发协同等议题进行深度洽谈,为构建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奠定了基础。三、强化技术赋能,提升专业能力外派品控师随队走进国内头部茶企,开展技术交流与学习活动。在生产车间及实验室,实验人员与当地企业技术骨干就茶叶加工工艺优化、产品拼配工艺、质量检测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学习,并现场参与了先进检测设备的运用和实操演练。通过此次技术赋能行动,实验团队将吸收行业前沿经验,推动公司产品研发与...
雅安市名山区是四川省布局的30个茶叶重点县之一,紧紧围绕“以茶为本、文化为魂、茶旅融合、生态康养、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以“茶”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做强优势产业筑牢根基。2022年底,名山区茶园面积39.2万亩(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27万亩),农民人均茶园面积2.1亩,居全国第一。90%以上农户种茶,75%的人口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入选“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构建“1+1+N”茶叶流通销售体系,建成全国唯一的茶叶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蒙顶山茶叶交易所、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蒙顶山世界茶都干茶交易市场和线上线下若干销售平台,茶业发展综合实力强劲,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二是传承五茶文化焕发活力。实施茶文化遗产“理论+实体”双保护,精心打造一台茶文化精品节目,出版一套蒙顶山茶文化丛书,培育一批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构建以“五茶文化”为内核的蒙顶山茶文化系统,获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投资10亿余元,完成全国唯一遗存的“茶马互市”官衙茶马司遗址提升打造,建成全国第一个茶史博物馆——蒙顶山茶史博物馆,恢复提升千年茶马古道,让千年文脉再放异彩。抢抓“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