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水环境建设是我市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生态基础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工程,而雅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大幅提升雅安水环境建设水平至关重要。 在雅安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破题之际,我市水务部门也立足实际,以国际视野寻找水资源管理差距,以水资源优势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以构建人水和谐生态城市为目标,结合雅安市情和水情提出了今后5至10年水务创新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工作措施。 核心...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面临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新的风险、新的挑战随之而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各项工作要求,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水平,芦山生态环境局抓紧抓实抓细工作任务,奋力谱写环境监察执法新篇章,保障县域生态环境安全。一、建立网格化机制,监察执法再“牢基础”。在目前执法力量薄弱的前...
近日,天全县按照“就近、就地”和“脱贫、择优、公开”原则,选聘了25名贫困人员作为国有林场季节性生态管护员。 据了解,本次签订合同的25名贫困人员将于4月正式上岗9月结束工作,在岗期间每人每月将有800元的收入,国有林场还将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本次选聘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担任季节性生态护林员,是天全县生态扶贫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是助推脱贫攻坚、助农增收的有力举措。
12月12日,雅安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雅安市雨城生态环境局、上里镇人民政府在上里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活动现场,志愿宣传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环保布袋等形式,结合秋冬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和村民实际生活,向居民群众普及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等相关知识,号召大家向身边亲朋好友宣传,共同行动,守护蓝天白云。...
汉源地处于典型干旱河谷,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全年除7、8、9三个月降水量与蒸发量相近之外,其余各月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特别是汉源湖周边,由于降雨集中在七至九月,常造成山洪径流,刮走熟土等自然灾害,治理汉源湖周边生态环境,既是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必要措施,也是美化汉源湖周边的迫切需要。 2015-2017年连续3年省财政下达汉源县干旱半干旱生态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合计1550万元,治理面积3830亩。随后汉源县进行了三年干旱半干...
按照《2024年雅安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稽查工作方案》要求,9月11日至13日雅安市生态环境局来汉源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稽查工作。 稽查人员秉着专业、严谨的态度,重点检查了汉源执法能力建设、现场执法规范性、执法案卷质量、执法行动开展、执法信息化建设、重复信访投诉调查处理等,并开展现场复核抽查。针对稽查发现的问题,汉源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认真记录,虚心接受指导,建立整改台账。 通过这次稽查工作,汉源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完善...
自新冠肺炎防疫战打响以来,雅安市芦山生态环境局全体职工已连续奋战20余天,全体工作人员迎难而上,有令必行,无人临阵退缩,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持续发力。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体生态环境人将一如既往守护好群众绿水青山,环境执法“不打烊”。 一、严把一线执法关,筑牢防疫屏障 一是力抓辖区内医疗废物、零散特殊有害垃圾、污水处理厂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点点位监督检查70余家次。二是配合该县住建局、综合执法部门及乡镇(...
区农业局以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为抓手,切实抓好全区农业污染治理,成立了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化整改措施,切实推进整改,使全区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一、以问题为导向,切实做好督查反馈问题整改 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区农业局共接到交办养殖环保信访举报件8件。针对每件信访,全部由局领导...
一是“三大工程”筑牢生态防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5万亩,天保工程管护天然林134.6万亩,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碳汇造林、水资源保护等项目,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全县森林蓄积达154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6.6%,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县保护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二是开展大熊猫、珙桐保护行动。通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大熊猫生态适应性放归基地、大熊猫栖息地修复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的基...
宝兴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幅员311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39万亩,2015年林业产值7.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050元,森林覆盖率72.04%,是典型的山区县,县内物种丰富,植被茂密,气候温和,适宜各种植物生长,自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宝兴以国家重点工建设项目为依托,先后营造60万亩用材林,14万亩特色经果经济,流转林地11.2万亩,发展大型特种养殖企业2家,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37家,发展了地方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生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