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又到一年高考时。6月1日,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雅电集团)正式进入高考保电阶段。十年磨一剑,今朝始出鞘,即将到来的高考对于每一位莘莘学子来说,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时刻,他们怀着希望和梦想走进考场,奋笔疾书,描绘人生的美好蓝图。在各考点内,有这样一群身着橙色制服的电力人,他们默默坚守在考生身边,全力以赴确保高考期间电力供应“零误差、零闪动”。“UPS不间断电源已运达,迅速开始接入工作。”6月4日上午,雨城区高考考点雅安中学配电房外,国家电网四川电力(雅安)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梅勰与队员们成功完成UPS电源与考点电源的接入。开展保电工作前期,雅电集团共产党员服务队向校方负责人详细了解了线路接入方式、路径、考室照明、风扇等用电负荷情况,并根据以上信息详细制定了高考保供电方案。“今年,我们运用UPS不间断电源,可保障播放听力时也不会出现闪动,同时,我们也配备了应急发电车,为UPS不间断电源供电。”张梅勰介绍。“温度正常,未发现异常点。”另一侧,110千伏汉碑变电站内,在雅电集团输电智能运检班员工杨力、周文虎的操作下,巡检无人机缓缓起飞,开始对110千伏草汉线进行巡检。如此工作,将一直持续到高、中考结束。今年高考正赶上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给考生创造良好考试环境,雅电集团早谋划、早部署,制定2021年高考电力保障方...
廖治炎是国家电网雅安康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九襄供电所所长。“敢说敢干,行事果断有力。”是同事对他的评价。在“7·17”抗洪救灾电力抢通过程中,廖治炎带领供电所56名员工,沉着应对,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辖区大部分区域供电。 7月17日,家住汉源新县城的廖治炎看着滂沱大雨,内心焦虑万分:“这么大的雨,电力设施会不会被破坏?”坐立不安的他坐上了前往九襄镇的车。 流沙河咆哮着冲破部分堤坝,被大水淹没后的田地一片狼藉。“坏了,汉源遭洪灾了,电力基础设施难逃此劫。”廖治炎正在焦虑时,供电所值班人员打来电话,语气急促:“九襄遭洪灾了,电杆倾斜、坍塌,线路毁坏严重!” 廖治炎沉着冷静下达命令:“围观群众多,立即停止线路运行,避免危及群众安全;通知全所人员,分组查看灾情,实施应急抢险!” 20多分钟后,廖治炎到达九襄供电所,全所50余名员工已全部到位。廖治炎将56人分为12个小队,分头排查受损情况。洪水漫过堤坝,廖治炎和同事艰难行走在齐腰深的洪水里,排查危险点,处理已倒杆的线路。经排查,2条35千伏线路,6条10千伏线路共计10多公里线路受损,辖区内11个移民乡镇、宜东镇和九襄片区40%的居民停电。 没有电,居民连吃饭问题都没法解决,企业因停电而遭受的损失更是难以预计。汇总排查情况,廖治炎一边向国家电网雅安康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汇报灾情,一边采取改架线等临时应急措施。当晚,11个移民安置点...
杜檬,2015年参加工作,现任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高压分公司变电监控班副班长,今年成功入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自参加工作以来,8年青葱岁月,杜檬把自己对电力工作的热爱化作肯吃苦、肯钻研、肯担当的劲头,在学习专业技术中,不断提升自我;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炼意志品格;在干事创业中,勇挑重担。工作中的杜檬保持学习热情练就过硬本领作为15级新进员工培训班班长,杜檬从参加国网新进员工集中培训伊始,就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积累专业知识,积极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人才交流、沟通。为了尽快掌握电网监控运行值班专业技能,搞懂监控信息来源和设备原理,他主动请缨参加220千伏下坪变电站等29座变电站自动化联调,深度参与220千伏顺河变电站验收投运工作。但凡遇到不懂的问题,他立即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并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知识点。“对学习保持热情,对知识保持渴望”是杜檬的原则。他深知生产作业一线需要了解的知识面很广,除了要熟练掌握本岗位核心技术、技能外,还要追踪溯源,深入了解一线特征和原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他努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利用大修技改、综合改造等契机,带着问题下基层、到现场,深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他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第五期新员工集中培训班“优秀学员”“优秀学员干部”荣誉称号。在循梦而行中,他成长为一线班组的“生力军”,用积累的丰富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的业务...
更换绝缘设备 熊德兵 摄“换上这套绝缘设备,将大大降低森林高火险期线路运行风险,对输电线路周边的生态环境也起到了更好地保护作用。”5月30日下午,在荥经县民建彝族乡10千伏桐大线塔子山支线,一场让电网与生态环境相生相融的电力改造正在悄然进行。当日14时,坐落于青山中的民建彝族乡建乐村4组,原台区变压器已经拆除完毕,4名身着蓝色工装的电力工人攀爬上新树立的架构安装新变压器。距此50米开外,一名电力工人已攀爬上了距地15米的塔子山支线8号电杆,安装智能测风装置。“仅从外观上就能发现端倪。”国网荥经县供电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坪,正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施工步骤。记者顺着张坪所指的方向望去,发现与传统水泥浇筑的电杆不同,塔子山支线8号杆的杆身遍布一种特色“纹路”。“传统15米高的电杆重量超过1000公斤,而采用新型环保材料的8号杆重量仅为200公斤。同时,这种新型材料还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张坪说。除了采用新型环保材料,生态友好型线路的另一个重点则是“绝缘”。在此次对塔子山支线4号杆至10号杆,以及4组台区的绝缘化改造中,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将原裸导线更换为绝缘线,采用绝缘罩、绝缘横担、全封闭式刀闸等将线路设备整体绝缘化。在线路设备整体绝缘化的同时,新建的4组台区地面还铺设了绝缘毯。实施绝缘化改造,推进生态友好型线路,是为了让电网与生态相融相生。荥经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3%,居全省第...
杨虎(中)在节目播出中的镜头。5月30日,端午节当天,CCTV—7播出的《美丽乡村快乐行》节目开场中,带着浓厚泥土气息,又不失诙谐机趣的芦山花灯表演,让全国观众开心一笑的同时,了解了芦山花灯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节目里, 涂着花鼻子、手拿摇扇、反穿皮袄、嘴里还唱出押韵的方言土语的丑角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丑角表演者杨虎,除了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的民间艺人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员工。花灯之乡的“守灯人”芦山花灯,当地俗称“跩花灯”,属于四川地方灯戏,兴起于汉,盛行于宋,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演主要角色有两人,一是丑角(俗称“花鼻子”或“三花脸”),一是旦角(俗称“幺妹子”)。“跩”芦山花灯的演员土生土长,台上台下方言土语、歇后语、大实话,诙谐机趣,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花灯表演不择场地,村前广场,田间地头,随处都可表演。从杨虎懂事起,村里每年大小节庆都会表演花灯,那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尤其是花灯里丑角诙谐机趣的形象让他觉得最为有趣,也是从那个时候艺术的种子在杨虎心中萌芽。10岁开始,杨虎就跟着当地的民间艺人一起学习花灯艺术,并跟着大人在劳作之余,或者婚嫁、庆岁之时登台表演。怀着对花灯艺术的痴迷,28岁时,杨虎正式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山花灯传承人裴体文为师,走上了学艺的道路。入门学艺的第二天,裴体文便带...
近日,四川吉新电力总公司在新康监狱挂牌成立,拥有资产11650.03万元,实现了吉日波电站、新康电厂、机械厂转产重组。新康石棉矿793人经选择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按雅安市国资委《关于处置雅安电力实业开发公司清算评估资产有关事项的批复》(雅国资委发〔2016〕27号)的批复,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4月7日将雅安电力实业开发公司存货物资以500000.00元为底价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雅安分所挂牌。5月11日上午10点,通过网络竞价进行交易,经过143轮报价,最终以985000.00元成交,涨幅97%,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