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继今年3月拍到大熊猫母子活动画面后,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蜂桶寨片区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时,再次收集到大熊猫母子野外活动影像。本段视频拍摄时间为2022年6月20日下午3点25分,非常“新鲜”。野外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母子视频画面中,一头毛色鲜亮、体形健硕的大熊猫来到林荫下的水塘边喝水,一个小脑袋则从它身后斜坡下探出来,昂起头看着眼前的竹子。稍后,大熊猫妈妈喝完水,来到大熊猫宝宝身边拱了拱,仿佛是...
本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雨城区北郊片区的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项目演艺中心(以下简称:1869演艺中心)建设现场,据项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式投入运营后,一部名为《熊猫归来》的大 型 奇幻秀、大熊猫主题演艺将在这里精彩呈现。” 1869演艺中心的《熊猫归来》大剧场可容纳近1200名观众,目前该剧目的视觉设计、服装设计、舞美设计、音乐创作、多媒体创作、演员招募等工作均已完成,预计将在8...
WWF会徽上的大熊猫原型来自雅安1961年,西方一批环保主义者筹建非政府的国际性机构——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大熊猫“姬姬”成为基金会标识图案。后来,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更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WideFundforNature,简称“WWF”)。一个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头像,简洁而醒目——WWF的熊猫标识。皮特·斯科特(左)乔治·夏勒(右)第一次踏上大熊猫栖息地,发现大熊猫粪便时的喜悦和兴奋斯科特被大熊猫“姬姬”迷住了1960年,英国生物学家...
雅安生态文化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一直以来,我市一直致力于保护与推广大熊猫这张国际名片。8月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市政府共同组织的《国家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雅安国际熊猫城产业核心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在成都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旅游学会、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省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参加评审会。经专家讨论,《规划》顺利...
□高 佳研学旅游是文化教育型的旅游形式,以打造当地丰富的特色品牌,积极促进旅游地理文化的推广建设。对于雅安来说,“大熊猫”的形象标识使其区分于中国其他城市,能够积极结合自然地理、人文特征等多项因素,真正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展现雅安的核心魅力,如此插上“文化创意和万物互联”的翅膀,积极构建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定位大熊猫文化的品牌价值,并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系统、全方位的传播策划。▶雅安大熊猫...
熊猫灯会值守
日前,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国际石斛研发中心专家团队负责人杨洪斌透露,该中心科研团队在熊猫故乡——雅安发现了兰科石斛属新物种,并命名为“洪斌石斛”。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底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发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植物标本馆。杨洪斌介绍,这一新物种是在2023年5月6日对四川雅安的一次石斛分布科学调查中发现的。“我们在海拔1000-1500米的森林岩石和山谷悬崖上发现阔叶树干上发现一种与石斛...
8月18日,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市人民政府、央视网共同主办,雅安文旅集团执行的“国宝在绿水青山”2025大熊猫生日季丰容活动在熊猫基地圆满举行。雅安文旅集团将园内的“它们”和园外的“他们”作为主角,从环境丰容、感知丰容、认知丰容出发,完成一场创新融合、趣味性强的大熊猫丰容生日盛宴。(1)研发丰容研学课程,强化丰容双向感知。“熊猫西游”研学利用“熊猫竹林生日派”沉浸式场景制作成剧本任务,将大熊猫环境...
本报讯昨(25)日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内,可谓是“星光”无限。来雅出席第二届中国·雅安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的名人明星齐聚碧峰峡基地,与可爱的大熊猫来了个亲密接触,22位名人明星还当场认养了19只大熊猫,并亲手领到了印有认养大熊猫照片的认养证书。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向华全,副市长谭向红,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助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贵权出席了熊猫电影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