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聚力推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1)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出台了《雅安市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增长实施方案》《雅安市服务业发展攻坚行动分解落实方案》《雅安市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优化服务,落实“小时清单”制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间,1-7月新增市场主体11351户,为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325套,免费邮寄证照48件;通过“一窗通”网上办实现审批不见面的企业占80.52%;在全市范围内扩大简易注销登记范围,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占全部注销总量的65.33%,共计减少提交材料5504项,户均节约时间25天,减少注销成本支出50.4万元;推行容缺办理注册登记,通过容缺受理方式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和各类许可共计416件;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截至目前,证照分离改革进度完成率100%。(2)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印发了《雅安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二版)》,1-7月,全市公示联合抽查方案85个;随机抽取检查对象369户,出动执法人员1125人次,检查结果录入系统并公示;印发了《雅安市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免罚”清单(试行)》, 1-7月,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对4件轻微违法案件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开展企业年报,1-7月全市企业年报率92.5%。(3)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印发了《2022年开展打击网络传销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开展“防范传销、守护幸...
对接国际规则 放宽市场准入 提升公共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按下“快进键” 在浙江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界500强企业喜力的二期建设工程热火朝天,洋汉机械、慧士通医疗等以工业创新类为主的外资项目也在紧张有序地设计建设。去年,该开发区实现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同比增长均超四成。 当地人气这么旺,得益于优良的营商环境。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推进外商投资“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喜力项目从签约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了15个工作日,从签约到开工建设用了不到3个月,“顺利得超乎想象!”喜力项目负责人开心地说。 好的投资环境就像清新空气,对于外商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中国诚意十足,努力为外资提供越来越“亲”和“清”的投资氛围,把营商环境打造成吸引外资的“金字招牌”。各地吸引外资,也从过去主要靠优惠政策,转为现在更多靠环境“软实力”。 对接国际规则,透明度够高—— 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正在研究制定的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再次刷新中国制造业开放的透明度。 “新的负面清单除了将公布2018年的开放措施外,还将亮出未来几年的开放动作,大大增强开放的可预期性。”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
6月26日,石棉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县委书记周船参加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张瑜锋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精神,通报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和《石棉县重点特色产业链(集群)招商工作方案》相关情况。周船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石棉提供强力支撑。周船表示,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县委、县政府和企业要携手共进,共克时艰,把“助企纾困、助力赋能”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领导带动、部门联动、完善机制、主动服务,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支撑。周船要求,一是全县上下要充分认清形势,直面问题短板,切实增强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想办法、破难题,既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又要更新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相关职能部门要一如既往支持现有企业的发展壮大,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三是要坚持和完善已有资源和能源的综合转化,结合石棉实际,找准先进材料的发展定...
为贯彻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精神,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作风建设,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石棉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作为,对前来办证的企业做到“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齐指导办,紧急的事情加班办”,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设专人办理企业不动产登记业务,提前介入,主动与企业对接、指导,主动将办理时限压缩到2个工作日。 石棉县华瑞电子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7日申请办理竹马工业园区厂房的不动产权证,我中心当即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权籍调查工作和审查资料,经审核资料齐全,即进行了登记,做到了“当天受理,当天发证”。这种主动作为、高效服务的作风得到办证企业的好评,并于2019年1月14送来“高效廉洁 真诚服务 排忧解难”的锦旗。我中心将继续以“始于群众所求,忠于群众满意”为理念,为优化我县营商环境做好服务工作,把企业固定资产转化为“流动资本”,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推动石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延伸“民调+”,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向社会经济领域拓展延伸,建立工业产业等9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就地化解产业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和企业高度聚集引发的矛盾纠纷问题,突出“早”“快”“稳”原则,成功化解合同纠纷、企业劳资纠纷等294件。 二、深化“品牌+”,推动矛盾纠纷内部化解。坚持示范导向,培育“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个、省级”金牌调解室”1个,省级“工作突出个人调解室”1个,采用“1名品牌调解员+1名律师+1名行业部门工作人员”的“3+N”多元纠纷调解模式,及时回应企业解纷需求,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三、聚焦“部门+”,推动矛盾纠纷协同化解。 坚持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建立诉调、公调、访调对接机制,以多元调解和速裁的方式快速解决营商环境类纠纷,减少企业诉讼成本,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工作联动。今年以来,“警民联调”共调处涉企矛盾纠纷47件,荣获锦旗2面。
雅安市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牢固树立“围绕政务抓党建,抓好党建强政务”服务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行“党建+”工作模式,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政务服务创新优势。创新设立四个党建服务品牌,提升政务服务科学化、规范化、便民化水平。 “政务直通车”打造“党建+直通服务”。延伸政务服务外延,以政务服务直通车的形式,打造政务服务智慧“流动大厅”,让上门服务更主动、更精准、更暖心。2024年,共计前往村社区69次,办理年审社保、年审公交卡、新办公交卡、咨询等业务1141件。 “小路帮你办”打造“党建+代办服务”。坚持以“精准服务”为主线,以解决群众疑难问题为出发点,为群众提供解答咨询、代收材料、代办手续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推动服务“最后一公里”。2024年,协助企业办理各类事项120件,为企业节省行政审批时间40%以上。 “企需我来助”打造“党建+为企服务”。根据企业在用工招聘、宣传推广等方面的需求,以“政务管家”的形式,开展多种服务。2024年,共计开展企业需求对接类活动17场次,参加企业超过100家,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需求服务。 “政务面对面”打造“党建+需求服务”。针对企业、职工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政策、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求问题,提供政策培训、讲座、咨询服务。2024年全年,组织相关部门从企业最急需的税法、社保、法律等方面入手,开展各类宣讲、培训26场次,...
雨城区税务局从服务纳税人缴费人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坚持“优政策 优服务”导向,实施“1234”工作法提高服务“软实力”,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提站位,压实工作责任。提升政治站位,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举措、解决税费难点,举全局之力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压实各业务股室、分局责任,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推动纳税人满意度提升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提质效,打造服务矩阵。持续推广“非接触式”办税,推行“问办协同”服务模式,推动线上精细服务。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组建“雨税宣”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专场宣传辅导。办税服务厅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事项,深化“银税互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提速度,有效回应诉求。开展“一把手”走流程、“税费服务体验师”、问需座谈会等活动,收集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建议。制作宣传视频3期,向餐饮、住宿、娱乐场所、超市、加油站等商家发放相关政策资料。
3月14日,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工作例会,学习传达全市政务系统2025年工作会、雅安经开区2025年工作会精神,安排部署2025年政务服务中心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权限有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一定成效。2025年,政务服务中心将按照《2025年四川省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要点》要求,以涉企服务为主线,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在政务服务上,积极探索丰富“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推动政务服务片区化改革;聚合资源打造“政务服务综合体”“企业综合服务驿站”;在增值化服务上,携手企业家协会创新“政务+协会”的增值服务模式,依托党建品牌活动和12345热线办理,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在服务质量上,加强人员培训和业务水平,提升为民、为企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强调,2025年是雅安经开区推进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发展转型的关键之年,要牢牢抓住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全年工作主基调,紧紧围绕“五大攻坚”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各项工作。要不断巩固省级园区政务中心示范成果,充分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敏锐度,不断提升服务主动性,拓展政务服务的内涵,在增值化、一体化、一站式上再发力。优化企业、群众办事流程,加强党建和宣传工作,助力招商引资和要素保障,展现经开区营商环...
石棉县法院干警走进黄桃种植区开展法治宣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培植之土、市场经济主体活力之源。每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近年来,石棉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石棉县法院)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进一步找准法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通过打造安商工程、宜商工程、护企工程、惠企工程(即“两商两企”工程)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成就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法治“硬举措”迭代升级 从1.0到7.0版本法治力量是保障营商环境的核心一环。而工程建设领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去年11月22日,石棉县法院与国家税务总局石棉县税务局签署《法税共建共享共治合作协议》,并召开首次联席会议,深化法税协作、凝聚建设合力,为合力优化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打下基础。这也代表着石棉县法院护航营商环境举措迭代升级到7.0版本。从护航营商环境1.0至7.0版本,石棉县法院步履不停,不断加大护航力度,不断厚植营商环境的法治沃土,为石棉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2018年,石棉县法院印发《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六项措施,积极转变服务观念,牢固树立司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理念,坚持做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者、引导者和服务者,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2019年,在石棉县竹马工业园区召开“民营企业民商事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首次对外发布《石棉法院民营企业民商事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