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补助工作任务,确保农户真实受益,提高农民幸福感、满足感。近期,雨城区经济信息和科技局组织开展“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现场回访。此次现场回访邀请了雅安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四川科技兴村在线雅安运管中心)黄欢副院长、夏樱铭老师、在线平台工作人员、平台管理员、回访信息员进农户进行现场回访。在回访过程中,回访的农户与信息员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信息员更是表达了对我们到来的喜悦之情,信息员告诉我们:这个平台建设的好,确实是为农户生产、生活提供了帮助,也实在的为农户解决了一些烦恼。在过去农户农业技术问题不知怎么办,大数部分农户只有通过经验来进行探索,有时还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只能越解决越乱,导致农户经济损失较大。“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的建设真的太好了,太棒了。在黄欢副院长询问农户时,农户开心的告诉我们,之前在平台上询问的问题,按照专家的回答实施后,一段时间效果明显,菜苗明显好转,实在是太开心了。“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的建立实实在在为农户解决农业技术性问题作出了贡献。增强农民幸福感、满足感,是我们永不变的初心,科技兴村,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助力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工作,保障全县垃圾收运全覆盖,保持行业安全状况总体稳定,11月30日,我局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组深入全县4个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工作检查及日常检查。检查小组对压缩站安全生产、标识标牌、疫情防控、日常台账、环境卫生、人员到岗到位等进行了全方位检查督导,并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规范粘贴放置标识标牌,及时更新废旧标识标牌;二是加强各个压缩站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打扫蛛网和清除杂草;三是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进出登记和日常消杀,整理好日常台账,保证压缩站日常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四是对有锈斑的设备及时进行检查维护补漆,切实保障生活垃圾转运作业安全。
(四川农村日报 黄颖一)雨城,森林覆盖率达71.6%,空气优良天数全年占比87%。雨城人守护享受着这绿水青山。说到雨城区的旅游,正在创5A的碧峰峡景区、碧峰峡大熊猫基地、上里古镇、周公山温泉等热门旅游景区景点备受游客喜爱。在这些品牌旅游文化的带动下,近年来,雨城区在结合脱贫攻坚、新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推动乡村产业、文化、旅游各方面都有新的举措。 近年来,雨城区按照“全域生态化、生态景观化、景观产业化、产业统筹化”的思路,努力探索把青山绿水转化为产业、转化为经济发展和群众福祉的路径。在具体实施中,立足“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建设,构建“两线协调发展、两翼同步推进+多点统筹发力”的全域旅游产业布局,绘就出融合发展的美丽新图景。 如今,雨城人已充分认识到,唯有不断发展,推动绿色转型改革,在“绿色崛起”之路上下求索,才能更好地实现让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幸福新村 把扶贫开发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取得由点向面的突破。在景春新村聚居点,一幅新农村与周边山水田园相映成趣的画面煞是喜人。这个聚居点是雨城区32个灾后重建聚居点之一,村落建设采用院落、街巷布局形成组团式结构方式。雨城区望鱼古镇,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严道古道茶马互市重要驿站之一。为了科学保护望鱼古镇,雨城区专门成立了望鱼...
眼下正是鱼子酱丰产期。近日,记者走进天全县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工作人员正在养殖池中挑选适合加工鱼子酱的“适龄”种鱼。近年来,天全县以冷水鱼产业为依托,通过“渔业+”模式,建设生态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休闲度假区,辐射带动关联农户1600余户,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图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一条约150公斤的“适龄”种鱼。本报记者 张毅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今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乡村振兴——我参与、我推动、我带头、我示范”活动(以下简称乡村振兴“四个我”活动),号召广大人大代表充分利用紧密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近日,记者从芦山县双石镇人大主席团获悉,为确保代表参与乡村振兴“四个我”活动实现全覆盖,双石镇将全镇代表按特长分类定责到“推动‘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推动产业发展、建设美好环境、参与社会治理、倡导文明新风”六大行动中。活动启动以来,针对双石镇产业发展单一、规模小、效益不高等实际,双石镇的县、镇代表高容、刘润泽、刘泽文等分别邀请了旅游、农业相关专家到围塔、石凤等村开展乡村旅游、茶叶、中药材、竹编等技术培训,依托“代表+技术人员”有效整合资源,及时解决了双石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部分代表还积极参与到新村聚居点管理中,帮助自管委制定居民公约、参与到私搭乱建的拆除、环境卫生的治理等工作中,争做环境卫生的宣传者、参与者、示范者,为周边群众做出示范,带动群众养成好习惯,为建设“五美乡村”做贡献。高容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康君
芦山县太平镇地处芦山县北部,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境内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太平镇立足山区乡镇优势,按照“山顶绿帽子、山腰钱袋子、山脚菜篮子”的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叶、青花椒等绿色生态产业。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产业落户到哪里,道路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全镇生态优势逐渐向经济优势转化。图为太平镇春光村占地200余亩的青花椒种植园,今年第一年“挂果”就喜获丰收,镇干部和村民一起采摘青花椒,分享丰收的喜悦。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周代庆
冯川江“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后,最高人民法院赓即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 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法治将逐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部署中,充分发挥法治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措施。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藏、汉、羌等多民族融合居住,是西部山区典型的幅员大县、资源富县。全县辖3镇6乡,54个行政村,总人口5.8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7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4.67%。近年来,尤其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宝兴县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城乡面貌、基础条件、产业结构等都得到明显改善。全县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通过联村帮扶等措施,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