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 “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计生投资方向,拟实施卫生计生“五大工程”,即医疗和公共卫生提升工程、妇女儿童健康和计划生育保障工程、健康扶贫工程、重点医学专科工程、中医传承创新工程。我市应按照国家投向,提前谋划,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推进健康雅安建设。(社会科)
芦山县人社局按照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立足部门职能,大力实施就业扶贫、社保扶贫、人才扶贫“三大工程”,主动作为,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就业扶贫工程。综合运用扶贫专场招聘、送岗位下乡、公益性岗位开发、扶贫专项培训、贫困劳动力创业奖补等方式,积极推进就业扶贫工作。2018年,就业技能培训全面覆盖了今年脱贫的5个贫困村,培训贫困劳动力226人,落实培训补贴19.14万元,成功向县外输出贫困劳动力52名,开发公益性岗位107个,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就业。 二是社保扶贫工程。全面落实社保扶贫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兜底保障功能。全额代缴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1196人次11.96万元,全额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2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77人,其中52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额报销县城内政策范围内合规费用363.28万元 三是人才扶贫工程。积极申报智力扶贫和专家服务基层项目20项,聚焦“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积极协调做好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人员选派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驻村帮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群众想办法、找路子。
我乡稳步推进“两大工程”。一是与各村支两委、驻乡企业签订《2015年天保工程目标责任书》,落实天保工程标识牌安装地点及制度牌上墙工作,对管护人员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二是与各村两委签订201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目标责任书》,加强2003—2004年度退耕还林地的日常管护、管理,做好检查验收、公示和年度直补政策兑现工作。
自启动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以来,大川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四大工程”,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 一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对公路沿线、五个新村聚居点、河堤等空地开展“绿美大川”植树造林活动,共栽种漆树300余株、山桐树1000余株。同时安排资金2万余元在场镇主要交通干线两旁空地播撒“格桑花”种,美化原闲置空地3.2亩,进一步浓厚七彩大川氛围; 二是实施市场整治工程。对场镇开展不定期集中整治20余次,场镇环境整治工作初显成效,并及时制止各类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加大教育和整治力度,确保镇容镇貌整洁; 三是实施秩序整治工程。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保障场镇道路畅通,道路两侧不准乱停乱放、挤占道路、私搭乱建,不准长期堆放沙、砖等建筑材料。共整治乱停乱放行为130人次,拆除私搭乱建违规建筑16处,清理建材占道8起; 四是实施意识形态工程。用“七彩大川”微信平台、LED显示、广播村村响、宣传横幅、进校园开展“小手牵大手”、印发创卫及环境整治公开信等方式,努力营造创建国家卫生城镇“人人参与、人人有责”良好氛围。当前已悬挂横幅12幅,印发宣传资料1000份。 实施“四大工程”以来,大川镇创卫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辖区群众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卫生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场镇环境整治工作初显成效,乱...
一是市场兴农工程。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和农业生产服务行业发展,改革、完善个体私营企业登记工作,坚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扶持农村经纪人组建芦山、天全两县交界处的“三层岩”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畅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目前,全县有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个体户8户,个人独资企业10户,合伙企业、私营有限公司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8户;“三层岩”市场已成为我县最大的生姜、生猪集散地。二是品牌强农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向企业、农民宣传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申请程序等知识,让涉农企业了解、掌握商标对农产品的重要作用,认识运用商标抓市场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县按程序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幺妹子”、“芦山花灯”等服务商标报,积极引导龙门花生、根雕、茶叶等具有原产特征的农副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拟将已拥有一定知名度的“亨达马牛山”、“夹金山”、“芦铁”等申报为知名商标。三是合同助农工程。把推进订单农业发展作为当前促农产品生产流通、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举措,以涉农合同帮扶为抓手,通过订单助农、兴农、富农,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协助芦山县绿源肉牛养殖场乡农民推广养殖西门答尔肉牛,签订养殖合同86份,合同履约率达100%,农户区饲养肉牛达226头,预计每头牛企业可赢利2000元、农民赢利4000元。四是经纪活农工程。按照“大力培育、全面发展,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发展,放宽农村经纪人...
一是实施“安家工程”,构建党组织联系党员机制;二是实施“导航工程”,构建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三是实施“心桥工程”,构建关心党员的走访机制;四是实施“阳光工程”,构建帮扶党员的长效机制;五是实施“保障工程”,构建基层党员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六是实施“康乐工程”,构建党员经常性活动机制。c (审签领导:余卫清)
一是实施文化素质工程。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活动为契机,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列入农村改革发展计划中,与创建文明新村相结合,积极抓好农村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建设。 二是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充分利用村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积极聘请农业、科技、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群众传授种养殖技术和生殖健康知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的好处,倡导“少生快富”的发展理念。 三是实施维权工程。建立计划生育民主议事、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工作制度,将生育政策、奖惩政策、免费服务项目、办事程序等全部按规范上墙公示,积极推广“计生自治院”模式。 四是实施民心工程。通过慰问、扶助、服务等形式关怀贫困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困难群众,以其生活中的实例教育超生户或准超生户。(审签领导:余卫清)
一是实施“安家工程”,构建党组织联系党员机制;二是实施“导航工程”,构建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三是实施“心桥工程”,构建关心党员的走访机制;四是实施“阳光工程”,构建帮扶党员的长效机制;五是实施“保障工程”,构建基层党员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六是实施“康乐工程”,构建党员经常性活动机制。c (审签领导:余卫清)
一是市场兴农工程。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和农业生产服务行业发展,改革、完善个体私营企业登记工作,坚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扶持农村经纪人组建芦山、天全两县交界处的“三层岩”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畅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目前,全县有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个体户8户,个人独资企业10户,合伙企业、私营有限公司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8户;“三层岩”市场已成为我县最大的生姜、生猪集散地。二是品牌强农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向企业、农民宣传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申请程序等知识,让涉农企业了解、掌握商标对农产品的重要作用,认识运用商标抓市场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县按程序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幺妹子”、“芦山花灯”等服务商标报,积极引导龙门花生、根雕、茶叶等具有原产特征的农副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拟将已拥有一定知名度的“亨达马牛山”、“夹金山”、“芦铁”等申报为知名商标。三是合同助农工程。把推进订单农业发展作为当前促农产品生产流通、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举措,以涉农合同帮扶为抓手,通过订单助农、兴农、富农,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协助芦山县绿源肉牛养殖场乡农民推广养殖西门答尔肉牛,签订养殖合同86份,合同履约率达100%,农户区饲养肉牛达226头,预计每头牛企业可赢利2000元、农民赢利4000元。四是经纪活农工程。按照“大力培育、全面发展,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发展,放宽农村经纪人...
一是农村党员优化发展工程。坚持“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标准,培养35岁以下、高中以上、有技术的新党员250余名,解决新农村建设后备干部不足的难题。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依托县人才培训中心、职业中学等培训机构,以农村种养技术为重点,培训500余名村“五职”干部,解决新农村致富技能缺乏难题。三是县级部门干部帮村工程。从县级机关选派有较强农村工作能力的机关干部到村挂职,解决农村缺少公共事业实干者和领跑者的难题。(审签领导: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