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岭山系 在世界上,有一个神秘的物种,从人类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世界的宠儿,一直“高烧”不退,这个神秘的物种就是大熊猫;在中国,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大熊猫在这里发现,从这里走向世界,又在这里重回山林,这个神奇的地方叫雅安。 大熊猫最早发现、“国礼”大熊猫最多、野外大熊猫最多、圈养大熊猫最早放归、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大,大熊猫国家公园在这里发轫…… 在大熊猫科学发现的150年...
为迎接中秋节、国庆节的到来,在全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8月28日至9月1日,名山区林业局组织力量加强全区茶产业经济走廊茶园绿道绿化维护养护工作。 一是由分管绿化工作的副局长带队对全区茶园绿道维护养护情况进行检查,落实专人每天督促作业进度和维护养护质量。 二是督促皇茶大道建山路口节点经红草坪、清漪湖到牛碾坪段施工单位对责任区进行全面修剪维护,完成邛名高速百丈湖出口段损毁花卉的补植。 三是督促还在施工养护期...
近日,从区交通运输局获悉,在2021年度雅安“十大最美农村公路”发布仪式上,我区中国至美茶园绿道被评为2021年度雅安“最美农村公路”。 据了解,今年1月,2021年度雅安“十大最美农村公路”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先后通过路线申报、现场察看、网民投票、专家评审、名单公示,推选出雨城区海子山旅游公路、名山区中国至美茶园绿道(百丈至中峰段)等10条农村公路为2021年度雅安“十大最美农村公路”。
《大熊猫之路》“我看到一张从未见过的黑白兽皮,个体相当大,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它将会成为科学界一个有趣的新种属。”150多年前,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将这句话写进了他的日记本。戴维当时肯定没有想到,今天,全人类对他所发现的“黑白熊”会如此宠爱。他的发现使大熊猫从生活了数百万年的土地上“走出去”,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动物明星。大熊猫是拥有800万年进化史的“活化石”,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促进大熊猫放归工作科学开展 提升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建设水平 签订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科研合作协议 审查通过《大熊猫小种群保护石棉宣言》 雅安日报讯 3日,2014首届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重头戏之一的大熊猫小种群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我市石棉县召开。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贾建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刘国强、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四川大熊...
本报讯3月21日,熊猫艺术发展基金发起人、著名熊猫画家刘中捐车暨命名熊猫仪式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举行。捐赠仪式上,刘中先生向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捐赠了一辆大巴车和一幅以熊猫为主题的版画。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向刘中先生颁发捐赠证书和大熊猫命名证书。《集邮》杂志社社长从志军与大熊猫摄影家薛康共同揭牌启用“熊猫中中”国版明信片和邮资机。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快看快看,那是不是大熊猫啊?”21日11时,宝兴县永富乡中岗村村民丁启均在该村灯笼沟工地务工时,发现一只野生大熊猫正摇摇晃晃向树林中爬去,大熊猫悠然自得的模样,让丁启均十分欢喜,并立即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大熊猫浑身胖乎乎的,行动十分缓慢。”“大熊猫浑身毛茸茸的,感觉好暖和啊。”工地上的工人们都没靠近大熊猫,而是在一旁远远观望着。“它是不是去参加旅美大熊猫‘贝贝’回国的欢迎宴啊!”...
位于蒙顶山下的茶史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蒙顶山茶的前世今生。从蒙顶山到牛碾坪,从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植下7棵茶树,到如今名山区保存相对完好的茶马司遗址,中国至美茶园绿道这条32公里长的“绿丝带”,不仅将整个名山最耀眼的景点全部串联起来,也将名山的地方文化和历史底蕴紧紧联系在一起。行走中国至美茶园绿道,看烟波浩渺的百丈湖,赏浩大壮美的万亩茶园,同时别忘了捧上一杯蒙顶山春茶,听那些关于茶乡的历史...
熊猫元素随处可见2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首播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之《发展村——熊猫民宿村清风雅雨间》,以“和谐共生”为主题,以村庄发展为脉络,讲述从古至今发展村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大熊猫的故事,展现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上人和村美的幸福生活。因为村里经常有大熊猫“光临”,所以大家又叫发展村为“熊猫村”。这里背靠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青山绿水、风光宜人。历史上...
11月1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自然教育处处长张黎明主持召开2022四川大熊猫文创主旨报告会,会议以《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讲述熊猫故事,传播熊猫文化。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惠明参加会议并致辞。会上,王惠明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宝兴作为“熊猫老家”,将以“大熊猫”为媒,以“文创产业”为介,突出大熊猫文化溯源和科普教育两大核心,着力培育大熊猫文教创意产业,将宝兴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