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雅安重要的文化符号,我局一直在深入研究与思考。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我局包装整理了《雅安藏茶村》项目。“雅安藏茶村”的打造将进一步弘扬、挖掘、展示藏茶文化,增进汉藏同胞之间的友谊,推动民众对藏茶及藏茶文化产业的认识了解和地方经济发展。雨城区将依托“雅安藏茶村”项目和藏茶重点企业,发展壮大藏茶茶业。 目前,“雅安藏茶村”项目已纳入雨城区文化产业灾后重...
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11月12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蒙顶山茶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暨蒙顶山茶产业发展论坛在青年路校区汇雅厅举行。雅职院院长石静、名山区委副书记陈永康、雨城区副区长廖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王云、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张星海等出席会议。大会由雅职院副院长彭裕红主持。 石静在致辞中指出,蒙顶山茶产业学院是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地行企多方联动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需要大家鼎力...
我市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到茶企调研春风起,茶飘香。 作为名山区支柱性产业,名山茶叶产量产值、良种化率、机械化率皆名列全国前茅,茶叶总产量达5.16万吨,居全国第二,鲜叶产值达21.44亿元,综合产值达65亿元,茶叶产业竞争力位居四川第一。2020年,“蒙顶山茶”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首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7.14亿元,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七,入选“最具品牌经营力的三大品牌”。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名山茶产业在逐步走...
雨城区茶园美景茶叶的发现,改写了人类文明史。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日常,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文人优雅,缺了茶,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也会留下不少遗憾。岁月长河中,先民们的智慧和巧思将一片片绿叶制作成丰富的茶品。起源于雨城,且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雅安藏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厚重的口感,拥有“茶中黑金”的美誉。“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是新时代国家茶产业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雨城区将...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11日,“蒙顶山茶”杯2019四川技能大赛“第五届四川省茶产业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茶艺竞赛四川赛区选拔赛”决赛在成都开赛。来自雅安、乐山、宜宾等7支市州代表队及一支省外代表队的共2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此次茶产业职业技能大赛,由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名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和四川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及《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名山区廖场乡地处名山区北部边缘,是名山区最为偏远的几个乡镇之一。近些年来,廖场乡通过修建茶叶市场、打造手工茶一条街,并借“东进融入”的东风,社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我们的目标是将廖场乡打造为特色乡镇、茶叶大乡。”对于未来,廖场乡党委书记陈波满怀信心。廖场乡茶叶市场内繁忙的景象修建茶叶市场破除发展瓶颈廖场乡的茶叶市场从上午10点持续到晚上7点半,期间都很热闹,这不仅满足了廖场本地茶农交易需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四川农业大学学子利用假期时间,以自身知识技能为支柱,对各行各业进行调查研究,为未来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尤其在创新创业领域,深入企业、乡村、学校等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呈现出一派似锦年华,为春节增添福彩。近日,来自机电学院的“青雅小康行”团队来到雅安市雨城区大兴镇对当地茶产业展开调研。大兴镇本着“以传统工艺为主,外加新兴技术改进”的原则,致力于茶产业发展,以农户种植为主,...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随着气温转暖,茶农们开始了他们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名山区法院也围绕茶叶生产忙碌起来,根据名山区茶业生产的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审判职能,为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在司法便民方面,进一步畅通涉茶案件诉讼绿色通道,简化诉讼程序“快立案、快审理、快执行”,保障茶农和茶企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百丈、车岭法庭深入农村的桥头堡作用,采取上门立案、电话立案、就地立案等多种立案形式...
本报讯在名山县前进乡记者看到,秋收忙碌过后的农民们并没有休息,都忙着砍竹子、削竹篾、编制装茶叶的竹兜。正在忙着编竹兜的一名农村妇女告诉记者,这种竹兜用料少而且不费工夫,她家中只有一个人砍竹、削竹篾,一个人编织,但一天就能编三四十个,编好后就卖到附近的茶叶加工厂,每个茶兜要卖一块七毛钱,一天的纯收入有三四十元。她说着话手也没停下,短短十来分钟,一个精致可爱、散发着竹子清香的竹兜呈现在记者眼前。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