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发展编竹兜卖钱
本报讯在名山县前进乡记者看到,秋收忙碌过后的农民们并没有休息,都忙着砍竹子、削竹篾、编制装茶叶的竹兜。
正在忙着编竹兜的一名农村妇女告诉记者,这种竹兜用料少而且不费工夫,她家中只有一个人砍竹、削竹篾,一个人编织,但一天就能编三四十个,编好后就卖到附近的茶叶加工 厂,每个茶兜要卖一块七毛钱,一天的纯收入有三四十元。她说着话手也没停下,短短十来分钟,一个精致可爱、散发着竹子清香的竹兜呈现在记者眼前。
据介绍,茶马古道的背夫当时背的就是这样的竹兜,只是要略大一些,现在编制的竹兜要小巧一些。编制竹兜的原料就是本地常见的慈竹。在前进乡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每家每户 房前屋后都栽种着这种竹子,是很好的编织材料。以前这种竹子的利用率不是很高,随着近几年政府的不断努力,名山的茶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茶叶加工厂多了,对竹兜的需求量也 大起来,编制竹兜逐渐成为当地农户的一项主要副业。实习记者李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