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乡村教师是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名山区教育局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兴教之源、育才之本、强校之基,聚集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抓管理、强机制,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抓培育、强能力,提升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抓改革、强保障,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名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将多措并举,让乡村教师“有奔头”,乡村孩子“有盼头”,乡村教育“有看头”。在管理方面,名山区教育系统多渠道按程序招聘教师。签约选聘公费师范生38人,“雅州英才”计划招聘硕士研究生6名,从外县(区)公开考调优秀教师20名,公开考试招聘教师32人,与四川师范大学等学校联合共建,引入实习生35人,乡村教师得到有效补充;实施城乡教师差异化绩效工资补贴制度,落实乡村教师工作津贴;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组织骨干教师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城区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近年来选派15名城区优秀教师交流到乡镇学校任职或教学。在培育方面,名山区教育局持续实施《雅安市名山区中小学百名年轻干部能力提升递进培养计划》,组织第三期培养对象25人到成都开展跟岗培训,不断提升乡村后备干部队伍能力;持续培养...
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群众法治意识,4月3日,雅安市应急管理局法规科、防震减灾中心联合雅安普乐同行公益组织,前往天全县新华乡文化服务站开展法律知识和应急减灾知识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组织近40名留守儿童参与公益团队设计的防灾教育游戏,向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防震避震知识画册”等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发放应急包50余份。通过科学有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日常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灾害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了当地村民、留守儿童的安全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营造了农村良好的法治氛围,用法治的力量护航乡村振兴。
近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黄晓玉同志带队到名山区红星镇白墙村走访看望已脱贫户,并为家中学龄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名山区红星镇白墙村是我局定点联系帮扶村,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目前均已脱贫。黄晓玉同志在走访过程中仔细询问了他们近期的生活情况、子女就学情况,以及目前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要坚定致富奔康的信心,努力通过自身的劳动不断增加收入。同时,叮嘱他们一定要重视下一代教育,要教育子女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为美好未来打好基础。最后,黄晓玉同志与村干部进行了交谈,强调要把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增强和激发已脱贫户的内生动力,保证脱贫成效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为提高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推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1月30日,天全县组织召开“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各相关单位及各乡镇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乡村著名行动”是新时代地名工作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刻认识地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细化优化落实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二是要加强工作指导,强化示范引领。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因地制宜找准工作方向、突出工作重点、把好工作节奏,切实提高乡村地名建设水平。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政府网站、政务融媒体、报刊等媒体平台,宣传典 型 案例和工作成效,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不断提高地名助力乡村振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议指出,2023年到2026年为“乡村著名行动”的组织实施阶段,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要将“乡村著名行动”作为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对“五大行动”中的十二项重点任务进行分工,调动汇集各方力量,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密切协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黄果柑丰收,助农增收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郝立艺摄 “忘不了故乡梨花又开放……”汉源姑娘唐妍手机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段小视频赢得好友纷纷点赞。当前,汉源县梨花盛开,吸引了市内外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而这,不过是春天里我市花果飘香的一个剪影。芦山县龙门镇油菜花金灿灿地绽放着、雨城区雅州大道的樱花绿化道成了网红打卡地、石棉县沉甸甸的黄果柑映衬着果农美滋滋的笑容,独具我市特色的大樱桃、李子等水果也将陆续上市,一股“采摘风尚”即将袭来。 不得不说,春来踏青,雅安是个好去处。雅安的花果飘香,催生了花果经济,花果经济美了乡村富了民。 一举多得 促农增收 远远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给翠绿的青山增添了不少生机,颇显灵动;在汉源,漫山遍野的梨花给山坡染上了颜色,原本贫瘠的土地顿时有了美感;石棉县的黄果柑像一颗颗闪烁的金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今的雅安,田园已然变成了花园、果园,实打实地撑起了“美丽乡村”四个字。 除了依托产业发展美化环境外,近年来我市各乡村还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民居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乡村”为重点,助推乡村振兴。 “我要咬着黄果柑拍一张。”“这边花开得更盛,来这边拍。”“起风了,快拍快拍。”春暖花开的日子,不管是游走在花海还是漫步在果乡,时刻能听到游客的赞美之词与拍照留影之语。汉源县九襄镇4A级旅游景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梨花节开幕...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乡村建设工匠队伍综合业务能力,确保农房建造等乡村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12月22日,区住建局组织开展了一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活动。参训人员包括乡村建设工匠带头人以及乡村一线建设工匠共计50余人。 本次培训活动邀请了四川省村镇建设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王建平老师授课,培训课程以农房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安全控制、农村建筑工匠应知应会、切坡建筑安全生产防范等三方面为主要内容,旨在帮助乡村建设工匠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抗震设防、施工质量、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点。王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学员们传授了实用的建筑技巧和经验。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对今后的乡村建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下一步,区住建局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培训活动,为更多的乡村建设工匠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为乡村振兴贡献住建力量。
在石棉县松林湖可以垂钓、品茗游客在石棉县采摘枇杷乡村美景在我市比比皆是。图为名山区月亮湖美景特色民宿和周围的优美环境融为一体乡村街道整洁,让游客驻足留影汉源湖美景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我市以农家乐(民宿)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非常走俏。随着我市全域旅游行动的全面实施,以乡村游为主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游客自驾游、短途游、乡村体验游等业态不断增加,颇受欢迎。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我市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今年,我市将继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引导和推动乡村旅游向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增强我市旅游市场竞争力,提升游客满意度,促进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休闲农业 享农家之乐我市的旅游资源丰富,春天可赏花、采茶,夏天可纳凉、泛舟湖上,秋天可赏红叶、看彩林,冬天可看雪、泡温泉。不仅如此,我市还是摄影家、画家创作的天堂,也是游客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游客可以找到一处休闲之地愉悦身心。近几年,我市各县区因地制宜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样板,改变了乡村面貌,促进了农民增收。每到枇杷成熟之际,石棉县先锋藏族乡的松林村便会迎来不少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在果园中,游客采摘枇杷;在庭院里,游客携家带口住上几天,尽情享受乡村田园景色,真正体验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之乐。在这里,除了采摘果子外,游...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一重要论述,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代表委员们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要以更大的决心、更科学的决策、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产业强起来 农民富起来 于安玲代表(山东省济宁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 作为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代表,我每天都和瓜果蔬菜打交道,迫切盼望农业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农产品更加绿色安全、附加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标准化。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根据中央精神,我所在的梁山县提出抓点带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打造六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实现食用农产品全链条质量监管和可追...
黄果柑丰收,助农增收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郝立艺摄 “忘不了故乡梨花又开放……”汉源姑娘唐妍手机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段小视频赢得好友纷纷点赞。当前,汉源县梨花盛开,吸引了市内外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而这,不过是春天里我市花果飘香的一个剪影。芦山县龙门镇油菜花金灿灿地绽放着、雨城区雅州大道的樱花绿化道成了网红打卡地、石棉县沉甸甸的黄果柑映衬着果农美滋滋的笑容,独具我市特色的大樱桃、李子等水果也将陆续上市,一股“采摘风尚”即将袭来。 不得不说,春来踏青,雅安是个好去处。雅安的花果飘香,催生了花果经济,花果经济美了乡村富了民。 一举多得 促农增收 远远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给翠绿的青山增添了不少生机,颇显灵动;在汉源,漫山遍野的梨花给山坡染上了颜色,原本贫瘠的土地顿时有了美感;石棉县的黄果柑像一颗颗闪烁的金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今的雅安,田园已然变成了花园、果园,实打实地撑起了“美丽乡村”四个字。 除了依托产业发展美化环境外,近年来我市各乡村还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民居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乡村”为重点,助推乡村振兴。 “我要咬着黄果柑拍一张。”“这边花开得更盛,来这边拍。”“起风了,快拍快拍。”春暖花开的日子,不管是游走在花海还是漫步在果乡,时刻能听到游客的赞美之词与拍照留影之语。汉源县九襄镇4A级旅游景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梨花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