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将继续结合部门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是实施中心城区大检修。将对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进行全面专项检查,积极开展维护维修工作,为市民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下半年,我局计划完成沥青维修约1.5万平方米,修补人行道0.7万平方米,路牙石维修2公里,改造标识标牌100余处,维修路灯350余盏。二是打通断头路。将持续实施友谊路、建新路等9条断头路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全面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性,畅通微循环。三是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厕所革命”。加大公厕建设力度,制定建设标准,加强建管结合,扎扎实实把“厕所革命”抓出成效,提升城市文明形象。2018年底,将新建公厕8座,提升改造公厕35座。
雅安日报讯 昨(20)日,宝兴县召开创建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动员全县上下继续发扬挑战极限、不胜不休的宝兴精神,把创建文明城市与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硬,以创建促重建,以创建促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宝兴。市政协副主席、宝兴县委书记韩冰出席会议。宝兴县动员全县上下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赶考意识。不搞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创建工作,从基层、基础和具体工作抓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层面一个层面拓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紧,确保硬件更硬、亮点更亮、弱项不弱、强项更强。该县强化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创建是奋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题中之义,是打硬仗、补欠账的现实需要,是顺应广大干部群众新期待的内在要求。全县上下坚定创建信心,牢固树立两手齐抓、创建为民、全民共建、点滴必争、建管同步五种意识,以创建促重建、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惠民生,不断推进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韩冰强调,宝兴县已经成功创建过第三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具有良好的创建工作基础。各级各部门务必清醒认识自身领域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统一思想、落实责任、锁定目标、铆足干劲,以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心、务实的作风,迅速掀起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高潮,确保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李勇 记者 孙振宇
雅安日报讯近日,全市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下简称“两城创建”)推进会召开后,荥经县传达会议精神和创建要求,进一步明确该县在抓灾后重建的同时,坚持因势利导,让文明与灾后重建同行并举,全力以赴推进“两城创建”工作。 荥经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荥经县将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的理念,科学重建、和谐创建,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做到创建为民、为民创建、共建共享,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 据了解,在“双城创建”中,该县各级各部门将认真对照《四川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细则》《四川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细则》,明晰职责分工抓落实;强力推进九大专项行动,着力抓好三大提升工程和一个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区建设、“五乱”治理为重点,城市创建和农村创建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灾后重建新村建设亮点,拓宽思路,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此外,该县将把深入开展文明出行活动作为强化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进一步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评议和监督,形成“以文明言行为荣,以违章违纪为耻”的强大舆论氛围。 记者高小松
雅安日报讯7月5—8日,由省文明委创建全国第三批文明单位、文明县城、文明村镇考核组组长、省文明办创建处处长周黎明带队的考核组一行,赴雅对我市今年申报评选全国第三批文明单位、文明县城、文明村镇进行实地考核,并于8日在市国税局召开考评工作座谈会。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委副主任吴旭,副市长、市文明委副主任姜小林出席会议。 全国文明城市、单位、村镇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实行届期制。首次评选是2005年,2008年进行了第二批评选表彰,今年是全国第三批评选。评选要求申报单位必须是省级文明单位。 今年我市经过单位申报,市文明委初选推荐,市国税局、石棉县、天全县紫石乡紫石关村、名山县茅河乡香水村,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第三批文明单位、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候选单位,本次省文明委考核组一行赴雅以抽查的方式对申报单位创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考核。 考核组认为,通过实地查看、了解群众、听取汇报和明察暗访等方式,真切地感受到了雅安构建文明社会的可喜成效。总体来讲,雅安创建文明单位积极性高,社会氛围好,各创建单位坚持科学创建、全员创建、持续创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考核组表示,通过实地考核考查,雅安申报评选全国文明单位、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单位都做了大量的创建工作,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创建单位继续发扬成绩的同时,对照创建标准找差距,添措施,把创建工作不断深入下去,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2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军带队前往雨城区、名山区及经开区督导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工作要求,确保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验收。督导组一行深入饭馆、垃圾中转站、市场、小区及企业,听取了相关人员关于创建工作的汇报。督导组表示,自雅安启动创建工作以来,各部门高度重视,对区域内的问题进行再分析再研究,为创建工作找准方向,为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效助力。督导组指出,餐饮业卫生环境尤为重要,从业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健康证明,用餐环境要干净整洁,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群众饮食安全。市场要实施管理全覆盖,确保市场秩序井然。城区内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让群众知道创建了解创建,树立起“创建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受益”的创建意识。督导组强调,每个党支部都是一个“双创”办,要带领党员、群众做好创建工作,让群众成为创建受益者。小区、大院要坚决做好“四害”防范,确保居民卫生环境良好;坚决整治占道经营,确保市容整洁有序;坚决清理乱堆乱放,确保环境清爽干净;坚决抓好门前“五包”,确保沿街秩序优良,做到城市市容环境整洁、有序、规范。副市长衡彤一同督导。记者 郑旸
雅安日报讯 “城市需要大家共同呵护,每个人都是‘四城联创’的主体,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单位部门的工作人员更要随时在岗。”2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蒲忠率队督查“四城联创”工作时,看见地上的烟头,俯身捡起。 蒲忠先后来到沿江公园、南一路、三雅园等地,就城区公园管理和提档升级工作、三轮车整治、城区清扫保洁、城区“五乱”治理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等工作进行了督查。 一路走,一路看。蒲忠强调,每个人都是创建的主体,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四城联创”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好各方面工作,加大协调配合、督查力度,真正将各项创建工作做好、做实。要继续下工夫,着力解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满足广大市民的实际需求,让广大市民生活得更方便、舒适。要认真落实环卫工人责任,打造示范点,制定奖惩制度;要持续加强对三轮车的整治;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市民知晓率与参与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创建工作,人人参与创建的氛围。 记者 熊蕊
□ 本报评论员今年,雅安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5月10日,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号召全市上下凝聚创建共识、形成攻坚合力,以志在必得的信心、背水一战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一鼓作气的斗志,高水平、高强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创城”工作,全力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为什么我们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历史上来看,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改革开放之初,共产党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全面部署开展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代表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结果上来看,因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金字招牌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名片,综合性强、含金量高,可以不断提升雅安的知名度、美誉度;因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最终目标是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利于促进群众良好习惯的养成、社会良好秩序的形成,以及文明理念的传承,能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创城”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区位优势的竞争、资源禀赋的竞争,更是文明程度、城市品牌、综合实力的竞争。雅安作为地级市,既要有颜值,也要有气质;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除了要有人气、商气、烟火气,还得需...
广场晨练县城优美绿化带城区道路宽敞 经过多年的努力,2011年12月20日,在北京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现场,石棉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文明村镇殊荣。 这是幅员2678平方公里上12.2万石棉人的骄傲。 多年来,石棉县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机制、丰富载体、拓展领域、加强宣传,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乐于创建、共享创建成果的良好局面。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007年底,石棉县成功获得了首届“四川省文明县城”称号。 2010年10月,石棉县接受了第二届四川省文明县城考核,2011年5月10日,省委、省政府命名石棉县城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于是,创建文明县城在石棉县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把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作为全县的中心工作来抓,同时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2007年底,石棉县成功获得了首届“四川省文明县城”称号。 2010年10月,该县接受了第二届四川省文明县城考核,2011年5月10日,省委、省政府命名石棉县城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于是, 创建文明县城在石棉县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把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作为全县的中心工作来抓,同时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不久,石棉县委、县政府紧扣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标准,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迅...
为进一步深化雅安市名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动基层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形成万众一心、城乡共建的创建格局,2021年8月6日,名山区市场监管局召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郑进同志传达学习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相关会议精神,并对区市场监管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分工。会后,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干部职工20余人组成志愿服务队,深入迎春路、连东巷、芒硝厂宿舍、彩锦佳苑、二建公司宿舍等网格化“联包帮”区域内,开展入户宣传,进行文明劝导,落实“门前五包”,维护交通秩序,清理小区楼道杂物,治理“牛皮癣”广告,整治自行车乱停乱放等工作,切实帮助改善居民小区、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此次活动,突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一主题,营造了“市民知晓、个个参与、全民共创、人人奉献”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居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感。(信息撰稿人:罗晓霞 审签领导:郑进)
2016年度环境优美示范工作创建全面启动以来,为深入推进省级和市级环境优美示范乡村创建工作,汉源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党群干部在1个乡6个村(社)创建乡村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营造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掀起创建省级和市级环境优美示范乡村活动高潮。 一是治“五乱”,防“反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治理施工现场,清查“抛洒滴露”现象,整治乱摆摊位,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135吨,清理“牛皮癣”860余处,规范户外广告、标示标牌1050余处;新增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40套,新增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车辆7台,配有清扫清运保洁人员35名,建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4余处。 二是清“三线一点”,增绿化。投入创建资金2493万元专项治理公路、河道、湖岸沿线和集中安置点内环境,完成453余户农房风貌塑造,改造危旧房屋2户,新硬化村落主干道17500米,新增(改造)公共厕所6个,新增沼气池480口,完成“四改”1290户,完成“五通”2651户,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4个,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8个,新增庭院沿路绿化面积7925平方米。 三是广宣传,树新风。深入推进省级和实际环境优美示范乡村创建宣传工作,在公共宣传栏、党政网、政府信息公开网等开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和主要工作成效,在村内公开宣传栏开设专题专栏14个,签订“门前三包”或“门前五包”责任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