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宰骡河、西街河等15条河流河湖划界和岸线保护规划编制,推进47个水土保持区图斑复核,完成81座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水行政执法、水土保持、河湖长制3项工作受到省级表彰。完成第七轮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接受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98.8%,土壤重金属监测稳定可控,国家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集中式饮用水质、水环境质量达3个100%,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回头看”转办信件、“回头看”反馈...
构建“康养+医养+旅游”发展模式,编制汉源湖综合开发打造、综合治理2项规划,御景庄园、御景港湾等康养地产交付使用,阳光水韵、湖光半岛加快推进,流沙河生态修复工程进场施工,康养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南山府一期、襄雅苑、御景时代广场主体完工,成攀线上首家田园轻奢度假酒店梨乡山居、最具风格魅力的三强民宿村打卡上线,康养圣地发展动能不断积蓄。高端康养医养城改造招商落地,老年大学主体完工,武昌爱心福利院、五里...
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地处攀西阳光之旅门户地带,与凉山、甘孜、乐山、眉山两州两市交界,历为通往康藏的交通咽喉,年均日照时数达1450小时,年均气温2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40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中国花椒之乡”“中国甜樱桃之乡”“西部花果第一县”“攀西阳光第一城”等美誉。全县幅员面积2382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123个村(社区),总人口28.5万,居住着彝、藏、回等26个民族。汉源县情特殊,是...
汉源坛坛肉,雅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汉源县宜东镇。宜东镇地处汉源县和甘孜州交界处,地理条件优越,温度适宜,是坛坛肉得以长时间保存的重要条件。汉源坛坛肉选材讲究,选用每年农户自家饲养的生猪,春节前宰杀,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切成12至15厘米的肉块,首先抹盐,在常温下放置一至两天,然后用猪的边油放锅内提炼出猪油,再将准备好的肉块放入锅内炸。炸到肉色金黄,缩小至10厘米左右,捞出冷却后装入消毒的陶罐。...
传统制作技艺制成的皇木腊肉,肉皮呈现胶质状,几近透亮,瘦肉透着一种鲜亮的猩红色,闻起来有一种淡淡的皇木烟熏香味,入口细嚼,肥而不腻,香、糯、软,让人回味无穷。传统皇木腊肉制作,以当地高海拔养殖的土猪为肉源,其特点是猪饲以本地野草家料为主,半放半饲,生长期长,免疫力高,能确保所产出的腊肉跨年不坏。海拔2000米的东部高山让这里形成适宜的气候,也让皇木镇成为制作腊肉的绝佳圣地。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一凉,将肉...
一、品种:本地黑猪及其与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杂交后代。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及饲料条件: (1)饲养环境:产地范围内海拔12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7.7℃、年均降雨量755.7mm,冬春干旱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热,空气干燥;以河水、溪水为主要饮水来源。 (2)饲料条件:当地野菜、谷糠、玉米、红薯、土豆、大米等为主要饲料,高温煮熟后喂食。 2.饲养方式:舍饲。 3.出栏标准:12至18月龄,体重110kg以上。 4.环境...
近日,汉源九襄一带李花、梨花陆续绽放,九襄坝子再次成为花的海洋。梨花绽放,果农开始采摘初开的花朵收集花粉,为下一步梨花授粉做准备。与此同时,汉源作为2018年四川花卉生态旅游节分会场,也在为当地第七届阳光汉源赏花旅游文化月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图为九襄梨花盛开,果农攀上枝头采摘梨花。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郝立艺
新闻发布会现场本报讯 春已到,汉源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赏花旅游月。3月4日、5日,2023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汉源第十届“阳光康养城·宜居新汉源”赏花旅游节渝都新闻发布会、2023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汉源第十届“阳光康养城·宜居新汉源”赏花旅游节蓉城新闻发布会相继召开,热忱邀请川渝地区以及全国各地游客来汉源观光旅游。此次发布会以“天赐天府·汉源梨花今又开”为主题,聚焦文旅消费供给优化、新消费场景和业态培...
近日,记者在汉源县前域镇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看到,一边是已经建成达产的“稻+蒜+果”粮经复合立体农业种植基地,村民正在收蒜薹;一边是正在建设中的高标准农田。该项目旨在打造“天府良田汉源粮仓”,建成后,土地亩均综合产值将超2万元。本报记者张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