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中,我区坚持民生优先,强力推进重建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超过了震前水平。在我区实施的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全面推动景区茶区、茶旅品牌、茶旅文化、茶旅康养的行动中,多个特色突出的美丽新村呈现在了人们面前,万古乡红草新村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借力“4.20”灾后重建契机,依托原有产业基础,万古乡将群众稳定增收的重点放在了全乡2万余亩茶园这个“金饽饽”上。万古乡党委...
百丈镇叶山新村区位优势强,生态环境好,水土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依靠乡村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对外交通便捷。按规划将建成“山、茶、田、林、庄”融为一体的茶乡田园新村,以茶园为特色,以山水为背景,形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以茶产业生产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发展区。新村聚集点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的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8.4亩,住户36户,建筑方式为统规自建。
6月13日上午,区住建局罗惠勇工程师一行到廖场乡廖场新村指导新村点风貌建设工作。指导组一行全面细致了解了新村点建设情况,对下一步新村风貌改造提出设想,就风貌改造的式样规范、材料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6月8日上午10点,名山区前进乡。迴龙新村村民郑万辉在阳台上晾晒被子,屋前的院子里放着一张晒垫,上面铺放着一层菜籽。 “现在生活好得很。有环境优美的大房子,还有几亩茶园,衣食无忧。”新村生活于郑万辉而言,充实而充满希望。6月8日,迴龙新村一隅。 美丽新家园 生活乐无忧 走进迴龙新村,新村四车道的道路蜿蜒向前,两旁新移植的景观树整齐排列,一幢幢两层小楼分散坐落。驻村干部李文华介绍...
“看!都结茧了。”14日,雨城区合江镇魏家村村民罗忠洪的养蚕区里,蚕已经蜷缩进一个个白白的蚕茧中。罗忠洪一共养了约十万只蚕,每年养蚕收入三万元左右。 养蚕是魏家村的产业之一。魏家村村支部书记刘俊介绍,魏家村以散户聚居为主,有桑园684亩,还有茶园1876亩,目前,正依托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把旅游业作为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之一。 有茶有蚕产业旺 罗忠洪家里不仅养了蚕,还种了四五亩茶叶,每年蚕和茶带来的收...
思考: 开阔了眼界 感受到了压力坚定了信心 通过6月11日-12日两天考察的所见、所感和所思,一是感受到了压力。两天的学习考察,不仅仅看到了在全省有示范引导作用的新村建设点,更感受到了这些地方在城建、旅游、工业等方面的强劲发展势头,如西昌,在短短的3-5年内,其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这些地方相比,荥经的发展步伐明显慢了。在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我们唯有化压力为动力,解...
过去2013年12月26日,东风新村施工现场一片火热今年5月,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搬新家,施工方冒着烈日搞重建 现在新村的孩子们在宽敞的广场愉快玩耍,背后是他们的新居新村居民周照明在新居开起了超市,为游客、当地居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多了一条致富的门路东风新村一隅今年秋季,东风新村猕猴桃迎来了丰收季11月,新村居民何建平夫妇打工回家,忙着装修新房,他们期待着在新家迎接新年新村居民以蔬菜作为绿化景观,既美观又实用 ...
骑龙村村口双河乡骑龙村是名山区着力打造的幸福美丽新村之一。在打造过程中,把“梨园茶乡”作为特色,在“美丽、幸福”两个词上下功夫,整合灾后恢复重建、茶产业发展和小农水项目,加快建设步伐。如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已初见成效。美丽让家园更具魅力一走进双河乡骑龙村,一块刻有“骑龙场”三个字的石碑和旁边的迎客松让人眼前一亮。再往里走,路边新种的映山红开得正艳,有鲜红的、有粉红的,青砖砌成小围墙,起伏有致,墙...
安顺新场新村 统筹推进农村建设,灾后恢复重建中,石棉县规划新村聚居点19个。当前,新村建设进展如何,又有何成效?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切片 一村一品 连片带动 沿着大渡河行进,曾经的废墟上一幢幢崭新的小楼傲然矗立。安靖新村、七里坝新村,沫水河畔的金果人家已经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上创新增收;追溯红军的足迹,长征路上的安顺新村、新场新村,往日机械的轰鸣声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乔迁新居的欢笑和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