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导语】聚焦雅安发展,关注雅安政务,解读法规政策,回应社会热点,欢迎收看由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雅安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雅安政务访谈》。3月5日,十四届
【主持人】欢迎您,廖总工做客演播室。
【嘉宾】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市委、市政府历来都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2023年12月12日,市委、市政府也是印发了《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纲要的印发意味着什么?在这儿也先请您给我们解读一下。
【嘉宾】党的二十大为美丽中国建设擘画新蓝图,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习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未来五年美丽四川建设要迈出新步伐,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分阶段提出2027、2035年美丽四川建设目标。2023年9月份,省委书记王晓晖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五年是美丽四川建设的重要时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四川新篇章”,同时要求瞄准“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持续发力。
雅安根据《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等系列文件,编制《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阐明美丽雅安建设定位,明确到2035年美丽雅安建设的阶段目标和工作重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丽雅安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编制相关规划、
【主持人】从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到美丽雅安,也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纲要它是要怎么样指导美丽雅安建设呢?
【嘉宾】纲要主要通过以2022年为基准年,分析梳理美丽雅安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结合国际、国内和省内重要政策,分析当前开展美丽雅安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规划了国土空间体系、自然生态体系、环境保护体系、特色经济体系、城乡建设体系、文化发展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等七个方面建设任务,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协同联动、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宣传引导四个方面明确具体保障措施。
【主持人】您刚才介绍了有七大体系,那么接下来逐一分解。其中,您提到了雅安国土空间体系,那么如何在尊重原有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的同时,又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嘉宾】纲要是规划了七大体系,第一大体系就是做优靓丽有序的国土空间体系。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筑牢以邛崃山-大雪山脉为生态屏障,大渡河、青衣江等主要河流为生态廊道,各级自然保护地为生态保护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以夹金山、 二郎山、邛崃山、大小相岭为骨架,以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为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以青衣江、大渡河等干流,及天全河、荥经河、周公河、临溪河等主要支流为脉络,构建以生物迁徙、珍稀鱼类保护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廊道,优化生态系统连通性和完整性,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加强以大渡河峡谷地质自然公园、名山清漪湖湿地自然公园、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羊子岭自然保护区等关键生态节点的生态保护,促进生态系统
【主持人】您刚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雅安生态与人文共融的美丽画卷,也期待雅安能够将这样的蓝图变为现实,使雅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之城。那么,接下来也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自然生态体系又将如何实现呢?
【嘉宾】规划的第二大体系是,做牢多样稳定性的自然生态体系。守护森林绿色本底,全力推进林长制,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为主,强化夹金山、二郎山、大小相岭等山脉的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科学推进植被恢复,持续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持续开展封山育林,拓展难造林地营造林面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增强固碳功能,提升林业碳汇增量。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常态化推进森林防灭火,加强松材线虫病等森林有害生物防控,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加强湿地保护利用,以大渡河-青衣江及干支流
【主持人】廖总工,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们也是深入地对雅安在保护自然生态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全面规划有了一个比较深入地了解,特别是关于森林、湿地以
【嘉宾】我们的第三大体系,做好安全优质的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水美雅安,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推进地表水和地下水协同防治,科学调度江河流域水资源,严格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监管。到2025年,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达90%以上。开展优良水体巩固提升行动,加大小流域环境治理,实施两合水等不稳定达标小流域攻坚行动,重点开展两合水等流域茶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综合治理。加强水环境质量不达标和不稳定达标县(区)畜禽养殖规模控制和污染防治。推进养殖池塘生态化、标准化改造。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和县级及以上城市公园水体治理保护。强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与监督管理。深化涉水行业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县(区)园区建设。持续强化“河湖长制”,实施大渡河、青衣江流域河道清淤、清障行动,推进大渡河、青衣江河岸岸线复绿。选择大渡河、经河、天全河等有条件的河段开展美丽河湖建设试点示范。建设清新雅安。构建“源头防控、过程严管、末端防治”大气污染闭环治理体系,协同治理点源、面源和移动源污染。针对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时段,实施精确治理。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治理,精准实施管控与增湿降温辅助推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持续开展重点工业园区综合治理。深化大气环境四级网格化监管治理,堵疏结合整治“五烧”。到2025年臭氧污染得到初步遏制,到2030年PM2.5年均浓度较“十四五”实现持续改善,常态化实现“蓝天雪山相映、灯火繁星闪烁”。建设宁静雅安。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分类管理措施,持续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标准,逐步完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交通要道。推进名山区、石棉县等地声环境质量提升方案,推动县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优化调整,统筹推进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噪声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制体系。
【主持人】那您刚才也是介绍了,从水资源保护到大气污染治理,再到噪声污染的防治,每一项措施都体现了雅安对生态文明的深切关照。那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怎样发展特色的经济体系呢?
【嘉宾】我们加快
【主持人】您刚才也是对雅安现代特色经济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详细地阐释,特别是其中提到了一些清洁能源、大数据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产业还有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这些方面我们也看到,未来雅安真的还是有非常巨大潜力和希望。接下来也请廖总工给我们分享,关于城乡建设体系方面的见解和规划?
【嘉宾】我们规划的一大体系是,做精美丽宜居的城乡建设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风貌,构筑城市生态和安全屏障,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依托蒙顶山、青衣江大渡河等美丽山水,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分区塑造山地生态宜居城市风貌。北部地区依托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地及沟谷水系景观,营建山林环绕、镇村相融的高山流水生态宜居风貌;中部地区依托天全河-青衣江文化景观长廊串联城市组团、簇图发展,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态宜居风貌;南部地区充分发挥大渡河、汉源湖、森林草原等多元资源优势,打造城湖共生、城林相融、城在绿中、城在水边的蓝绿交织宜居风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加大县城规划建设力度,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荥经县等专业功能县城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硬约束,增强要素集聚能力产业、承接能力和人口吸引力。依托多元化地貌,强化村庄规划建设,突出雅安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色,塑造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刚才也是对美丽宜居城乡体系建设,给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特别是关于雅安怎样依托自然资源和地域特色,来打造各具风采的城乡风貌的设想也让我们对雅安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接下来也想请您给我们继续分享一下,关于美丽雅安未来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些内容。【嘉宾】我们做靓繁荣多样的文化发展体系。丰富大熊猫文化,展示生物多样性之美,利用世界大熊猫文化发源地IP影响力,衍生文学、影视、动漫、游戏、音乐等领域文化精品。以原始物种和特色物种为重点,培育打造大熊猫与自然电影周、系列大熊猫国际交流活动、大熊猫国家公园5大入口社区、观鸟研学大课堂、雅安国际观鸟节、国际观鸟大本营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活动、展览和体验地,打造具有国内代表性、世界知名度的全域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展示样板区。整合茶文化遗产、探寻世界茶源,深入挖掘整合茶源文化、贡茶文化、禅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元素,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和包括蒙顶山在内的茶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下坚实基础。构建“一山一园两线”茶文化体验格局,依托古遗址、古驿站、茶园、茶厂、荥经砂器等打造开放式、全景式、活态式茶马古道文化博物馆和集保护传承、展示、体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基地,联合茶马古道城市举办系列茶马古道文化旅游节,提升世界茶源文化影响力。
【主持人】那么,美丽雅安的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接下来也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政策层面,我们如何支撑绿色发展和持续进步呢?
【嘉宾】做实科学高效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政策,增强支持绿色发展财政支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加大对雅安绿色产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投入。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跨区域碳汇补偿机制,有序推动雅安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坚持“谁破坏、谁补偿”原则,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制度。持续完善雅安绿色金融政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通过专项资金、债券、基金、政策性贷款等方式,争取生态环境保护资金。
【主持人】那么,2024年,我们也想知道美丽雅安建设有一些什么样的重点工作和目标呢?
【嘉宾】2024年美丽雅安建设的重点在加快推动规划的落地落实,
【主持人】也相信,能够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措施,让擘画的美丽雅安蓝图能够早日变成现实。也非常感谢廖总工能够参与我们的节目,谢谢!听了廖总工的详细介绍,我们也相信,随着美丽雅安建设步伐的纵深推进。
廖静姝,女,汉族,四川汉源人,1982年6月出生,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大学本科,中共党员,现任雅安市生态环境局核安全总工程师。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