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助推雅安市民营企业融资步入快车道

来源:人行雅安市分行  |   发布时间:2025-04-24 13:34:00  |   访问次数: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当川西高原的春日暖阳唤醒蒙顶山茶田,雅安的茶企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明前茶”采摘季。在雅安金露茗茶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企业负责人收到60万元信用贷款到账提醒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春茶生产周期短、资金需求急,工行雅安分行向我们推荐了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仅用3天时间就为我们解决了流动资金缺口问题,帮我们抢到了春茶市场的黄金窗口期。”

交易流水化身“融资密钥”,数据资产激活信用价值

据悉,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主导建设的金融基础设施,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信用白户”量身定制,正成为破解小微民企融资难题的关键利器。雅安金露茗茶业的案例,正是当地金融系统依托该平台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缩影。

“每一笔交易流水都是企业的‘数字信用’,平台就像一条安全高效的‘信息高速路’,让企业经营数据直接‘对话’金融机构风控系统。”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区别于传统抵质押融资,平台通过动态追踪企业最长达36个月以来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等经济行为,将“沉睡”的交易数据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资产,既为企业融资起到“增信降本”的作用,也让金融机构放贷实现“心中有数”。企业无需抵押担保,只需在线授权资金流数据,金融机构即可通过表格化、标准化的资金流明细汇总产品与报告,实时精准评估企业经营状况与信用画像,真正实现“数据即信用,信用即资产”。

“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信贷“及时雨”高效润泽企业发展。

在雅安县域特色支柱产业中,芦山湘邻纺织有限公司的转型发展同样受益于这一平台的“数字赋能”。作为当地小微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其生产的多品种功能性棉纱远销欧洲多地。然而,受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前期通过传统抵质押、担保方式获取的资金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流动资金缺口压力较大。中国银行雅安分行通过平台获取其近三年资金流数据后,仅用6个工作日就完成700万元纯信用贷款发放,利率低至3.1%,为润泽企业发展送去“及时雨”。

“过去准备贷款资料要跑多家银行查打流水,还要逐页加盖印章,费时费力。现在通过平台可以足不出户一键获取资金流数据,经营状况一目了然,不仅便于我们加强财务管理,还能将交易流水转化为‘数字信用资产’。”企业负责人说,平台不仅省去了传统繁琐的线下流程,更让“轻资产”企业凭借稳定的现金流获得金融机构认可,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完善机制凝聚合力,融资质效双升彰显“雅安经验”

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建立部门协同联动的推进机制,推动辖内金融机构迅速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定期召开推进会、适时开展调度、上门调研指导、建立半月报等系列工作举措,形成推广应用平台的强大合力。

该分行相关负责人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到3月末,辖内金融机构通过平台促成贷款68户、金额3.56亿元。其中,为7户首贷户发放4157万元“首贷活水”,工作指标连续多月稳居全省首位;累计发放纯信用贷款30户、6553.5万元,信用贷款占比和“信用白户”服务质效显著提升,为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雅安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平台推广应用,助力中小微民营企业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高新赛道上轻装上阵,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金融动能。”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