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春华秋实,又到年终岁尾时。回首2024年,雅安市场监管人满怀激情乘风破浪,砥砺奋进新时代。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雅安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精神,聚焦“五个度”,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用市场监管的扎实成效,为服务高质量发展交上了一份过硬的答卷。
聚焦“稳企业”,“服务市监”进一步提升“贡献度”
新增6个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宽至383个,在经开区打造“办事不出厂”服务模式,全市新增1.8万户市场主体。
免费发放企业营业印章520套,免费邮递证照161件,为企业节省开支24万元。
扎实开展“万人进万企 纾困促发展”等活动,办理股权质押11.3亿元,发放奖补资金600余万元,减免各类费用619万元。
修复830户经营主体信用。
办理不罚、免罚、轻罚案件243件。
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解决民营企业问题诉求108个,完成个转企159户,其中公司制126户,转企率79.25%。
新公开企业标准113项,新增团体标准11项,3家企业荣获“标准创新型企业(初级)”称号,3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稳步推进。
持续开展“放心舒心消费在雅安”行动,全年累计受理投诉举报1.9万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9.1万元。
聚焦“增动能”,“改革市监”进一步提升“辨识度”
全市有效发明专利914件,高价值发明专利增幅13.7%。盘活存量专利2134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66件,新增产值6.23亿元、利税1.2亿元。
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较2023年增长1374件,增幅达7.3%(截止第三季度);完成商标质押575万元,同比增长152.6%。查处侵权案件18件。
“石棉烧烤”集体商标成功注册,天全鲟鱼子酱入选2024年度“天府名品”标准培育名录,“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4.76亿元。
培育四川工业质量标杆企业4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1个质量监管模式获推荐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实现“零”的突破。
牵手重庆涪陵建立“放心消费 价格诚信”共建共享协作机制,打造示范商家600余户、街区10条;40余家A级景区、1条精品旅游线路、1个特色美食品牌共计200余家商户均签署了价格诚信承诺。
聚焦“保安全”,“民生市监”进一步提升“满意度”
食品安全综合施治。开展全域全链食品安全“舌尖保卫战”专项行动,排查经营主体13471家次,治理风险隐患2274个,查办案件765件,1件涉肉制品食品安全案件被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100%校园食堂、82%的集中用餐单位食堂、97%的景区景点餐饮店、77%的大型餐饮店、78%的小餐饮店完成“后厨革命”规范化改造提升。
“两品一械”安全巩固提升。查处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案件154件,1件入选国家总局典型案例。建成化妆品经营规范化试点19家。上报不良反应、药物滥用报告7680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连续4年被省局通报表扬。
特种设备平稳运行。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6115家次,发现隐患并整改2717项,立案175件;完成特种设备检验6923台,校验压力管道67条36830米,校验安全阀3251只,实现连续8年无安全事故。
质量发展稳中向好。3029家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26661家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企业入库管理,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投入运行,监督抽查工业产品575批次,减免检验检测费用885万余元。
聚焦“严监管”,“法治市监”进一步提升“公信度”
审查、清理政策文件177份,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12起。
开展“铁拳”行动暨“春雷”行动,查办案件1059件,省局挂牌督办案件3件。
监测户外广告、互联网广告25848条,移送违法违规线索77条。
检定校准“民用三表”、电子秤等各类计量器具59102台/件,抽检(查)任务2632批次。
聚焦“建铁军”,“忠诚市监”进一步提升“契合度”
常态化开展“干部大讲堂”,10名干部走上讲台当“老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贪腐问题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监管为民·服务先锋”党建品牌。
企业开办“11130”集成高效服务模式入选全省第一批“行风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
22人次获省、市表彰表扬,斩获了23项集体荣誉。
监管于心,服务于行。回顾过去一年,雅安市市场监管局在服务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保障民生福祉、维护市场秩序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全局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