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一人被诈骗17万余元

来源:汉源法院  |   发布时间:2025-02-21 13:41:29  |   访问次数: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天上真的会掉下个林妹妹?

究竟是灵魂伴侣还是“捞金猎人”?




近日,汉源法院审结一起涉案金额17万余元的婚恋诈骗案。被告人曾飞(化名)一人分饰两角虚构女性张佳(化名)及其父亲身份实施诈骗,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四万元,全额退赔被害人损失。


案件回顾:熟人作案,防不胜防

2023年6月,被告人曾飞与朋友李杰(化名)一起吃饭时得知,李杰想尽快交往女朋友,帮忙介绍成功就会得到2000元感谢费。原打算挣下这2000元感谢费的曾飞,无奈身边并无单身女性朋友可介绍,便萌生了邪恶念想——假冒女朋友与他交往

随后,曾飞注册微信小号昵称“无聊”,虚构姓名“张佳”,添加李杰微信开始聊天。其间,曾飞编造“母亲生病”“交通事故”“购买手机”等,让李杰微信转账,并以各种理由拒绝和李杰见面、视频。在此过程中,曾飞还注册微信昵称“汉源花椒”,伪装成张佳父亲和李杰聊天,让其打消疑虑。直至2024年7月,李杰发现被骗后前往公安机关报案,被诈骗人民币合计177362.54元。

案件剖析


第一环:精准捕猎

据承办法官介绍,本案呈现“三熟”特征——熟人介绍、熟络话术、熟悉痛点。曾飞利用与被害人好友关系降低戒备,通过连续多日“早安、晚安”情感渗透建立信任,针对被害人婚恋焦虑量身定制“温柔女友”人设。


第二环:多层伪装

庭审现场展示的证据显示:曾飞构建了包括“母亲病危”“车祸现场”“购买手机”在内的多个诈骗场景,使用虚拟定位伪造生活轨迹,更利用本地特色“汉源花椒”打造“女友父亲”角色,增强可信度。



第三环:收割套路

从充满爱意的“520”到单笔上万的“手术费”,诈骗金额呈指数级增长。数据显示,在涉及婚恋诈骗案中,存在伪造亲属身份进行互动的现象,数被害人曾连续转账超5次



婚恋避坑指南

身份必查:要求视频核验、现实见面、查看身份证等。


背景必查:通过共同熟人或者去对方工作场所验证工作真实性。


急事必查:突发疾病、事故等需查验医院诊断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不点链接:警惕所谓“投资平台”“紧急筹款”二维码。


不见不转:拒绝见面情况下拒绝现金转账。


不代操作:防范以“手机损坏”“账号异常”为由的第三方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