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市电大转型升级发展 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雅安电大校长毛亚楼(左二)陪同省电大党委书记谭文劲(左一)在学校调研。
电大学员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电大建校近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成为百姓身边的大学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倡导并批示创办了覆盖全国城乡的广播电视大学。伴随着改革的脚步,电大应运而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低成本、较方便地为全社会成员接受各类教育打开一条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路子,为幅员辽阔、经济落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我国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我国继续教育主力军,电大教育开创了我国远程教育的新纪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2年7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仪式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电大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做出的巨大贡献:一是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二是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办学体制;三是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累计培养95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6000多万人次;四是发挥了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
我市电大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电大的指导下,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坚持面向农村、面向行业、面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不断探索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推进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创新性地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实践,培养出了1.8万多名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数万名非学历教育学员。这些毕业生大多成为我市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土专家”。电大教育的发展为广大社会成员就近就地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平台,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大学,较大改善了我市人才结构,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雅安电大系统建有直属部,汉源县、荥经县电大工作站,以及名山区、芦山县等教学点。全市电大在籍本科和专科学员2000多人,学员遍布全市各行各业。
积极主动融入全省电大系统转型发展、升级发展,开启“二次创业”
电大教育改革从未止步,进入21世纪,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一是从局限于封闭的校园向融入社会转变,二是从只关注学龄阶段的教育向重视终身教育、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转变,三是从只关心少数人的教育向重视全民教育转变,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向重视多样化教育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教育2030年行动框架》提出总目标是“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012年7月31日,经教育部批准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成立的国家开放大学在北京挂牌成立。2016年1月16日教育部出台《办好开放大学的实施意见》,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指导思想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明确功能定位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树立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能够努力满足社会成员对于终身学习的学历提升、非学历培训等多种需求,是社会成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提供者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推动者,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重要促进者,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新要求,意义重大,使命光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电大教育面临重大战略转型,省电大党委适应国情、省情、校情的新变化,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对于我省电大未来5至10年的发展,提出立足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充分发挥四川电大继续教育主力军作用,坚持继续教育己任,坚持开放教育方向,坚持学习型社会建设宗旨,以学历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为突破口,以特色培训为新增长点,以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创建四川开放大学为目标,积极开展二次创业,大力实施“五马奔开、一马当先”战略,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升级发展,实现由大变强新跨越。
我市电大5至10年内要努力实现四个方面转型升级,创建市级开放大学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我市电大系统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局、省电大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市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川西教育中心的发展目标,5至10年内要实现四个方面转型升级发展。一是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为抓手,加强硬件建设,转变教育理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社会认同度,使学校成为我市继续教育主力军,老百姓身边的学堂;二是积极服务我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开展乡村镇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实施“产业工人学历提升计划”,拓展服务范围,为更多的社会成员,就近就地方便地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平台;三是积极开展以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为主的非学历教育,扩大社区教育基地,丰富社区教育内容,积极筹建雅安社区大学,为精准扶贫、农民夜校、乡村振兴、社区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四是大力推进特色培训,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就办什么,积极开拓和主动对接新的项目。在此基础上,紧跟全省电大系统转型升级的步子,立足我市实际,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创建市级开放大学 。
百舸争流,时不我待,我市电大教育正处在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时刻。我市电大系统要抓住改革发展重大机遇,积极参与到电大转型升级发展的改革大潮中,勇于开拓,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砥砺奋进,加快建设我市开放大学,实现电大转型升级发展,跨越发展,为构建我市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学习型社会,做出电大新的贡献。
雅安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