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山的变迁
陈昌钧
雅安历来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有说它是茶马古道的起点。据雅安当地老人叙述,从前一行商老板见来往于川滇康藏的赶马人、背夫、轿(或滑杆)夫、纤夫、挑夫、小 商贩、工匠、散兵游勇、苦行僧侣、逃荒避灾的乞讨人……举目无亲、客死他乡、死无葬身之地,顿起恻隐之心,购得官地一块,用作公共墓地(解放前称此地为乱葬岗),并在依山 傍水的山脚立安魂塔一座(上世纪60年代尚存),人们为褒扬和纪念这位行商的善举,故将此墓地所在的山丘称为老板山。
学校1956年迁来雅安时,满目青山绿水,一片苍翠,唯独老板山黄土斑斑,山岩突现,山坡坟冢重叠,白骨遍地,残棺碎木俯首可见。初见此景的师生会突感毛骨悚然,胸闷 欲呕;脚下稍有不慎即踏入墓穴。那时山上只有稀疏的茅草、白荚竹、雀不站、救军粮、剌龙苞、马桑、蕨鸡草、地瓜藤和10余株枣树。半山以下有零星坡地,种有小麦、玉米、油 菜、红苕等作物。雨天山路泥泞硬滑,非雅安钉爪鞋则寸步难行;夏天三日不雨则旱情告急。我校先后投入人力、物力植树造林,因只植不护、疏于管理、收效甚微。直至上世纪 70年代末,才开始认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护结合、合理规划、科学配置树种、建环山机耕道、蓄水池凼、除险护坡,经过30年的营、造、护、管,使山坡植被覆盖率 达95%以上,基本上消除了塌方,滑坡现象。现有乔灌混交林的竹木树种50种以上,各种鸟、兽约40余种,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环境,使新校区有了一个独特和值得珍惜的天然景 观和人文景观。
2003年开始学校在老板山建设读书公园,一条长1公里多蜿蜒山腰的盘山水泥公路建成了。护栏、石桌、石鼓、雕塑、名言壁等点缀期间。山上林木郁郁葱葱、山下人才济 济;林中鸟雀争鸣、校园书声朗朗;天然氧吧不断输送来沁人心脾、饱含负氧离子的洁净空气。
三年来步行于老板山路万余公里的笔者曾有一“击壤歌”(注)颂之,现摘于后:“老板山路,民心工程,师生员工,老弱妇孺,上下内外、邻里友人,有口皆碑,众人称道。读 书走廊,教学现场。极目远眺,校园美景,日新月异,尽收眼底,催人上进,憧景未来。晨炼漫步,强身健体,有益心身,陶冶情操。麻桌分流,网吧减员,纯朴校风,净化环境。造 福全民,功垂千秋。”
随着老板山读书公园的逐渐建成,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而出现了一些新的景点,现择其部分,以供新老校友共赏:
一、青山忠骨:杨开渠院长、叶萍副书记一生坎坷终有青山相伴,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二、山脊阴阳界:山南人面桃花相映红,山北校园苍翠永流芳。
三、观景台:登台极目眺,豪情壮志来;万家灯火亮,日月星晨明。
四、土地庙:庙小神灵小,百年一遗老;兴衰难作主,见证历史好。
五、观鸟听鸣:山路拐角处、乔灌过渡带,园林苗圃地,茶园水塘边为最佳去处。画眉婉转,山雀变脸(种类繁多);布谷(大杜鹃)催工雀(四声杜鹃),啼血鹰杜鹃;秧鸡和 董鸡,竹鸡飞不远;白鹭与青桩(苍鹭),哇子(夜鹭)和老鹳;翠鸟与野鸭,点水雀大雁;白头和黑头(红耳鹎),阳雀(黑鹎)与凤冠(鹎);红嘴(相思鸟)和蜡嘴,黄眉(林 雀)与绣眼;花雀梅花雀,文鸟喜结伴;喜鹊与四喜(鹊鸲),八哥翅有斑;雀鹰与鹊鹞,麻雀与家燕;伯劳(麻金鹞)白冠鹛,绶带戴胜艳;老鹰猫头鹰,山鸡斑鸠憨。还有数种 鸟,有待专家鉴。
六、望天甘露塘:此塘位于张家坪顶,东为苗圃林地,右为旱地果园,集雨面小,砂土塘底,但此塘终年蓄水盈满,即使今年月余旱情,山上草木枯萎,塘中蓄水不变。故虽望天 却似有承纳甘露之妙(实为地下水渗涌成泉所致)。
七、甜水井:位于张家坪北侧,虽地处山嵴,井水却终年不断,水量晴雨不变,冬暖夏凉,清冽甘甜,是沏茶用水之上品。
上述旧景点有新意,新景点意更深。校友回归母校,故地重游,可以从这些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老板山景点,看到学校日新月异变化的侧面和影子。
注:“击壤歌”,壤为上古木制打击乐器,尧时老人常击壤而歌,以抒怀言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