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访团灾区看变化——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芦山地震一周年巡回采访纪实

来源:
2014-04-15 11:17
浏览:
收藏 打印

媒体记者正在采访宝兴重建户陈宗强

  12日,来自《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新浪网、《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近20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记者采访团对我市灾后重建一周年的巡回采访活动顺利结束。

  此次采访活动从9日开始,为期4天。采访人员分为南线、北线两个小组,对我市六县两区重建工作进行了集中走访。

  巡回采访

  媒体关注农房建设

  “在整个采访活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聚居点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农房。”在一期工程已经竣工的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新村,《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用相机记录着新村美景,“黎明新村房屋墙上的芦山花灯图案,突出了芦山特色。”

  在对多个新村聚居点走访后,丁伟说:“灾区群众将来的生活势必会越来越好。”

  此次巡回采访活动中,除了住房建设,文化旅游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同样吸引了媒体记者的目光。

  随着4月20日第三批项目集中开工,我市累计开工总规项目将达到1991个,占规划项目的88.4%;总投资691.3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90.4%。

  像丁伟一样,此次参加一周年巡回采访活动的记者,大多数在地震发生后就参与了震区的报道工作。他们希望,在接下来的重建工作中,雅安建设得更好。

  南线

  产业恢复 前景喜人

  南线采访的第一站是名山区。

  9日上午,采访团对名山境内的四川成雅工业园区进行了采访。该园区由成都市与雅安市合作共建,具体由蒲江县和名山区共同实施。园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是一个千亿级产业园区。

  “我们对园区内的西部品牌家居产业园进行了了解,最后还实地参观了王老吉的新建厂房。”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洁说,基地修建进展很快,同时名山支柱产业万亩茶园的恢复情况同样喜人。

  当日,南线小组还前往中峰乡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向名山区茶叶局局长阳永翔了解了茶产业恢复情况,还深入田间地头,向茶农了解地震一年来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在南部几个县区,产业不仅得到了有效恢复,而且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得到了发展。名山的茶产业、石棉的黄果柑、汉源的水果,还有荥经的龙苍沟旅游项目,这些南线产业让我眼前一亮。”之前,刘洁的关注重心是北部几个县区,但是这次南部之行让他收获颇丰。

  “我会持续关注这些区县以后的发展。”在结束南线的采访工作后,刘洁说,在7月20日重建一周年之际,自己还会回到这里。

  北线

  重建项目 齐头并进

  “这里之前叫多功新村聚居点,是南充市援建的项目之一,所以后来更名为南天新村聚居点。”12日下午,在天全县南天新村聚居点,南充援建方负责人鲜熠成拿着话筒向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介绍新村聚居点恢复重建情况。

  这是北线小组的最后一个采访点。此前,北线小组走访了雨城区、芦山县、宝兴县和天全县。作为重建工作的重点县区,采访任务繁重。

  “通过这几天的采访,我感受到雅安灾后重建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灾区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谈及这次采访收获,人民网四川频道记者王凤远说。

  4天的采访中,王凤远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个变化。

  除了住房重建,大家关注的焦点还落在地质灾害防治上。

  在芦山、天全、宝兴,地质灾害频繁,尤其是夏季。看到正在治理中的宝兴县冷木沟泥石流应急综合治理工程后,第一次来到该点的四川日报记者余如波感慨道:“太宏伟了,工程的治理做得比较科学,多级拦挡、固源清淤、拓宽行洪的设计思路有效防止了泥石流对宝兴县城居民区的直接威胁。”

  “已经是多次来雅采访灾后重建了。这次采访看了很多,不仅有新村聚居点的建设,还有灾后产业和旅游发展情况,众多重建项目都在齐头并进。”四川广播电台记者陈鸿说,“这次采访的素材很充足,回去后将仔细整理,连续向听众展示一个全新的雅安。”

  记者 郝立艺 韩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