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新评国家3A级和2A级旅游景区网上公示名单

来源: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16-12-28 09:01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雅安市新评国家3A级和2A级旅游景区

网上公示名单

2016年12月23日,经雅安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2016年第2次会议审议,现将拟批准的3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7天(2016年12月23日至2016年12月29日),若对公示景区有异议,通过电子邮件(电子邮箱402531674@qq.com或电话0835-2223073反映情况。

附件:1.雅安市名山区牛碾坪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

景区基本情况

2.雅安市天全县紫石关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3.雅安市石棉县三索窝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4.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景区创建国家2A级旅游

景区基本情况

5.雅安市汉源县体育公园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雅安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

2016年12月23日

附1

雅安市名山区牛碾坪

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一、景区概况

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位于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距名山区城中心20公里,成都市中心110公里,雅安市中心28公里,成都双流机场90公里,成雅高速公路108线15公里,国道318线10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傍门而过。景区内茶园面积5万亩,核心景区面积1.5万亩,景区地貌以浅丘为主,茶园成片呈阶梯状,绿色迤逦,堆碧叠翠,茶香五湖,名扬四海,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1500毫米,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34.2%,植被茂盛,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有“天然氧吧”之誉。

二、创建情况

(一)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迎接检查。

为了更好把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司成立了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先文,副组长:高月红,成员:郑万平、曾理、马飞鹏 。同时,规范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行为,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和服务设施,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促进环境生态建设、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旅游景区通过开展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必将大大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快创旅游精品的步伐。

(二)高标准规划、高水准建设

1、景区游览基础设施建设

近两年来,我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引领为导向,规划在先,实施在后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近两年又投入茶旅融合专项资金近2亿元,新建生态停车场3个,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新建游人休息亭、廊(甘露亭、黄芽亭、石花亭、望郎亭、藤蔓长廊等),在亭内游客即可观赏美丽的茶园风光,又可现场采茶、制茶、品茶。并在观光茶园内设置了各种美观醒目、中英文对照的引导标示标牌达到1200个。印制新版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导游图,增设景点中英文介绍牌和标识牌。各类标牌外形别致,具有景区特色,采用生态石材、木材等,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在旅游景区游客集中地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10多处,设专人为游客咨询、受理投诉、导游等服务。

2、配套设施

①安全设施: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旅游景区内危险地段,为确保旅游安全,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新增安全警示标志牌50多套,并全程设置安全防护栏;新增消防、防盗设施45个,监控36个,并安排保安人员不定时的巡逻于旅游景区,对旅游景区内的森林防火、防盗和游客游览安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对区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处置和报告,到目前为止无一例游客伤亡和重大旅游投诉事件发生。

②卫生设施:在旅游景区整治过程中,我们按标准新增加公厕5座、改造公厕3座,达到30个厕位;还增加了第三方卫生间。各个卫生间标识明确,寻找方便,全部改为水冲式,确保了整洁、干净明亮。旅游景区内增设垃圾箱(桶)45个,做到了垃圾分类处理,每日清理。

③邮电服务设施:游客集中场所设立了标志醒目长途直拨电话,移动电话接收效果良好。在游客中心设有邮亭、信箱,并为游客提供纪念章、本地纪念信封、纪念邮票等各种服务。

④购物场所:在适当的位置建有环境整洁、秩序良好、管理规范与环境协调的旅游购物场所,为游客提供具有生态茶园特色的旅游纪念品50余种。

3、接待设施:旅游区接待设施功能齐备,投入120万元新建或改建茶家乐、王哥豆花饭店、老兵驿站、芭蕉沟农庄、竹林茶舍等15家。王哥豆花饭店位于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内,占地面积500亩,接待设施占地50亩,是一个集休闲、娱乐、食宿、购物、生态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家乐,环境优美,可观茶园美景、垂钓戏水、品茶膳美味,是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内重要接待点之一。老兵驿站以生态食品、农家风味、制茶体验、有机茶购买为其主要特色,也是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内重要接待点之一。游客在农家乐有耍有玩,且耍的安心、放心。   

4、加强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资源环境保护,保持一流的生态和景观质量。

我们把观光茶园的生态环境、文物和景观保护列为旅游景区环境整治的重点。旅游景区绿化覆盖率达90%,旅游景区空气和噪声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达到合格标准。    5、健全规章制度,树立公司形象

①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制定和健全了服务标准、营销、导游、卫生、环境、统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园区工作人员从仪容仪表、礼节礼貌、服务流程、岗位职责等各个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倡导“艰苦创业、团结拼搏、优质高效、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教育员工“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以游客满意”为服务宗旨。

②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我们在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区各种旅游培训活动的基础上,抓好全员培训计划工作的实施,建立了部门领导学习日制度,规定每周一为中层以上部门负责人集中学习日,员工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培训。两年来共参加省、市、区组织的涉旅和茶叶培训活动20余次。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广大员工管理、服务、营销、安全、导游、卫生、环保、统计等业务素质。

③全面加强旅游景区安全、卫生、市场综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注重抓旅游景区游览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工作,与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配合,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景区的卫生有专人打扫,分区划分,包干到人。坚持做到日常清洁,整洁有序。对景区内经营户严格按规定体检合格才能上岗营业,食品经营店坚持做到餐具、炊具、厨具分类存放,及时消毒,保证饮食卫生,制定了《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旅游接待守则》、《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旅游管理制度》。我们专门设立了为游客服务的医务室,同区镇人民医院合作,建立了人民医院游客急救中心,旅游区内旅游商品明码标价,无假冒伪劣,无尾随兜售商品现象,严禁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积极配合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及安全工作。

三、发展建议

(一)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A评标准,将牛碾坪景区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作为不断推进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与常态化管理的过程,并引领名山区全域旅游加速发展。

(二)强化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景区、社区、乡镇、管理机构协调发展,推进景区建设工作。

(三)加快推进外部交通建设,改善可进入性。

(四)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强化山地旅游区域的安全管理。

(五)继续推进景区建设,丰富产品体系,引导牛碾坪景区以外的村寨发展乡村业态,促进村民变景民,提升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

(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网络营销和智慧景区建设,积极吸引外地远程游客,重视自驾游客。

四、检查结论

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定检查,七里坝景区必备条件达标,牛碾坪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得分815分、景观质量评分细则得分79分,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得分82分,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要求得分77分,评定检查组经认真讨论,认为牛碾坪景区已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议景评办提交雅安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查,报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备案。

评定员:熊平、陈嘉咏

监督员:孟水明、李绍艮

附2

雅安市天全县紫石关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一、景区概况

紫石关村旅游景区位于二郎山下、青衣江畔,与二郎山相隔十九公里,幅员面积18.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63平方公里。景区交通区位明显。景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紫石乡境内,距离县城19公里,距雅安57公里。距成都191公里,行车时间3.5小时,318国道线横贯全境,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是“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国道318线川藏段的重要节点,是沟通甘孜州和西藏地区的主要桥梁,属西部旅游线上的绿色生态走廊。通过四川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大熊猫自然生态旅游线)的西环线与二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毗邻相连。待雅康高速通车后,景区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景区生态优势突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森林覆盖率达86%,绿化率达97%,年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4%以上,空气质量全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达国家一级,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名贵中药材川牛夕、天然野生蔬菜和珍稀动物大熊猫、小熊猫、苏门羚等,对成渝两地客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景区景观资源丰富。境内有闻名遐迩的二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四大景点之一“红灵山”,景区内景点丽人,东可视秀丽的峨眉山、瓦屋山,西南可观雄伟的贡嘎山,北可望红色通道夹金山,日出、云海、佛光和晚霞等四大景观,让人流连忘返,景区内有大量原始森林,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美称。景区人文历史厚重。所在区域自唐宋以来即是茶马古道重要节点、川藏线上的咽喉要道,古道背夫铭、女娲补天的故事传颂至今,藏羌文化、汉文化、茶马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积淀融合。而紫石关在天全的历史上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二、创建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景区创建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申报创建工作,天全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景区规划建设、规范提升等一系列工作,成立紫石乡紫石关村国家AAA级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曦同志和我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干部认真学习《景区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并将创建责任层层分解,确保每项工作能够具体抓好落实,切实抓好区域内建设项目。景区基础建设初具雏形以后,天全县政府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各单位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时限。

(二)强化规划引领,明确景区发展方向。政府始终坚持规划统领和规划先行的原则,认真做好“十三五”期间紫石关村旅游景区的旅游规划工作。明确了紫石乡的“3111”战略,“依托三极,建设一点、一线、一带”的“3111”发展思路推进紫石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立足生态优势,依托两个产业,挖掘三项文化,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立足一个优势,就是要继续保护好紫石的青山绿水,抓好生态产业的开发和提升,做好优势推介,吸引游客度假休养,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依托两个产业,就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业。一方面发挥旅游公司龙头作用,研发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公开化;另一方面做大特色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改善经营方式,进一步支持林下种养殖、天然蜂蜜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和改良天麻种植、山葵种植等产业。挖掘三项文化,就是通过挖掘提升茶马文化、红军文化、休闲旅游文化,打造沿线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带,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度假优势推介紫石,形成独具特色的川西旅游度假接待胜地。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结合县上旅游示范乡建设、喇叭河建设、红灵山建设、明珠田园建设,形成“企业旅游产品+农家旅游产品=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依托喇叭河、红灵山、明珠田园房车露营三大项目建设,整合紫石乡旅游文化资源,盘活紫石乡农家乐旅游经济,并提出“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显山露水、自然和谐”的思路,打通紫石关村及周边旅游资源,形成瓦窑关、瓦窑坪、后街、明珠田园的旅游接待环线,同时连线成片,形成以紫石关村为龙头的国道318沿线两侧新地头、小仁烟、大仁烟生态旅游接待带,夏日避暑、冬日赏雪,把紫石打造成川西生态走廊的“养生之都”。

(三)强化资金整合,加强景区基础建设。灾后重建以来,天全县坚持把紫石关村旅游景区重建和AAA创建同思考、同部署、同推进,先后整合多个项目约1450万元资金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恢复茶马古道驿站、古城门(含小广场)和古街;新建游客综合服务体300平方米;恢复生态步游道(乡村绿道)3公里;恢复完善旅游标识标牌100个,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景区导游全景图和区域导览图,整合多种语言进行标注;新建观光休憩亭(台)2个;完善新民居风貌塑造及园林绿化和其他相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以及紫石乡道路管网附属基础设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重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

(四)强化综合管理,促进景区良性发展。完善景区管理制度,细化景区旅游项目开发、景区日常管理、旅游资本投融资,景区环境保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财务收支、员工教育、购物管理、质量监管、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规章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健全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旅游纠纷。加强景区安全管理,完善旅游应急预案;完善道路、桥梁的安全设施;成立景区医务室并配备专职医务人员,全方位保障游客安全。

(五)强化宣传营销,提升景区品牌形象。认真做好宣传方案、计划,打响紫石关村景区生态旅游的品牌。利用紫石关村微信平台、电视网络新闻、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景区特色旅游资源。邀请专业摄影、摄像团队、资深记者等对我镇的自然风光进行拍摄,制作出图文精美、感染力强的旅游宣传品。同时,通过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旅游客源地的认知度。

(六)强化旅游人才建设,建立旅游人才储备机制。制定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多方面参与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组织和工作机制,培育引进旅游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商务会展策划人才,并畅通旅游就业渠道,成立紫石关村旅游发展顾问团,聘请专业团队为紫石关旅游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七)建立旅游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旅游危机和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旅游风险预警机制。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的高风险性,高度重视突发性灾难事件对旅游业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制定旅游危机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危机处理系统和防范旅游风险的资金保障体系,强化旅游企业的风险意识。

(八)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和完善资源保护管理法规和规定,组织专家编制旅游环境容量人均规模指标的测算手册,建立旅游开发的影响评估体系,在各级旅游和环境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举行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舆论监督,配合新闻媒体搞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三、发展建议

(一)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A评标准,将紫石关景区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作为不断推进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与常态化管理的过程,并推动天全县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二)强化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景区、社区、企业、管理机构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加快推进旅游休闲业态建设,促进镇民变景民,真正将建成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灾后重建新型旅游集镇。

(四)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强化街区与河道的安全管理。

(五)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补充完善游客中心功能,宣教资料与触摸屏外文内容,满足游客需求。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尤其加强对景区河道的环境综合整治。

(七)加强景区宣传营销,积极承办各种节庆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检查结论

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定检查,七里坝景区必备条件达标,紫石关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得分776分、景观质量评分细则得分76分,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得分80分,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要求得分76分,评定检查组经认真讨论,认为七里坝景区已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议景评办提交雅安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查,报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备案。

评定员:熊平、孔文

监督员:孟水明、李绍艮

附3

雅安市石棉县三索窝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一、景区概况

三索窝地处石棉县迎政乡南端,辐射迎政乡新民村、红旗村,距县城10公里,海拔1000-1500米。三索窝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环境怡人,背靠绵延群山,前邻奔腾大渡河,整体建筑风貌为川西民居风格,地方文化特色突出,为“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新村和旅游景区融合发展建设点。近年来,三索窝依托枇杷、核桃等特色品牌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展以旅游产业扶贫、农旅联动为主,兼顾农产品营销、特色文化展示、农家休闲垂钓等第三产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模式,成为具有山水田园风光、宜居宜游的旅游首选之地。“4.20”芦山强烈地震后,为加快产业恢复重建,三索窝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试点,摒弃传统劳作方式,加快推进农旅对接进程,在香港红十字会会、四川省红十字会、省市烟草系统、市公安局的帮助下,三索窝率先完成新村建设点和景区基础打造,有效实现产业恢复振兴、农旅对接,成为又一典范;先后获得“中国优质晚熟枇杷生产基地”、“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四川省文明村”、“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二、创建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良好格局

一是石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索窝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工作,先后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指挥部,精心组织安排各部门参与三索窝创建工作,相关领导经常到三索窝景区了解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协调督促创建工作的开展,并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会议部署具体创建工作,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确保了各项创建工作如期完成。

二是上级给予大力支持。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旅游局领导十分关心工作开展情况,时常亲自带队赶赴石棉了解工作开展情况,调研三索窝创建及建设情况,并给予关心和指导。通过市局领导指导,三索窝创建工作明确了思路,提高了效率。

三是在创建工作进程中,县旅游局依据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评定细则对三索窝景区现有软硬件水平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指导督促景区开展各项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及时发现处理问题,高效推进创建工作。同时,邀请专业旅游策划企业进行指导,为三索窝创建国家AAA级景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是三索窝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依据《三索窝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方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和评分细则,结合景区实际,对创建工作进行了细致分析、安排部署,形成了工作开展计划,并努力开展实施,通过各单位、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使三索窝景区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二)致力基础建设,构建良好环境

三索窝景区距石棉县城10公里,为了进一步改善外部交通条件,石棉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先后启动实施了G108线改造、提升,向阳至三索窝公路(向新公路)建设等一批重大的交通项目。同时,加大了景区内部旅游交通的建设和管理,先后完成了景区内10公里水泥公路、3公里游览环线及游步道建设,加快景区生态停车场建设,新建和改造生态停车场3200平方米,现有大小停车泊位285余个,各停车场均进行停车分区,并安排专人值守。同时,新建和改造旅游厕所6座,完成安全隐患整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完善了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景区入口广场、现代农业观光果园、川西民居、神泉古树等各具特色的景点。

(三)改造游览设施,完善服务功能

在全面推进三索窝国家AAA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中,我们从体现人文关怀出发,切实加强了景区游览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一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设置了游客接待大厅,划分了游客咨询服务处、游客休息厅、影视厅、购物区、卫生室、警务室、投诉室等功能区域,为游客提供咨询、行李寄存、免费物品借用等服务。二是完善旅游引导标识,在各景点设置了游览全景示意图和景点介绍牌、标识牌、温馨提示牌、科普知识牌等45个,游客既可浏览景区景观,又能通过文字介绍具体了解景点内容。在停车场及其出入口、主要路口、公共厕所等地段,设置了醒目的标识标牌。三是加快邮电和通信设施建设。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分别在景区制高点设置了信号发射基站分支点,移动电话信号覆盖了景区每个角落;电信部门在景区主要游客集散地统一安装了公用电话,并设置了醒目的标志。在游客中心设置了邮政服务台,为游客提供当地纪念封、明信片等邮政纪念服务。四是为方便特殊人群游览景区,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婴儿车、轮椅、拐杖、第三卫生间、雨伞等特殊服务项目,受到游客一致好评。

(四)加强监督管理,优化旅游环境

为了切实优化景区旅游环境,一是狠抓景区卫生监管。我们一直致力于为游客提供卫生、舒适游览环境,在每个景点设置了专职保洁员,景区内共设有垃圾箱86个,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回收,无公害处理,不留陈旧垃圾。在景区游道和游客主要集散地及游客目及之处,做到全天候的定时清扫。二是狠抓景区安全管理。为做好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三索窝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三索窝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安全保卫制度》、《旅游高峰期安全制度及措施》、《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消防检查管理制度》、《游览游乐服务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等,对景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环卫人员等重要岗位员工进行安全知识专业培训,对景区游道、灯光、电缆等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在景区各危险路段制作了安全提示牌,确保广大游客旅游安全。同时,在游客中心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常用药品及救护工具,公布救援电话,与县内急救中心联网,为游客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服务。

(五)加强规划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高起点编制景区规划。为把三索窝建设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民俗体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先后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和资深专家结合三索窝自身特色,组织编制了《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创建方案》、《三索窝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方案》、《新民村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建设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方案,为三索窝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构建景区形象识别系统。根据三索窝景区管理理念,景区创建伊始面向全国发布了征集景区LOGO标识的启示,目前景区LOGO已向国家商标管理局申请注册。同时,还对景区整体形象识别系统进行设计,完成景区标识、公示牌、宣传栏等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专业、一流、超越”的质量目标和“游客满意是我们的最大心愿”的质量口号,要求全体员工统一着装,统一佩戴工作牌,较好地树立了景区的形象。

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流程,在行为规范、安全生产、财务制度、后勤保障、营销管理、环境保护、文书档案等方面共出台了27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发了《三索窝景区员工手册》,使景区各项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加强员工培训。为不断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制定培训计划,针对景区旅游服务、礼仪、营销、安全、导游、环保等有关知识开展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我们鼓励员工通过自学获取大专、本科文凭,对获得文凭的同志给予适当奖励。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将其纳入员工的考核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

规范景区经营秩序。安排专人对经营户实行统一管理,要求景区内的旅游购物经营户诚信经营,文明服务。要求所有物品特色鲜明,质量可靠,摆放有序,干净整洁,明码标价,物美价廉。确保购物市场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杜绝围追兜售、强卖强买现象。

(六)严格资源保护,提升生态质量

加强环境监测。为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景区内广泛推广环保无毒餐具,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据统计,目前,景区饮用水源水质14项指标100%达标,地表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三类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景区噪音指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制定了环境整治方案、民居整建方案和相关奖励政策,完成景区民居改造82户,实施了污水处理、景区电力电信杆线入地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保护风景资源。按照“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十六字方针,加大了对主要景观景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力度,景区建筑及周边环境与景观景点实现了和谐统一。

(七)强化宣传推介,扩大影响力

近年来,三索窝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注重抓好景区市场宣传促销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传媒,从不同角度对三索窝进行宣传报道,大力向社会推介景区,提高景区知名度。一是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邀请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东方卫视等知名媒体以三索窝为素材,制作了《金窝银窝三索窝》等专题片;人民日报、人民网、国家旅游网等针对三索窝灾后重建、脱贫攻坚、人文、历史、文化多次进行宣传报道;依托石棉县旅游官方网站建立了三索窝旅游专题,极大提升了三索窝景区知名度。二是开展形式鲜活的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学术研讨会、假日旅游系列活动、枇杷采摘活动、感恩文化宣传活动等,与知名旅行社和青年拓展训练营广泛合作,拓宽客源市场,有效提升景区影响力。三是注重旅游纪念品开发。对景区标识进行了注册,对景区宣传画册、多媒体光碟的内容和包装进行精心设计,设计印制了三索窝宣传资料、导览图、折页、纪念封、明信片、宣传画册及书签等有10余种,不断挖掘提升景区特色旅游商品,增加景区吸引力。

三、发展建议

(一)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A评标准,将三索窝景区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作为不断推进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与常态化管理的过程,并推动石棉县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二)加强景区宣传营销,积极承办各种节庆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加快推进旅游休闲业态建设,促进村民变景民,真正将建成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灾后重建新型旅游集镇。

(四)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在景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增设温馨提示牌和警示牌。

(五)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补充完善游客中心功能,宣教资料与触摸屏外文内容,满足游客需求。

四、检查结论

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定检查,七里坝景区必备条件达标,三索窝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得分789分、景观质量评分细则得分77分,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得分81分,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要求得分77分,评定检查组经认真讨论,认为三索窝景区已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议景评办提交雅安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查,报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备案。

评定员:熊平、唐林

监督员:孟水明、李绍艮

附4

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景区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一、景区概况

雪山新村景区位于宝兴县穆坪镇境内,景区面积28.2平方公里,毗邻熊猫古城国家4A级景区,是四川西部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雪山新村景区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农业产业、农耕文化、特色民俗等资源要素,合理布局景观资源与配套设施。坚持以新村聚居点和特色传统村落作为依托,按照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景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标准和“农旅结合、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思路,在总体布局、地方特色、功能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调配,突出民俗特色,将文化、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等有机结合,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要素品位,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内容丰富的特色旅游产品,已建成为集生态体验型、观光休闲型、康体养身型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新村。

二、创建情况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村规划与设计方案由宝兴县人民政府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联合AIM竞赛组委会以“雪山村村落复兴”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创意,从AIM大赛优秀团队中筛选出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志愿者深入雪山村担任驻场设计。

结合雪山新村毗邻熊猫古城的特殊地理位置,本着“节约土地,集聚发展;相互协调,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便于生产、便利生活;产业支撑,带动发展”的要求,最终选定了一套高标准、高定位的重建规划。设计方案定位旅游扶贫的发展方向,坚持农旅结合、“一三”产业互动的提升重建思路,所有的房屋、市政建设都能服务于产业发展,充分考虑新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地灾治理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农房重建既有地域特色,又有后续发展能力。

(二)分工明确,措施得力。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党委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组干部为主要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创建办公室,全面负责申创工作。同时,对照国家AA级景区考核指标,编制了《雪山新村景区创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创建方案》,倒排时间节点,明确责任分工,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掌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创建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三)广泛宣传,全面动员。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公开信、悬挂标语条幅、设置户外广告,以及利用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开展雪山新村创建国家AA级景区的宣传报道。针对创建工作,特别制作了雪山新村景区创建专题片、宣传画册和展板等,既对外展示了宝兴新形象,又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四)优先完善基础设施。按照“方便群众、因山就势、线形结合、美观实用”的建设目标,投资345万元完成通村通组道路11.8公里的加宽硬化工程,增强景区可进入性;以停车设施建设为重点,新建停车场2300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50余个,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强化停车场管理,设置停车线、停车分区,分设出入口,完成车场内方向引导指示标识,确保交通畅通。进一步完善和改造升级饮水主管道、蓄水池、入户支管,真正使全村群众和游客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五)配套建设游览体系。投资约27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达520平方米游客中心主体建设及功能布展,完善了服务功能,配备了电脑触摸屏、影视厅、LED滚动字幕屏,制作了游览图册,提供咨询、购物、茶饮等服务,引导游客游览;拍摄了景区形象宣传片;投入资金10万元在景区内依照人性化的游览需要,规范设置了各类标识标牌80余个;设置了游客生态休息椅凳50余个;合理规范设置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20余个。

(六)精心塑造特色景观。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投资2600余万元,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旅游乡村社区——雪山旅游新村,并加大村落景观打造力度,实施美化绿化亮化以及民居风貌塑造工程,融入文化旅游元素,精心打造了休闲栈道、休闲亭、熊猫文化小品等休闲景观;投入资金35万元,对知青房进行改造升级,还原及优化室内空间,塑造地域民俗情景,展现当地民俗民风;投入资金80余万元,新建新村观景平台、火把广场。

(七)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精心做好电话咨询、游客统计、问卷调查、投诉办理等工作;开展酒店接待、餐饮服务、特色菜品、手工艺品开发、文明礼仪等培训5期200余人次。同时,引导当地村民改变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经营理念,提升旅游接待软环境;规范管理乡村民宿。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帮助下,建立了新型合作组织福民专业合作社,把新村内的50户农户整合起来,通过产业经营产生利润,村民享受合作社分红的办法实现村民产业发展的自我管理和发展,已形成500人/天的旅游接待能力。目前,新村内已全新装修了精品民宿15套,高档床位50余个,可提供乡村美食、特色餐饮,同时还推出了篝火晚会、乡村音乐趴、徒步越野、云顶田园观光、观鸟、环线健身跑、果园采摘、蜂蜜尝鲜、茶园喝茶、烧烤等特色体验项目。

(八)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完成景区监控系统改造,安装监控探头16个;配备流动安保人员4名,以及安防器材和救护设备,强化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景区公共安全;组建景区义务消防队,落实义务消防员6名,添置灭火器具等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消除隐患;加强旅游食品卫生监管和游客食品安全,坚决查处销售不安全食品的违法行为;落实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餐饮具的卫生安全;在景区公路安全隐患地段,设置警示标志牌、反光镜、减速带等安全预警设施,加强游览安全宣传;完善紧急救援体系,公示救援电话,制作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须知30余个确保救援及时、迅捷、安全、高效。

(九)完善邮电通信设施。设计制作并发行雪山旅游新村景区纪念明信片票等;在加强移动网络建设,景区实现移动电话信号全覆盖,游客中心、观景平台、火把广场等主要景点开通免费wifi。

(十)着力整治环境卫生。设置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分类垃圾箱30余个,配备垃圾车1辆,落实景区环卫保洁人员4人,做到垃圾分类处理,日产日清;大力开展景区风貌整治,对景区沿线50户农房的民居风貌进行统一改造,使景区周边环境更加协调。

(十一)强化景区综合管理。成立雪山旅游新村自管委,制定《自管委管理条例》、《村规民约》、《卫生保洁》、《雪山旅游新村接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对旅游接待、环境卫生、服务质量进行规范管理,实现新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三、发展建议

(一)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A评标准,将雪山村景区创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作为不断推进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与常态化管理的过程,并推动宝兴县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二)加强景区宣传营销,积极承办各种节庆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加快推进旅游休闲业态建设,促进村民变景民,真正将建成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灾后重建新型旅游新村

(四)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在景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增设温馨提示牌和警示牌。

(五)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补充完善游客中心功能,宣教资料与触摸屏外文内容,满足游客需求。

四、检查结论

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定检查,雪山村景区必备条件达标,雪山新村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得分648分、景观质量评分细则得分66分,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得分67分,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要求得分68分,评定检查组经认真讨论,认为雪山村景区已达到国家2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议景评办提交雅安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查,报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备案。

评定员:熊平、陈嘉咏

监督员:孟水明、李绍艮

附5

雅安市汉源县体育公园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一、景区概况

汉源县体育公园位于富林镇滨湖路二段,毗邻汉源湖,环境优美,场地开阔,空气质量及植被条件优越,包括体育馆和全民健身中心,是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公务、全民健身、紧急避险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运动公园。

汉源县体育馆为湖北省援建项目交钥匙工程,总投资1亿元,于2010年5月19日建成投用,占地面积10458.16平方米,建筑面积15354.39平方米,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房等。功能用房37间,可容纳3190名观众。自体育馆建成以来,每年免费服务7万余人次,已先后举办了全国NBL男子篮球集训检查赛、全国WCBA女子篮球联赛集训检查赛、全国全民健身科技志愿服务神州行(汉源站)、全国技巧冠军赛等重大赛事活动。

汉源县全民健身中心总投资3870万元,属中央灾后重建资金建设项目。占地20000余平方米,包括七楼一底健身楼、标准游泳池、儿童戏水池、塑胶篮球场、网球场等设施,于201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体育公园设施设备完善,功能齐全,在独特的环境景观中融入运动休闲,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体育运动需求,是汉源人民自然休闲、体育运动和生态健身的综合性场所,为群众提供了绿色健身场所,有力传播了体育文化,促进了城市文化体育发展。

二、创建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汉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公园创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工作,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汉源县体育公园申报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及时召开汉源县体育公园创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三是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会,对创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相关政策、标准、文件进行了认真传达学习,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科学规划,总体布局。对照《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四川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提升标准(暂行)》(A+标准)《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聘请旅游规划单位编制了创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通过现场踏勘、调研、会商等多次讨论和研究,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并批准实施。

(三)完善机制,全力推进。建立技术保障机制,聘请创建专业机构对创建工作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建立目标督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如期、高效完成;建立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旅游经营项目建设,为景区的深度开发和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创建领导小组坚持每周例会制,督查工作进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坚持每天现场建设督办制,每10天实行工作推进督查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时整改,强力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先后邀请相关专家对创建的硬件建设指导把脉,加强对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相关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成册。聘请专业老师对景区讲解人员进行强化培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学习培训,有效弥补了我县创建工作短板,全方位提升了创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完善设施,方便游客。一是为方便游客,与县交警部门衔接,在高速路口悬挂1块通往汉源县体育公园景区的交通指示牌;二是在体育公园安装了电子触摸屏1台;三是在游客服务中心,各种接待规章制度上墙,设置了游客咨询、投诉服务台,公布了游客咨询、投诉电话;四是增设了到接待室、卫生间、医务室的指示牌;五是设置警务室,并安排专人负责白天巡馆和夜间值班,搞好景区安保工作;六是设立医务室1处,常备日常药品、急救药品、氧气袋、担架等急救设备,并配备了专职医护人员1—3名,为游客提供急救等医疗服务。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设置了残疾人厕所、残疾人通道,极大的方便了残疾游客;七是安装了分类垃圾箱,并聘请了7名保洁人员负责垃圾清理,做到日清日洁;八是停车场设立了大型停车牌2块,更换垃圾箱5个,方便游客停车;九是在公园内明显位置设立了游览标识牌、警示牌和安全须知,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防范措施。

(六)提升服务,强化培训。一是在日常管理中,相继制定完善了相应工作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统一接待人员着装,规范接待人员言行;二是制定培训计划,定期不定期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期,受训100人次,不断提升体育公园的综合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完善了游客投诉处理体系,游客投诉中心电话24小时值班,设立了游客咨询接待服务点,推行“首问责任制”。四是公园内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相继制定了《体育公园服务质量管理总要求》《保安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干部职工行为;五是加强公园导游人员培训,指导编写了导游解说词。

(七)发掘潜力,打造品牌。我们本着政府引导、因地制宜、便民利民、适度超前的原则,奋力打造汉源县体育公园,使公园体育化,设施“公园化”,努力达到环境景观和器械配置的和谐统一,以满足群众休闲健身的需求,夯实我县打造“西部运动休闲城”和建设“大渡河流域区域体育交流中心”基础。

三、发展建议

(一)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A评标准,将汉源县体育公园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作为不断推进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与常态化管理的过程,并推动汉源县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二)加强景区宣传营销,积极承办各种节庆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增收致富。

(三)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在景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增设温馨提示牌和警示牌。

(四)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补充完善游客中心功能,宣教资料与触摸屏外文内容,满足游客需求。

四、检查结论

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定检查,雪山村景区必备条件达标,中里新村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得分656分、景观质量评分细则得分65分,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得分66分,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要求得分65分,评定检查组经认真讨论,认为汉源体育公园景区已达到国家2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议景评办提交雅安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查,报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备案。

评定员:熊平、唐林

监督员:孟水明、李绍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