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行医热情不减——姚洪俊的从医故事

来源:
2018-11-27 09:01
浏览:
收藏 打印

姚洪俊医生

今年农历5月,姚洪俊医生刚过八十大寿,耄耋之年的他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但他一心想着行医路,80岁高龄的他还想继续开自己的诊所。

姚洪俊是我市的一名内科医生,行医50余载,先后在名山区人民医院(原为名山县人民医院)、雅安市中医医院工作,从事内科和肝病方面的诊疗工作。从医院退休后,他又在市区文化路开办了姚洪俊诊所,从事肝病诊疗。随着年岁增高,在子女们的要求下,他关闭了诊所回家养老。尽管如此,耄耋之年的他行医热情仍不减,坚持在家中坐诊,对患者他坚持做到有求必应。11月26日,记者采访了这位老医生,为大家讲述他的从医故事。

经历坎坷

坚守行医理想

姚洪俊的行医路,充满了坎坷。

姚洪俊小时,家里全靠母亲卖豆腐养家。

姚洪俊从小聪明好学,12岁免试保送雅安中学,1955年考入雅安卫生学校(现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名山县人民医院工作,参加工作后的他刻苦钻研,经常为医学问题挑灯夜读,勤奋好学的他临床技术拔尖,刚参加工作便是名山医疗技术指导组成员。

1966年,姚洪俊因某种原因被遣返农村,从事教师职业的妻子也一同受到牵连,他和妻子一夜间失去了工作。为了养活7个子女,姚洪俊只好四处行医,后又因“文革”入狱5年。在服刑的日子里,管教人员见他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便允许他带医学工具书到狱中。在监狱的5年时间里,他潜心研究临床医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尤其对肝病防治医学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出狱后,回到家中的姚洪俊看见妻子带着子女和年过八旬的父亲挤在破偏房里,木板搭的床上垫着玉米秆,吃的是野菜玉米汤,他不禁潸然泪下。尽管生活现状不如意,但姚洪俊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打倒,毅然选择继续坚守自己的行医理想。

随后,姚洪俊拿到恢复到原名山县人民医院工作的通知书。他并没有立刻回到医院工作,他选择了在农村行医,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走村串户解决村民的常见病,一坚持就是4年,4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布乡村。

就这样,虽然经历坎坷,但他一直坚持着行医理想——为基层群众看病。

真情奉献

数十年如一日

1983年,姚洪俊回到了医院工作,从此主攻肝病诊疗。

2000年,他从医院退休后,又被返聘到市中医院肝病科从医,工作至2010年。

在市中医院离职后,2011年经相关部门核准,他在市区文化路开设起了个人诊所,专业治疗肝病患者,直至2016年,随着年岁增高,在子女的要求下,他才关掉诊所,回家颐养天年。

在行医路上,他永不退休,数十年如一日真情奉献,如今他虽然已经在家颐养天年,但他仍然坚持行医,近两年来他一直坚持在家中行医,只要有病人找到他,他总是耐心细致为病人诊疗,不少患者慕名到他的家中,找他看病。

他说:“生命不息,行医不止,我愿意一直坚持为病人看病,直至生命的最后!”

今年80岁高龄的姚洪俊,至今已行医数十年。几十年来,姚洪俊重点从事肝病防治工作,在肝病的防治领域颇有建树。这些年来,在肝病防治上,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慢性乙肝、病性肝炎、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脂肪肝、肝纤维化、肝功能障碍等肝病进行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并有针对性重点指导特殊人群正确防治肝硬化和肝癌,很多肝病患者在他那里寻求到了满意的疗效。

姚洪俊是一位有爱的医生,这些年来“回报社会、真情奉献”是他的格言。

在他的行医道路上,他一直坚持奉献爱心,常年坚持参加各类义诊活动,为农村百姓送医送健康,他曾关爱贫困家庭学子、帮助肝病患者免费治疗、赞助贫困患者家庭治疗费、为白血病患儿捐款等。与此同时,他还是我市关工委成员,一直坚持参与“三下乡、助残、助困、助学”等公益活动。

如今,80岁高龄的姚洪俊,早应该享受清闲日子,但是他仍在继续发挥余热,坚持在家中坐诊,为患者解除疾病,同时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高菲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