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雅安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14 14:48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雅安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雅安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已经五届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五届市委常委会第36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雅安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有利条件

第三节 面临挑战

第四节 需求分析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发展布局

第一节 空间布局 

第二节 功能布局

第三节 现代流通体系 

第四章 重点突破 

第一节 雅安物流园 

第二节 雅安无水港> 

第三节 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

第四节 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

第五节 中农批·川西国际农博城

第五章 强化枢纽功能支撑

第一节 加快构建开放通道 

第二节 完善物流设施体系 

第三节 构建物流枢纽网络

第四节 建设智慧物流园区 

第六章 着力提升物流专业化水平 

第一节 重点发展多式联运 

第二节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 

第三节 协同发展应急物流

第四节 积极发展电商物流 

第七章 大力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

第一节 持续加强物流市场主体培育 

第二节 着力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第三节 加快完善陆港口岸服务体系 

第四节 积极推动物流绿色低碳发展 

第五节 全面深化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 

第二节 环境影响对策 

第三节 评价结论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突出项目工作,争取国省支持 

第二节 夯实要素保障,增进发展动能 

第三节 强化组织实施,优化发展环境 

第四节 做好人才引育,增强发展后劲 

附录 雅安市“十四五”物流业重大项目表 

表1 雅安市“十四五”现代物流设施重大项目表

表2 雅安市“十四五”专业市场重大项目表

表3 雅安市“十四五”物流站场建设重大项目表 

名词解释 

雅安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川藏铁路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有关决策部署、雅安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流通网络体系,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国家开放通道重要物流商贸中心,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根据《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国家、省相关规划,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规划范围为雅安市全域。

本规划是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性指导规划,是政府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物流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重要参考,实施中要注重发挥基础先导作用,并结合实际不断补充、完善、提升。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雅安市坚持以提高物流效率为目标,对接大战略,融入新格局,提升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能级,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全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道体系构建、市场主体培育、服务能力及规模效益提升等成效显著,为推动全市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及配套设施投入建设,物流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大力促成物流园区周边老旧建筑拆迁、场地平整、国道G108改线,全力推动园区内部道路、配套停车场、管理用房、仓储中心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聚力加速强电系统、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完备完善。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雅安无水港、雅甘凉物流园、荥经现代商贸物流园等重要物流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建设,物流节点连点成网,“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建设持续完善。

物流通道体系逐步健全。随着全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四向拓展,外联内畅”物流运输通道体系大为改观。“十三五”期间,全市综合交通完成投资342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58%;铁路运营里程52公里,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通运营,雅安至林芝段实现开工;公路网里程突破8203公里,所有县(区)实现二级及以上普通国省道覆盖,60%的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41公里。东向建成G93线雅安至乐山段,南向建成G5线雅安至西昌段,西向建成G4218线雅安至康定段,北向建成S8线邛崃至名山、G5线成都至雅安段。

物流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强培育物流企业,持续增强物流市场主体竞争力,加速物流业新旧动能转换。现有货运企业350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31家、国家4A级物流企业2户,3A级物流企业4户,2A级物流企业5户,取得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服务经营资格企业1家,货运车辆达12972辆(含危货运输车辆544辆)。

物流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物流网络体系初步形成,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物流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物流网络体系融合的专业市场、电商快递、农业园区、冷链仓配等商贸物流节点逐步增加,“多站合一”农村物流节点建设稳步推进,LNG物流一张网项目加快建设,三级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达100%。运输企业加快向物流企业转型,地方重点物流骨干企业积极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创新管理和组织模式,有效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和物流服务满意度。

物流规模效益稳步提升。产业发展动能逐步显现,物流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促进作用不断加强。“十三五”末,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含交通、仓储和邮政业)11.45亿元,较“十二五”末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率达8.8%;2019年完成货运总量5326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807689万吨公里;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完成货运总量5030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612756万吨公里,与“十二五”末持平,物流产业规模平稳提升。

物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0﹞1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2020〕13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号)等政策相继发布,分别从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融合发展等为物流业指引方向,并提出具体支持措施。从省级层面看,《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等政策出台,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着力构建高度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现代物流体系。从雅安市层面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科学合理谋划,出台了《雅安市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的实施意见》《雅安市支持服务业发展激励政策》等政策措施,全力促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有利条件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雅安完善现代流通网络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以川藏铁路建设为契机,推进雅安物流园、雅安无水港建设,打造铁、公、港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防范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供应短缺风险。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凸显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优势。

国家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雅安融入新发展格局明晰了路径。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22〕78号),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绿色智能、安全稳定的现代物流体系,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布局建设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切实解决物流“最先一公里”冷链分拨短板,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效率;拓展物流服务新领域新模式,加快发展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多式联运、仓储服务、跨境物流、城市配送,推进物流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强高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提高物流体系韧性。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为雅安凸显军民融合特色提供了动力。四川仅有成都、遂宁、攀枝花、达州四市入围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与我省发展需求差距较大。《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18〕1886号)和《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支持物流枢纽设施短板突出地区结合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等,按照适度超前原则高起点规划新建物流枢纽设施,支持现有承载城市在城市群内部开展合作共建,优先鼓励依托全国性和区域性铁路物流中心培育发展陆港型枢纽,为雅安依托区位优势和川藏铁路建设契机,突出军民融合发展特色,积极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开展合作共建提供了难得机遇和不竭动力,推动雅安建设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开展规模化物流业务,提供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组织和区域分拨服务。

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为雅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带来了机遇。国家级重点工程川藏铁路成雅段开通运营,雅安至林芝段全面建设,将直接改变雅安空间位势、深刻重塑雅安战略位势,极大提升雅安在全国区域版图中承东启西的“杠杆”作用,为雅安加快建设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打造经西藏至南亚次大陆国家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的门户枢纽,推动雅安由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提升了雅安对青藏高原独特的资源与成都平原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的聚合力。川藏铁路将成都的经济版图拓展了122.84万平方公里,更凸显了雅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西藏、南亚之间的“中介效应”,有助于雅安一端连通成渝全国级消费市场,一端连接西藏、南亚广袤的未开垦市场。《成都平原经济区“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川府发〔2021〕7号)提出,“全力推进川藏铁路建设,强化高原铁路科研和产业协作配套,推动成都协同雅安,布局铁路装备制造、物流商贸、绿色建材等产业,打造川藏铁路陆港新区,聚力构建川藏战略经济大通道”,进一步提升了雅安战略地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雅安提升门户枢纽能级搭建了平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雅安由自古以来的“川西门户”跃升为“成渝门户”,从川西综合交通枢纽变为成渝西向综合交通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雅安等城市发展人文休闲、度假康养,打造全省西向开放门户型城市新区——雅州新区。《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明确将雅安建设成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与区域性物流中心,赋予雅安对支撑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的重大利好,雅安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产业发展高地、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协作基地的定位,加速释放更多制度性政策红利和持续性市场红利。

第三节 面临挑战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流业发展支撑不强。雅安市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主要发展指标在成都平原经济区中排名靠后,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十三五”末,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5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80亿元,两项指标在成都平原经济区8个市中均处于末位,与全省各市(州)相比仅高于甘孜州和阿坝州。三次产业结构为比20.1∶29.9∶5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8%、39.6%和41.6%,其中第二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链不健全;第三产业辐射功能不强,商贸服务业支撑力度不够,专业市场起步晚规模小,难以支撑物流业大发展。

枢纽功能不突出,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雅安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历史上一直是“藏彝走廊”“川西门户”,但由于自身经济总量小、重大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欠缺、大型综合型物流园区不足等原因,没有形成与其区位优势相匹配的物流枢纽功能和商品要素资源集散功能,物流辐射区域有限,集聚效应不足,运行效率不高,距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物流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运输方式单一,长途公路物流占比超过99%。生产性企业自办物流、需方自提物流偏多,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承揽物流量较少。物流信息化、智慧化、标准化水平低,与物流配套的电子政务、检验检疫、税务、金融服务等多功能集聚相对缺失。冷链物流起步晚、技术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普及滞后,难以满足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需求,目前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仅为6.43%。

物流市场主体不强,高端复合型人才匮乏。总体上,大型、综合型、现代化物流企业数量偏少,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大多数物流企业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差,仅简单从事两地间货物的往返运输,而非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要素的集聚流通,不能很好实现规模效应。物流从业人员大多从事包装、装卸、搬运等基础工作,而财税政务、商贸金融、信息服务等物流专业人才极度缺乏,高端复合型物流人才支撑不足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节 需求分析

从国家战略看。川藏铁路全面开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规划,需要充分发挥雅安区位优势,在连接成渝全国级消费市场与西藏、南亚之间更好发挥重要的桥梁中介作用。打造国家进藏物资集散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接康藏地区商贸物流重要“桥头堡”,加快建成国家区域版图中承东启西的重要门户、成渝地区西向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网络的重要节点,提高物流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数智化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迫在眉睫。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市场分割,强化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推动本地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从区域发展看。雅安(除天全县和宝兴县外)入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但在成都平原城市群中,雅安人口规模小、经济体量小、对高能级资源要素吸附能力不足,经济影响力远不比其战略重要性。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规划,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物流软硬件设施建设和现有承载城市(如成都)在城市群内部开展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带动区域发展。雅安用好川藏铁路逾3000亿级投资的溢出效应,以大通道构建大格局,依托川藏铁路、雅叶高速等,打通入藏出疆通道;以大协同共建大走廊,构建“民族团结与协同发展走廊”;以大投资融入“双循环”,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战略需要。

从地方发展看。物流业内在发展规律及雅安现状物流发展水平,决定了雅安整个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枢纽功能,突出军民融合,与交通商贸金融等相关产业、与专业市场等融合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川藏铁路和雅安无水港建设,为多式联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数字经济产业、先进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及“五雅”优质农产品,呼唤高效率的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和邮政快递物流。大宗石材、新型建材家具、锂电池材料、纺织品等,需要大型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及与之配套的仓储物流设施。川藏铁路工期长达十年,地方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需要工程物流、逆向物流予以保障。打造国家开放通道重要物流商贸中心,推进雅安物流园、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雅安无水港、中农批·川西国际农博城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公铁联运的物流体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及全市交通强市大会、城市建设发展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强化枢纽功能,突出重点园区支撑,提升物流枢纽网络服务能级和物流市场主体竞争力,聚焦降本提质增效,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拓展物流服务新领域新模式,加快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着力构建大枢纽、大通道、大开放、大市场、大物流、大流通发展格局,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打造川藏物资贸易集散地,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聚焦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深化流通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流通规则和标准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规划导向引领,着力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目标导向,重点突破。以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为总目标,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构建“五廊”运输通道,完善通道沿线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力求雅安物流园、雅安无水港、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等率先重点突破。加强不同物流运输方式间的衔接与配合,大力推广多式联运,不断提升物流专业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级。

——功能强化,园区支撑。突出军民融合功能,积极创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川藏物资贸易集散地等一批开放型重大物流平台,以雅州新区为依托,完善相关园区设施,大幅提升物流业发展整体能级。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物流企业网络化经营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数字赋能,绿色低碳。依托雅安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数字赋能现代物流,提升物流自动化、无人化、数智化水平,促进物流与交通、制造、商贸、金融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延伸现代流通价值链。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发展绿色低碳优势物流产业集群,不断优化物流结构,助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第三节 发展定位

发挥雅安作为成都、攀西、川西北三大经济区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托综合交通和物流网络,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集聚,全力打造国家开放通道成渝地区西向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国家开放通道重要物流商贸中心。大力推进创设川藏铁路陆港新区,率先规划建设川藏铁路陆港新区的雅安板块,积极回应国家和四川省提出的聚力构建川藏战略经济大通道的时代使命和雅安担当,推动川藏铁路配套物流园区和重要仓储配送设施建设,激发川藏铁路雅安“桥头堡”效应和聚合功能。雅安作为“川藏铁路第一城”,是川藏铁路的战略通道支点,与西藏、青海等合作共建飞地加工贸易园区,配套布局一批区域性中心市场和专业市场,建成集通道、仓储、货物流通、商品交易、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川藏物资贸易集散地,打造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接康藏地区商贸物流的重要“桥头堡”。

——成渝地区西向重要门户枢纽。雅安是攀西富集资源出入四川其他地区的重要门户,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接全国最大彝区和涉藏地区的重要节点,也是“成都一雅安一云南一缅甸”和“成都(重庆)一雅安一西藏一印度”两条国家南向开放通道的重要交汇点。依托“双向门户”优势,紧抓川藏铁路、雅叶高速建设机遇,加快构建一端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供需,助推“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建设,一端高效连接省内三州、云南西藏乃至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交通枢纽、信息节点、物流中心等为支撑的成渝地区西向重要门户枢纽。

——区域性物流中心。立足雅安战略位势、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紧抓川藏铁路建设机遇,构建“东融成渝、西向拓展”开放发展格局,建成全省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主动承担全省西向拓展的开放重任,做好进出康藏地区物资在雅安统筹、集散、储备、中转,保障川藏铁路建设的基建供应、日常配套及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打造国家进藏物资集散基地、国家级应急物资和战略物资储备调拨配送基地、川藏铁路建设物资保障基地。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现代物流发展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功能能级显著增强、辐射效应大幅提升,重点园区实现突破、引领作用逐步发挥,物流体系基本形成、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显著提升。

——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强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依托雅叶高速、国道G318线及拟规划建设的天雅高速,加快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建设。着力推动雅安物流园、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雅安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雅安无水港等尽快建成投运,完善“1+1+N+1”的物流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加强多式联运转运、综合信息平台、通关保税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川藏铁路经芦山到宝兴延长线。大力推广应用物流新技术、新装备,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设施深度融合。

——重点园区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以资源带动、产业推动、消费拉动、交通枢纽联动等模式,重点打造雅安物流园、雅安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雅安无水港、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中农批·川西国际农博城等六个区位优势明显、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显著、辐射区域广阔的物流枢纽园区,为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数智化开展物流业务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全市物流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枢纽+通道+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加快形成衔接国家“一带一路”、泛亚交通网建设、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区域广、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输效率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国家进藏物资集散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川藏战略经济大通道加快畅通,乡村邮政快递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枢纽干支仓配一体化衔接更加顺畅,铁路枢纽功能、物流节点与空间网络相互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

——物流专业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商贸物流、电商物流进一步发展壮大,冷链物流全流程追踪、检测、溯源能力大幅增强,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调度流程、信息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一步优化,铁路物流加快发展。集约化城乡高效配送模式全面推广,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初步实现。雅安无水港开放功能持续强化,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专栏3 雅安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目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园区(个)

~

10

末端邮政快递服务站点(个)

538

672

铁路网建成及在建总里程(公里)

52

128

高速公路里程(公里)

341

412

物流服务效率和品质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

16.78

14

物流业增加值(亿元)

11.45

14.66

邮件快递包装绿色化率(%)

90

100

公路承担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

612756

773400

物流专业化服务能力

市级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个)

0

1

全市快递业务量(万件)

1381

5431

物流市场主体

规上物流企业数(家)

31

56

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数(家)

11

20

展望2035年,内畅外快的立体通道枢纽体系全面建成,物流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物流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数智化水平整体跃升,物流业支撑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的作用显著增强,降本提质增效效应持续显现,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保障。

第三章 发展布局

雅安“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物流发展,需要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泛亚交通网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进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物流服务能力提升。

雅安“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物流发展,需要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乐山港、宜宾港、泸州港、重庆港等港口便捷通达的交通运输优势。 

第一节  空间布局

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立足雅安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等,顺应物流运行网络化发展趋势,高水平构建“1+1+N+1”的物流发展空间布局。

1个陆港型物流枢纽和综合型物流中心——雅安物流园。项目位于雅州新区核心的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川藏铁路成康段名山货运站,东至车岭镇中居村,西至永兴镇化成村,南至前进乡两河村,北以规划成新蒲快速路为界,占地8985亩,规划面积599.76万平方米。依托川藏铁路、国道G318、国道G108、国道G351、成雅快速通道等陆路交通运输大通道,打造国家级对藏物资集散枢纽,主要承担进出藏生产物资、川藏铁路基建物资、应急物资集散功能,衔接周边干支线运输,服务区域生产力布局,提供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组织和区域分拨服务,联合雅安无水港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1个功能性物流产业园——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位于天全县始阳镇乐坝村,毗邻川藏铁路天全站,南邻雅康高速,北依国道G318线,占地约1200亩,建筑面积约70.5万平方米,打造国家级应急物资和战略物资储备调拨配送基地、公铁联运综合型物流园区。目前项目所在地至青衣江天全河段之间地块拟作远期规划用地。

N个专业市场及配套仓储物流中心。加大与涉藏地区、彝区交流合作,联动成都、甘孜,配套布局一批区域性的专业市场。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各县(区)产业发展重点,建设或改造提升一批商品交易专业市场及其配套的仓储物流中心,以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高效化为导向,促进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联动融合发展。重点发展茶叶、汽车、二手车、新型建材、家具、农产品、石材等专业市场,完善商贸流通综合服务体系。

专栏7 雅安市“十四五”专业市场及配套仓储物流中心

1.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位于名山区西蒙路,占地48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2.中农批·川西国际农博城,位于雨城区大兴街道,东靠雨城大道,西邻雅康高速公路公司,南界龙溪西路,北接龙溪源地产,占地318.8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3.雅安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位于雨城区,占地1445.72亩,布局汽车产业园、生鲜肉产业园、仓储物流园、现代民政服务业基地、雅安绿色建材产业园五大功能区。

4.国盛·雅安国际商贸城,位于雨城区熊猫大道,占地286.89亩,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

5.荥经现代商贸物流园,位于严道街道南罗坝村,占地280亩,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

6.荥经川西新型建材产业园,位于大田乡,占地210亩,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

7.汉源川九襄农贸商城,位于九襄镇,占地300亩,建筑面积约9.54万平方米。

8.石棉雅甘凉现代商贸物流园,位于向阳村,北界108国道,南界石棉002乡道,包括向阳、永和两个片区,规划占地约1395亩,建设面积约93万平方米。

9.芦山现代物流园,位于向阳坝,占地200亩,规划面积约3.8万平方米。

10.宝兴灵关物流园,位于灵关镇,占地217亩,建设面积2.53万平方米。

1张覆盖城乡的仓储物流配送网络。加快构建连通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节点、末端配送站点的物流网络,完善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形成涵盖一县一中心、30个乡镇级片区、24个中心镇、6个副中心镇、165个村级片区和172个中心村的网络格局。依托商贸、供销、交通、邮政快递等城乡网点资源,完善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末端网络服务能力。构建“结点成网、城乡互动、平急共用、融合一体”的现代流通市场体系。

以雅州新区为核心构建“两主两辅”物流园区布局,打造川藏铁路陆港新区。雅州新区作为全省西向开放门户型城市新区、川藏战略经济高能级平台、成雅碳中和产业创新示范区,打造雅安产业之翼、未来新城,构建“两主两辅”物流园区布局,形成引领全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两主”为雅安物流园、雅安无水港,“两辅”为雅安机场物流园、成雅工业园物流园。雅安物流园定位为国家级对藏物资集散枢纽;雅安无水港物流园定位为川西水运物流桥头堡、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基地;雅安机场物流园定位为雅安航空物流枢纽,主要承担生鲜、贵重药材等高附加值产品中转及运输;成雅工业园物流园主要服务园内企业,提供运输、配送、中转等物流配套服务。围绕以雅州新区为核心区的“川藏铁路陆港新区”,构建立足雅安、融入成都、面向成渝、链接攀西、辐射康藏的物流网络体系。

第二节 功能布局

雅安物流园。以雅州新区为依托,以雅安无水港多式联运中心项目为引擎构建雅安物流园,立足雅安毗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聚集区,与成都特大中心城市的距离位于经济合理的物流半径内的良好区位条件,以连片集中布局为主,集中设置物流设施,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军民融合特色突出、开放性公共性强、服务功能完善、统筹运营管理、区域协同联动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国家级应急物资和战略物资储备调拨基地、进藏物资集散基地、川藏铁路建设物资保障基地、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四川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建成辐射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的区域性枢纽型现代综合型物流园区、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协作基地及城市功能与枢纽功能互联互通、站城一体、站产互促的现代物流新城,协同发展川藏物资集散物流、应急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

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档升级传统制造业,与成都错位协调,主动为成都布局的铁路装备制造配套,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运用互联网+制造业改变传统制造业模式,从单纯生产制造转向供应链协同,捕捉柔性化生产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基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开放创新系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聚焦产业链、培育新动能”,通过“铸链、聚链、补链、延链、扩链和强链”的产业链发展逻辑,打造“川藏铁路陆港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新兴区”和“都市农业示范区”,形成“川藏铁路陆港新区”高质量发展和强韧性的“芯片”。

雅安无水港。陆港型物流枢纽和综合型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东集西散”的多式联运物流枢纽,重点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主要发展电商物流、冷链运输、医药配送等城市物流服务功能,兼顾提供保税仓储、口岸作业、大宗出入境物资集散、运输报关代理、公铁水多式联运、信息交易等外向型增值服务,突出开放功能。

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设仓储区、运输功能区和旅游文化服务区三大功能区,打造国家级应急物资和战略物资储备调拨配送基地、公铁联运综合型物流园区、川藏铁路建设物资保障基地、对藏农产品保供冷链物流基地、川藏旅游商品培育基地、民族特色文化展示中心和商用车及工程装备二手车交易市场,提供完善的转运、储存、冷链、加工、检验检测、配送、展示交易、金融及公铁联运、商用卡车后市场一条龙服务等。

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打造集茶叶批发零售、精品茶销售、电商及电子商务、茶产业配套、商务服务、茶旅融合等为一体的专业化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大型综合仓储、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茶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积极搭建茶叶溯源、监管、查询为一体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形成以“冷链仓储—市场交易—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国性茶叶专业市场。

中农批·川西国际农博城。以蔬菜、果品批发为主,打造立足川西、辐射滇藏、供销全国的大型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加快建成集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电子结算、冷链运输、食品检测、展示展销、信息服务、金融商务、综合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川西农副产品集散中转中心。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打造集茶叶批发零售、精品茶销售、电商及电子商务、茶产业配套、商务服务、茶旅融合等为一体的专业化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大型综合仓储、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茶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积极搭建茶叶溯源、监管、查询为一体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形成以“冷链仓储—市场交易—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国性茶叶专业市场。

雅安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的目标,发展生鲜肉及肉制品加工,配套做好上下游相关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汽车销售服务商圈,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集群和汽车文化旅游度假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汽车生活文化城。整合优势资源,有力保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公益设施项目对砂石建材需求,建成绿色建材产业园。

国盛·雅安国际商贸城。重点打造建材交易中心、家具五金机电博览中心,提供品牌展示、商品交易、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多种服务,发展总代配送、厂商直销,建成规模巨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服务规范的现代化、专业化、一站式商贸产业中心。

荥经现代商贸物流园。打造集工业仓储物流和城市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商贸物流园区,主要服务跨区域长途货运和城市配送,辐射周边县区,为煤炭业、电冶工业、石材加工业、材料工业等提供工贸配送及生活物资配送等服务。

荥经川西新型建材产业园。以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以玄武岩纤维、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实现从传统石材到绿色新型建材的转型发展,打造成渝地区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利用花岗石尾矿等资源富集优势,重点生产装配式房屋构件、市政铺装构件、装配式围挡、市政管廊、绿色精品砂石骨料等装配式混凝土制品和装配式建筑等新型材料。

汉源川九襄农贸商城。依托汉源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辐射雅安市域南部、攀西经济区、云南地区,以雅安南部区域货物集散、采购、分销及物流配送为主的农产品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为周边市区提供优质生鲜农产品。

石棉雅甘凉现代商贸物流园。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商贸展销为带动,以现代物流为主导,以供应链协作为延伸,打造立足石棉、服务周边、辐射雅甘凉,集仓储、加工、运输配送、货物分拨、多式联运于一体,涵盖农业产业物流、工矿企业物流、汽修汽贸物流、城乡快递物流、综合配套服务的,具有示范效应和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型商贸物流园区。

芦山现代物流园。立足芦山,为川西地区商贸流通业、纺织、中药材等产业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现代物流服务,为芦山及周边县区提供工贸配送及生活和旅游消耗品配送服务,建设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现代物流中心。

宝兴灵关物流园。依托本地石材产业优势,打造集建筑材料销售及石灰岩、玄武岩、砂石开采、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建设石材检测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为宝兴及周边地区的石材工业、生活及旅游消耗品提供配送服务。

第三节 现代流通体系

加快完善系统完备、创新引领、协同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着力优化流通网络、完善流通市场、做强流通企业,推动物流与商贸、交通、金融等体系有机衔接。

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强商品交易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线上线下、内外贸融合创新,打造数字化、智慧化、开放型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完善农村流通设施网点,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支持农村融入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强商贸流通产业组织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变化,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畅通,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匹配。

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加快川藏铁路骨干通道建设,推进成雅高速等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核一轴”“四向八廊”综合运输通道,增强流通功能。加快实施国道351雅眉快速通道、国道108周公山隧道、省道104名山马岭至永兴段等项目,加快推进雨城区、名山区、经开区“三区”同城化进程,统筹城乡交通网络整体布局和一体建设,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提供基础支撑。改造提升国道108汉源九襄至富林段、省道308荥经五宪至龙苍沟段、省道431芦山龙门至双石段等干线公路,补齐县城交通网络短板,加强通村畅乡农村公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与改造,着力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流通的支撑作用。

加强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加强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供应链金融数字化风控体系,优化供应链金融监管机制,探索供应链金融实施差异化监管。推进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重要产品追溯系统,完善重要产品数据信息采集指标、传输格式、接口规范及编码规则,完善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信用奖惩机制,提高流通领域信用保障水平。

第四章 重点突破

“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在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完善、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寻求重点突破,为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数智化开展物流业务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节 雅安物流园

雅安物流园是川藏铁路陆港新区的主要承载地,定位川西物流总部基地、成渝地区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成雅同城化发展新支撑,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陆港型物流枢纽和综合型物流中心。

突出物流枢纽功能。具备提供公共物流服务、引导分散资源有序聚集、推动区域物流集约发展等功能,在满足区域生产生活物流需求中发挥骨干作用。具备干线运输、区域分拨等功能,以及多式联运转运设施设备和系统集成、互联兼容的公共信息平台等,根据需要提供通关、保税等国际物流相关服务。统筹调配物流服务资源,整合对接物流业务,实行统一的安全作业规范。积极做好与成都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的衔接和配套,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优势互补,扩大物流枢纽辐射能级、服务区域,争创以物流运输、战略储备、应急仓储等为主导的陆港型物流枢纽。

着力发展物流总部经济。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打造园区,加快完善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铁路专用线、标准化厂房、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配套,围绕建设川西物流总部基地目标,积极引进国内外货运代理、快递、金融服务等管理型、运营型企业总部,打造物流业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涵盖采购配送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中心等功能的区域总部基地,辐射引领带动全市物流大发展。积极构建物流总部经济信息平台,提供快速便捷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水平。在永兴片区与物流园区之间作规划留白融合区,为未来企业引进发展,强链补链留足发展空间。

大力发展智能仓储、冷链运输、成品油及粮油储备等业务。加快建设面向成渝、辐射康藏、服务南亚,以物流运输、交通集散、战略储备、应急仓储为主的枢纽型智慧物流中心,建设川藏铁路物资大数据信息平台,主力物流企业信息化转型。重点发展冷链运输,打造以生鲜、农产品冷链冷冻、品牌孵化、供应保障于一体的冷链物流示范区,努力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争取国家粮油储备库落地入园,加快推进川藏油气战略储备中心项目建设,新建区域性中心油库,形成10万吨级油品存储、贸易能力,围绕加油加气、粮油加工、汽修汽配等方面进行运营,并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

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广“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产业协作模式,招引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氢能、农产品、型材贸易加工等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物流企业入驻,加快建成成渝经济圈重要产业、功能协作基地。主动对接蓉欧班列(中欧班列),有效连接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大力拓展成渝地区面向甘孜、凉山、阿坝的中转、分拨物流服务市场。做好承接成都物流产业向外转移和迁移的准备。

不断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加强与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雅安无水港等的合作,加速构建公铁联运、多式联运运输体系,优化物流企业结构布局。积极引进国际现代物流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培养和引进物流职业经理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节 雅安无水港

雅安无水港即凤鸣综合物流园,是川藏铁路陆港新区的重要功能区,是雅安发展跨境电商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远期力争打造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川藏铁路铁公陆港门户。

加快完善园区载体建设。雅安无水港主要分为三期,即一期已建成投运的物流分拨中心;二期在建项目凤鸣综合物流园,发展物流总部经济、国内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及咨询;三期为多式联运中心。发展钢材、农副产品等商品生产加工、集装箱运输和仓储交易,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多式联运运载单元、快速转运设备、专用载运机具、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等,推广集装化、厢式化、标准化装备应用。

积极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港口服务功能区、进出口贸易及保税仓,发展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业务,推进国际名优特新产品进口展示、交易和分拨,为雅安乃至西南区域对外贸易提供保税监管、保税加工、保税存储、清关报关等服务。积极申请保税物流中心(B型)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完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服务功能。依托京东物流、中国邮政等快递物流及保税业务,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机遇,积极开发物流信息平台,促进专业物流信息、公共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

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关系。务实推进与宜宾港、乐山港、重庆港等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动融合发展,构建高效率低成本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和港口集疏运体系。密切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的联系,依托空港经济,构建雅安对标国际国内的开放通道,打造陆空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新体系,实现货源地和机场之间的无缝衔接。积极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合作,依托蓉欧快铁,打造雅安面向欧亚大陆桥和国际陆海贸易的新通道,支持发展以跨境电商及适欧适铁大宗商品为重点的对外贸易。

第三节 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

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聚力打造国家级应急物资和战略物资储备调拨配送基地、公铁联运综合型物流园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对藏仓储物流基地。

培育发展公铁联运综合型物流园区。加快园区内及园区连接成昆铁路、延伸服务芦山和宝兴的铁路专用线建设论证,协同天全货运站形成年吞吐货运量300万吨以上的公铁联运西向枢纽,承接成都西向铁路货运物流。设立装卸区、堆场、联运联检中心等专门作业区,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营支撑能力。配备铁路专用平车、公铁两用挂车等专业化装备,实现装卸设备和转运设备的无缝对接。加快推进公铁联运中转设施建设,实现货物联运组织方式高效衔接,努力建成国内先进的示范性公铁联运物流基地。

重点发展面向康藏的国家应急物资、战略物资、工程物资仓储配送业务。加快建设集生产生活、医疗健康、防灾救灾等物资储备功能于一体的应急储备库,提供应急物资储备、分拨、配送等服务,保障突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物资稳定供应。新建粮油储备库,保障国家战略和安全需要。加快工程物资加工制造基地建设,配套智能化工程材料加工设施,实现工程物资加工智慧化、少人化运营管理;筹备工程物资储备基地建设,承担川藏铁路项目建设期间安全储备应急调配功能。设置铁路建设材料供应功能区,完善建设材料流通加工、运输、仓储等服务,推进川藏铁路建设物资保障基地建设。

打造具有川藏特色的专业市场集群。以川藏铁路建设爆发式需求为契机,尽快建设西部最具规模的商用车及工程装备贸易城(川藏汽贸城)。优化配件进货渠道,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用品分会深度合作,引入品牌厂家一级代理渠道,形成配件价格成本优势。积极吸引始阳镇沿国道G318线两侧汽修汽配商家入园经营,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准,打造汽车后市场服务第一品牌。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培育大型专业市场群,加快农副产品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建设,保障藏茶、果蔬、中草药材、油茶、食用菌等农副产品供应。

建设川藏大数据智慧物流平台。积极构建集企业信息发布平台、园区物流信息平台、车辆运输管理系统、公铁联运指挥中心等于一体的进出藏物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建立深度感知的仓储管理系统,提升园区智慧化作业水平,加强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通和货物的高效运转。推进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鼓励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使用物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共享采购、生产、运输、存储和销售数据,提高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四节 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

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名优绿茶原产地交易市场,打造全国名优绿茶集散地,配套完善相关冷链仓储物流配送设施。

着力打造全国性的茶叶专业市场。通过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引入业主投资等方式,围绕“全国名优绿茶集散地”的发展定位,依托国内唯一一家登记注册的茶叶交易所——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以茶叶集散为核心,集电子商务、信息网络、物流仓储、金融服务、农产品检测等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形成“冷链仓储—市场交易—物流配送”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西南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国重要的茶叶专业市场,推动雅安及西南区域茶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增效、茶农增收的目标。

推动大型综合仓储体系建设。仓储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分散的茶叶以生产型仓储技术集中专业仓储,实现产业集聚、规模经济。借助科技手段锻造仓储新模式,注重提高拣货效率、降低拣货难度、增加物流分拣的机动性和科学性,致力打造无人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仓储体系,建设电商智能仓,实现智能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

加快建设质量快检中心。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科学完善的茶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积极搭建茶叶溯源、监管、查询为一体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以茶叶及茶制品理化成分检验、农药残留量检验、重金属、营养元素及稀土含量检验、微生物指标检验为工作重点,为茶产品生产、交易及社会各界提供科学、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服务,为发展茶叶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五节 中农批·川西国际农博城

中农批·川西国际农博城依托区域优质农副产品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立足川西、辐射滇藏、供销全国的区域性农副产品专业市场,配套完善相关冷链仓储配送设施。

提质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推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硬件设施建设和市场服务能力提升,保障对藏优质农副产品供应。推动涉藏地区特色农牧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定期举办专场对接洽谈会、产品展示推介会等,为农户与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加快建设川西农副产品线上交易中心,提高园区数智化水平。

重点建设涉藏地区蔬菜保供基地。主动融入成都蔬菜保供工程建设,对接全产业链蔬菜保供标准体系,打造高品质蔬菜保供基地。减少农副产品流通中转环节,畅顺销售通道,降低中转损耗,平抑与稳定价格。针对蔬菜品类随季节、生产周期变化,联合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等,形成稳定畅通的货源和销售渠道。打造川西地区农副产品品牌,拓展推广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效果有效衔接。

第五章 强化枢纽功能支撑

围绕雅安市区位优势、产业特征及生产力布局,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构建成雅走廊、雅乐走廊、雅昆走廊、雅藏走廊、雅青走廊5条对外综合运输走廊,推动通道沿线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园区功能,推进智慧物流发展,形成设施完备、功能完整、高效智能、互联互通、绿色安全的物流网络体系,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第一节 加快构建开放通道

雅安市具有便捷的全域开放通道,构建“东融成渝、西向拓展”开放发展格局,物流枢纽功能将随通道的进一步提升、扩能而日渐重要。

深化东融成渝通道。坚持把东融成渝作为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依托成渝地区先进生产力富集、市场规模巨大、物流枢纽体系完善等优势,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重点构建成雅、渝雅通道,推动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开工建设,完善川藏铁路雅安至成都西站货运功能,加快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实现无缝衔接,建设蓉欧班列(中欧班列)雅安组货基地,借力成都融入国内国际开放大格局。主动融入重庆都市圈发展,研究论证渝自雅铁路,争取雅安无水港与重庆港“公铁水”综合物流枢纽一体化运作,有效连接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上丝绸之路,打通雅安出海大通道。借力成渝“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优势,着力拓展物流网络覆盖范围,将成雅、渝雅物流通道打造为成渝地区西出的物流大通道。

突出西接康藏通道。坚持把西向拓展作为雅安发挥特殊区位优势、提升战略地位的开放重点,依托西向战略通道建设,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陆开放战略枢纽重要节点。重点提升进藏物流通道,加快建设泸石高速、国道G549线石棉至甘孜九龙段、省道S432线宝兴至康定段,完善雅安与涉藏地区的战略通道,着力构建进出康藏物资和川藏铁路基建物资的物流大通道,打造国家进藏生产物资、生活物资和出藏农特产品、矿产品集散基地。加大与康藏地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稳藏安康前沿阵地作用,巩固实现稳藏安康的战略要地,以物流发展助力“民族团结与协同发展走廊”建设。强化与南亚地区、印度洋地区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中巴、中孟印缅和中尼印三大经济走廊建设,打通成渝地区连接印巴的开放大通道。深化东融成渝通道。坚持把东融成渝作为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依托成渝地区先进生产力富集、市场规模巨大、物流枢纽体系完善等优势,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重点构建成雅、渝雅通道,推动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开工建设,完善川藏铁路雅安至成都西站货运功能,加快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实现无缝衔接,建设蓉欧班列(中欧班列)雅安组货基地,借力成都融入国内国际开放大格局。主动融入重庆都市圈发展,研究论证渝自雅铁路,争取雅安无水港与重庆港“公铁水”综合物流枢纽一体化运作,有效连接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上丝绸之路,打通雅安出海大通道。借力成渝“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优势,着力拓展物流网络覆盖范围,将成雅、渝雅物流通道打造为成渝地区西出的物流大通道。

提升南联攀西通道。完善雅西高速沿线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提升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南向通达凉山、攀枝花、昆明的物流运输能力。积极推动雅(安)甘(洛)铁路启动前期工作,大力拓展雅昆物流通道,形成雅安经攀西地区通往云南的快速出川大通道。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通连接滇黔、粤港澳大湾区、环北部湾经济圈以及中孟印缅经济走廊的大通道,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培育北达甘青通道。加快推进夹金山隧道工程,加快雅安至马尔康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依托国道G351线,构建雅安经阿坝北上甘肃、青海物流大通道,打通连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路通道,积极融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加快论证川藏铁路天全站〔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到芦山县、宝兴县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增强应急保供能力。

专栏13 雅安市“十四五”主要交通运输物流通道

1.东向通道

铁路通道: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已建),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铁路(待建)

高速通道:G5线成都至雅安段(已建),G93线雅安至乐山段(已建),S8线邛崃至名山(已建),S66线峨眉至汉源(在建),S48线乐山至荥经(待建),S69线荥经至芦山至邛崃(待建)

2.西向通道

铁路通道: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在建)

高速通道:G4218线雅安至康定段(已建),S73线泸定至石棉(在建)

3.南向通道

铁路通道:成昆铁路(已建),雅安至甘洛铁路(待建)

高速通道:G5线雅安至西昌段(已建),G5线成都至雅安段(扩容改造),S73线石棉至甘洛(待建)

4.北向通道

高速通道:马尔康至雅安高速公路(待建)

第二节 完善物流设施体系

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主两辅多点”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进一步完善全省西向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配套,推进雨城区、名山区、经开区“三区”同城化,通过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打通雅安与长江黄金水道的物流运输通道,加快形成外联内畅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着力构建以“4条铁路+9条高速”为支撑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积极争取渝自雅铁路立项建设,加快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提档升级县、乡、村公路,完善市域交通网络。扩大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国省干线对重要乡镇、重要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的覆盖范围,提高运输网络联通水平。大力推进无水港建设,加快建成雅安无水港至乐山港、宜宾港、重庆港水路运输新通道,补齐水运设施短板。积极推进民用机场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发展通用航空运输,培育发展航空物流,实现航空物流服务“零的突破”。

加快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重点园区和物流中心,加快完善标准化仓库、立体仓库、前置仓等基础配套设施,构建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心。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等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周转筐”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络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仓储,支持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与装备及能源合同管理等节能管理模式。

优化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级物流配送站和村级物流配送网点,在城市和产业基地周边规划建设现代化配送中心,在商业区和社区布局共同配送末端网点及配送车辆停靠装卸配套设施,推进设施共建共享。鼓励末端配送网点广泛应用移动冷库、智慧冷链自动售卖机、冷链自提柜等。加快构建城市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台,积极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夜间配送、分时配送等先进物流配送组织方式。

推广应用物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传统物流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推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示范应用及以数字物流为核心的新基建体系建设。大力推动5G基站、人工智能等铺设物流园区,逐步实现自动驾驶、自动分拣、自动巡检、人机交互一体互联,人、车、园区管理及物流全环节的监控预警和流程优化。鼓励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用氢能源、分布式光伏等新型节能技术供电,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支持物流企业使用新能源车辆运输,促进物流绿色化发展。

健全商贸流通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乡多层次商贸流通网络,加强城市商圈布局规划,推进多层级商圈建设,加快县乡村商业网络建设,推进县城商贸流通设施改造提升。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鼓励建设高标准消费品市场,推动现有消费品市场转型升级,打造“一站式”商品采购中心。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加快田间地头流通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集配中心和低温加工处理中心改造升级,加快农产品运输、仓储设施专业化改造,提高商贸流通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第三节 构建物流枢纽网络

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统筹建设成渝西向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加快推进川藏铁路沿线物流园区、场站(物流基地)及周边交通运输通道、专业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主动融入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衔接国家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积极创建以物流运输、物资集散、战略储备、应急仓储等为主导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专栏16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1.雅安物流园,位于名山火车站南侧,定位为国家级对藏物资集散枢纽。主要承担进出藏生产物资、川藏铁路基建物资、应急物资集散。

2.雅安无水港(凤鸣综合物流园),位于草坝镇。一期占地19.1公顷,预测2035年物流作业量达120万吨。

3.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建设镇级快递物流运营中心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星级站点若干。

打造区域物流枢纽。依托物流园区、铁路物流基地、货运场站等设施,规划建设区域物流枢纽。支持集中承接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邮政、快递等物流服务的区域分拨和仓储功能。引导物流企业集群发展,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战略合作、设施联通、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有序推动大件运输、多式联运、仓储服务、电商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服务资源集聚,提升物流一体化组织效率。增强区域物流枢纽资源集聚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制造、商贸等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物流节点体系。加快构建“1+1+N+1”物流发展新格局,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着力完善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应急物流、快递电商物流节点布局,兼顾发展邮政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工程物流,构筑分层分级物流枢纽节点体系。加快建设一批规模适中、运营模式先进、区域带动作用强、提质增效成效显著的专业化物流园区。

健全城乡配送网络。开展成渝地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行动,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与城市共同配送试点活动。加快建设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深入实施“邮政在乡”“快递下乡”和“快递进厂进村”工程,推进供销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深化交邮供快融合,加快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提升农村末端物流覆盖率。完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加强农产品冷链运输能力。鼓励发展创新集约化配送模式,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干、支、仓、配”“最前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最后100米”高效物流配送网络。

远期,通过国家物流枢纽发展带动区域物流枢纽做大做强,打造以国家物流枢纽为骨干,以其他物流枢纽为补充,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物流枢纽设施体系。

第四节 建设智慧物流园区

加快补齐智慧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建设及运输服务、场站设施、邮政快递等数字化升级。鼓励物流园区建设无人仓、无人港、无人场站、智能化仓储等现代物流设施,加强园区自动化控制能力。大力开展智能快递箱、冷链智能自提柜、智能充换电站、无人快递服务站等末端智慧物流设施建设。推动物流新能源车充电站、LNG加气站智能化建设,鼓励在园区内应用叉车、托盘等绿色运载工具等设施设备。

加强智慧物流技术装备应用。加大物流智慧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采用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物流优化和导航集成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重点提升物流设施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物流作业的集约化水平、物流流程的标准化水平、物流交易的数据化水平、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水平。支持企业采用自动存储系统、智能分拣系统、无人分类码库等智能化技术提升园区仓储和分拣能力。推动专业化配送中心(网点)配备机械臂、智能机器人等智慧化设备,引导人口密集度低的城乡末端网点推广运用无人仓、无人机等设备。

推进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供需双方信息交互,实现物流信息全程监督预警、实时追踪查询。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实现货运车、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物流运输信息实时共享与智能匹配,有效降低返空率,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支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系统,鼓励各类平台创新运营服务模式。整合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促进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有效对接,鼓励区域间和行业内物流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

第六章 着力提升物流专业化水平

支持物流企业做专做优,提高普货运输、通用仓储等基础业务专业化水准,提升对接多元化物流需求的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加强不同物流方式间的衔接与配合,重点发展多式联运,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协同发展应急物流,积极发展电商物流。

第一节 重点发展多式联运

加快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公路为主,衔接铁路、水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提升组合效能。对外加强与宜宾港、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等合作,着力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对内加快完善川藏铁路名山站货运场、天全站货运场基础设施条件,积极争取川藏铁路名山站、天全站内部专用线铺设,优化多式联运枢纽节点与干线运输通道、主要货源集聚地的快速连接,着力破解多式联运换装环节和“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发展规模化、网络化多式联运。

加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争取国内外知名多式联运经营企业在雅安设立总部基地、营运中心和区域分拨中心。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探索制定统一的多式联运服务规则。完善多式联运转运、装卸场站等物流设施标准,力争在货物交接、合同运单、信息共享、责任划分、货损理赔等方面实现突破。鼓励支持传统仓储、运输企业扭转“小、散、弱”格局,发展多式联运,努力做大做强。

开展多式联运规则标准建设。推动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化。支持多式联运主体参与制定多式联运票据单证格式、运费计价、责任划分、保险理赔、服务范围等地方运输服务标准,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拓展铁路运单及多式联运提单金融功能,开展多种模式的贸易结算融资试点。支持多式联运电子单证推广应用区块链等新技术。

优化共同配送服务模式。鼓励发展云仓等共享物流模式和集中配送、夜间配送、分时配送等物流组织方式,实行主干与分区结合、连锁共同配送、异业协同配送、网订店(柜)取(送)和末端共同配送,推进物流设施网格化布局、分区化配送、集约化发展。鼓励发展新零售“点对点”“分钟级”即时配送和“店仓一体”模式。探索利用高铁快运、城区枢纽环线、铁路专用线等,开展集约化城市共同配送和同城末端配送服务,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同业组织抱团、异业协同创新相结合的城市共同配送模式。

第二节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

完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构建“三点一面”“三级一片”和“四链合一”的冷链物流体系。以雅州新区、天全始阳、汉源九襄三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中心)为核心,加强冷链物流与现代物流体系的融合协同发展,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产品流通大循环;各县(区)依托国有投资平台推进冷链集配中心、冷链物流集配服务点等设施建设;围绕现代农业规划,深入农业与冷链物流的合作,建立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农产品仓储保鲜物流。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专栏18 雅安市“十四五”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建设

三点一面:在雅州新区建设高端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在天全县始阳镇建设川藏物资交流、过境物资转运和对藏农产品保供冷链物流基地,在汉源县九襄镇建设连接攀西地区、云南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三个基地均为区域中心。大力推动三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融入雅安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促进雅安全域冷链物流通道体系发展。

三级一片:各县(区)建立冷链物流集配中心,镇(乡)、社区建设冷链物流集配站,村级建立冷链物流集配服务点,以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形成层级分明、层层互补的覆盖雅安所有片区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体系。

四链合一:推动冷链物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区块链“四链合一”发展。

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农产品、食品、医药冷链物流枢纽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寄递等冷链服务功能,强化一体化服务能力。鼓励企业利用产地现有常温仓储设施改造或就近新建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基础设施,加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冷链物流企业合作,提高“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加快实现与城市、农村的现有物流资源结合,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村合作社、商贸企业、超市、物流园区等,完善冷链配送网络和末端节点设施,实现“最后一公里”安全物流配送。畅通从田间、冷库到目标市场的物流运输通道,提高农业物流技术水平。

培育冷链物流市场主体。培育引进第三方烘干冷链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和第三方冷链物流平台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提升市场集中度,鼓励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新模式。支持中小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满足多样化冷链物流市场需要。

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推广蔬菜(食用菌)、水果、畜产品、中药材等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鼓励在鲜活农产品流通中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设备设施,降低流通环节的能耗。加强冷链科技创新,加强移动式等新型分级预冷装置、多温区陈列销售设备、大容量冷却冷冻机械、节能环保多温层冷链运输工具等技术的应用。重点推动安全、节能、可追溯冷藏车优先发展。推广使用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和控制的节能冷藏车。

第三节 协同发展应急物流

完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依托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物流节点网络体系,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应急设施网络,加强应急网络节点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提高应急物流网络韧性,加强干线、支线、末端应急物流组织衔接,增强应急物流的互补性、联动性。统筹布局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和救援装备储备库,加快建设四川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以市级库为骨干、县(区)级库为基础、灾害易发多发乡镇和边远村落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升应急物资仓储、配送能力。

推动川藏铁路应急救援项目建设。依托川藏铁路隧道桥梁应急救援基地项目,优化、整合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做好川藏铁路应急救援线路规划,布局发展通用航空和应急医疗救援,增强应急物资和战略物资储备,提高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的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各种灾损。向上积极争取路省(国铁集团与四川省)共建“川藏铁路国家多灾种联合防灾减灾中心”并落户雅州新区,布局灾害监测大数据管理中心,应急救援中心,高原高寒及山地型应急救援装备制造基地、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等。

提高应急物流调控能力。充分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应急物流调控能力,不断完善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形成需求分析、供需匹配、仓储优化、智能决策等一系列智能模型,提高应急保供水平。针对不同灾害情况与受灾程度,编制多种应急物流组织预案。深入研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跨区域采购调拨方案,提高风险应对和应急保障响应能力。

推广“预防为主、平急共用”模式。按照“预防为主、平急共用”原则,推进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储备规模,完善物流企业平急转换机制。做好救济物资预备、工作人员培训、运送设备养护等日常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应急物资储备库优势,积极与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展开合作,明确紧急情况下各自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监管工作,对应急物资品名、规格、数量、入库时间、保质期、存储地点、盘点结果等加强监管。做好药品、粮食、食品等有保质期要求的应急仓储物资适时腾挪,确保仓储物资合规安全。

第四节 积极发展电商物流

构建“市级快件集散中心—县级快件处理中心—乡镇级快递配送节点—村级快递网点”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快件集散中心,负责全市快递集散、分拨、信息服务等业务。依托各县(区)物流中心(园区),建立县级快件处理中心。2023年前在24个中心镇,2025年前在各乡(镇)、街道办,建立乡镇级快递配送节点。整合供销合作社、乡镇、社区、街道等资源,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实现末端配送网点全覆盖,做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确保“最后一公里”的流通性。

发展农产品寄递物流。依托各县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强化邮政快递物流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对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程,深化“邮政、快递+特色农产品”合作,提高各县区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利用直播等新媒体工具,进一步了解消费者需求,助力特色农产品销量增长,推进高铁快运与电商快运的衔接融合,提升农产品寄递物流效率,聚焦寄递便利化和服务精细化,提高农产品寄递物流服务质量。

创新农村寄递物流模式。充分发挥邮政快递在仓配能力、运作经验中的优势以及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社及农业合作社的物流资源,建立寄递网点,促进末端物流网点共建共享,发展包括寄递功能在内的零售、金融、保险、承接代收代办代缴等各类农村公共服务,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寄递网络,探索创新农村物流寄递模式。 

第七章 大力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

瞄准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探索物流发展新方向,实现物流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通过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推进物流技术创新、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完善物流发展环境等手段,加快口岸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着力提升物流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持续加强物流市场主体培育

坚持招大育强。在与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应用TOD模式和PPP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鼓励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企业来雅安设立区域总部基地,鼓励大中型物流企业通过兼并、合资、联合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本地物流企业,支持传统运输企业、仓储经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信用等级、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物流服务能力。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A级物流企业,全面提升雅安物流企业竞争力。到2025年,力争全市A级以上现代物流企业达到20家,培育现代物流总部企业5户左右。

促进产业融合。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鼓励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对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物流服务。鼓励大型生产制造企业的自营物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支持物流企业服务化转型,为专业市场等提供全方位服务。创新电商物流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引导电商物流企业提供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产品和增值服务,推动电商物流服务向中高端化发展。推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围绕“五雅”特色产业,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培育壮大冷链物流主体,推进农村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推动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物流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组织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配套制定物流全产业链扶持政策,分类培育综合服务型、生产服务型、运输主导型、商贸服务型物流企业和大型化、网络化货运代理等引领行业发展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鼓励传统运输服务企业转型升级,采用“网络货运”“无车承运人”等物流模式,延伸服务链条,拓宽服务范围。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逆向物流、智慧物流发展。着力推广试点示范经验,推动物流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着力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物流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基于数字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支持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广泛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市场需求反应能力。鼓励企业通过供应链计划(SC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内部职能集成管理。推动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商、用户、供应链合作伙伴有效协作,建立集采购、物流运输、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化供应链。依托车辆监控调度、地理信息、运输管理、电子订货等系统,持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促进物流供应链创新化发展。基于5G技术,以“供应链+数字化”模式,创新供应链服务业态,推动数字信息在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共享和协同关联,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增强供应链竞争力。充分发挥物流供应链系统化组织、专业化分工、协同化合作、敏捷化调整的优势,发展符合雅安特色的供应链企业,提高生产、流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综合运行效益。鼓励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开发面向加工制造企业的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产品,提高数据服务能力,协助制造企业及时感知市场变化,增强制造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捕捉能力、响应能力和敏捷调整能力。

第三节 加快完善陆港口岸服务体系

提高口岸服务能力。充分认识口岸服务体系建设对争创以物流运输、物资集散、战略储备、应急仓储等为主导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综合型物流中心的重要性,加快完善通关、检验检疫、保税物流等服务设施体系,打造“雅安口岸”,真正把雅安建设成为经西藏至南亚次大陆国家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的门户枢纽。

大力发展保税物流。积极开展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雅安协同改革先行区和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完善雅安海关办事窗口功能,为雅安和川西区域进出口企业提供国际运输、通关、报检、保税、仓储、配送等全程服务。推进雅安无水港开展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硬件自评工作,为今后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奠定基础。推进保税物流设施建设,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仓储等服务,大力支持芙思塔鱼子酱、蒙顶山茶、民族医药等产品进入保税物流区。

鼓励发展智慧口岸。提升区域信息化建设水平,高标准建设口岸信息系统,加强口岸管理相关部门对进出口申报、税收征管、物流监控、查验、放行、企业资信等相关信息的整合规范力度。探索雅安口岸检验检疫相关作业和签证、快件申报、税单无纸化等服务落地。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数字监管”,推进“口岸智治”,形成“无感通关”环境,打造“数据多跑路、人为少干预、风险可掌控、通关最便捷”的新型数字化口岸监管模式。

第四节 积极推动物流绿色低碳发展

推广使用绿色车辆。严格落实交通运输“碳排放”控制政策,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提升绿色运输占比,制定出台相关财政补贴政策,严格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碳环保车型,在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机场等推广使用电动化、清洁化作业车辆。推动市国有资本为牵引、社会资本参与、市县(区)融合共同发展,着力培育雅安绿色能源物流平台,推进新能源运输车辆应用区域内规模化,实现绿色物流业务区域内外联动化。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规模化应用,逐步淘汰运输配送领域的高耗能、高排放车辆。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对于符合标准的新能源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

推进装备设施低碳化。完善批发市场、快递转运中心、物流园区等产业聚集区的充电桩、充电站、加氢站等配套建设,鼓励LNG加气站落户物流园区。积极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装载技术,大力推动标准托盘、集装箱等循环共用,促进产品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标准化。依托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装备,大力推行绿色运输、绿色仓储,促进节能减排。    

鼓励包装材料循坏利用。鼓励电商企业与包装供应商按照《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设计产品包装,节约寄递时二次包装与填充材料的成本。推广使用减量化绿色快递包装盒与自动胶带封装设备。鼓励电商与寄递物流企业逐步淘汰重金属含量超标和不可降解的包装产品。探索包装回收和循环利用机制,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规模较大的网点设立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构建居民投放前端、回收运输中端和处置利用末端相衔接的“全过程”“全链条”包装回收利用体系。

第五节 全面深化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加强物流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互联网+”仓储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和引入服务市域的综合型物流信息平台企业,完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发布、交易过程管理、结算与支付、运输过程跟踪、服务评价等专项服务,实时掌握货运卡车的载运过程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智能匹配,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依托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积极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等模式,有效减少返空率,提高车辆装载率。

推进物流车辆标准化。加大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力度,推进不合规车辆运输车更新淘汰。保持治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的延续性,合理确定过渡期和实施步骤,适时启动不合规平板半挂车等车型专项治理工作,分阶段有序推进车型替代和分批退出,保护合法运输主体的正当权益,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推广使用中置轴汽车列车等先进车型,促进货运车辆标准化、轻量化。

拓展物流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等设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完善供应链信息系统研发,实现对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内外部信用评级和系统性风险管理。积极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畅通政银保企各方的沟通联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政府+银行+担保的融资性担保业务风险分担机制,扩大物流企业融资担保覆盖面。

优化减税降费政策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快递企业和快递业发展项目纳入重点公益性、基础性设施建设支持范围。对标物流业发达地区,落实物流领域税费优惠政策。总结网络货运交通运输业进项税额应抵尽抵实现方式,避免重复征税。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切实降低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

雅安市境内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4986.94平方公里,占雅安市国土面积的33.14%,主要涵盖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以及水土流失、石漠化极敏感区,同时还分布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生态保护重要区域。全市主要分布有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1处国家公园、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湿地公园、2处地质公园、15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专栏20雅安市环境敏感区域明细表

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

2.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

3.自然保护区: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棉管理处)、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喇叭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周公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羊子岭自然保护区、宝兴河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4.森林公园:四川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四川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兴部分)、四川西岭国家森林公园(芦山片区)、周公山省级森林公园

5.风景名胜区:蒙顶山风景名胜区、田湾河风景名胜区、夹金山风景名胜区、碧峰峡风景名胜区、灵鹜山—大雪峰风景名胜区、二郎山风景名胜区

6.湿地公园:四川汉源湖省级湿地公园、名山清漪湖湿地公园、宝兴硗碛湖省级湿地公园

7.地质公园: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宝兴省级地质公园

8.饮用水源保护区:青衣江黄泥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山区徐家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左渠东岭山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荥经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汉源县永定桥水库、大口井泵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彩虹桥深井泵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区水厂大口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洪沟依水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青石乡响水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芦山县第一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芦山县三水厂羊圈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芦山县龙门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教场沟主沟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两河口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9.生态红线: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凉山—相岭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影响分析。雅安基本农田占耕地的比例为91%,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对雅安市基本农田的压力较小,但对评价范围内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可能产生一定影响。物流园区建设会破坏原地表结构,加重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程度。在项目选址和建设中,可能会分割保护地、产生噪声扰动、造成大气污染等影响。规划的实施,可能占用较多的河岸,改变被占用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生物损失。但是由于园区建设项目有限,相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来说,对其生态功能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区域生态功能的整体退化。

水环境影响分析。物流园区项目在施工期间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中的生产和生活污染,可采取集中回收处理的方式将污染降低至最小。枢纽场站项目和机场项目主要是房建工程挖方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由于项目房建挖方深度较浅,一般只是对表层的潜水产生影响,对深层的承压水不会造成污染,房建工程的占地范围有限,污染物质较简单,通过土壤的过滤作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小。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规划建设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悬浮颗粒,沥青烟气和施工机械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总体较小,影响范围一般在施工现场周边300米范围内,通过采取合理布设施工场地、设置围挡、避开大风时分和洒水降尘等措施,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随着施工结束,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将在短时间内消除。运营期内各种运输方式均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如公路行驶车辆尾气,港口装卸产生粉尘、油品运输和装卸产生油气,飞机、船舶烟气,枢纽站场汽车尾气、装卸粉尘等,采用清洁能源、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等措施控制,将有效减小其不利影响。

第二节 环境影响对策

生态环境方面。公路、铁路专用线项目主要采取挡土墙路堤、桥梁穿越、生态恢复、占补平衡补偿等措施减轻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水环境方面。对可能涉及高类别水体和饮用水源地的项目,在规划选址阶段,尽量绕避高类别水体,在设计阶段做好现场踏勘工作,认真调查论证项目选址与地表水系的相互关系,无法绕避高类别水体的项目,设计污水收集系统,禁止路面污水进入水体。在建设阶段严格施工管理,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妥善处置废渣,保护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和破坏。在运营期,针对在建及己建项目服务设施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制定长期监测方案,避免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生活污水应统一收集、处理,对废水排放去向及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等进行定期监测并存档。

环境空气方面。物流园区建设现场周围应按规定设置围挡设施和喷淋设施,车辆进出园区应进行冲洗,施工便道应进行定期洒水防尘,对于运输水泥、土石方等易起尘散货物料的车辆应加蓬覆盖方能上路。沿线服务设施及枢纽站场采用清洁能源,不得设置燃煤锅炉,在物流园区内加强植树绿化。

固体废物方面。对于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尽量分类回收利用;对于无法回收再利用的,根据其化学特性进行存放,并采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及环保部门认可的办法进行处置。运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临时堆存于暂存点处,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至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不得就地填埋。

第三节 评价结论

本规划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及正在编制中的《雅安市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等有效衔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提升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与各类环境敏感区相协调,对气、声环境的影响均在可控范围之内,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规划实施将对雅安市物流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突出项目工作,争取国省支持

围绕国省重大战略机遇持续开展项目大谋划大推进,聚焦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积极争取陆港型物流枢纽、四川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建设中央投资专项资金,支持枢纽铁路专用线、物流园区内部铁路、应急仓储物流配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级层面无水港建设支持政策,积极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强化重大项目库管理和应用,不断完善储备制度,提高重大项目储备信息化水平。贯彻落实中央支持西藏、四川重视涉藏工作的大政方针,积极与西藏沟通协作争取项目,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主动做好川藏铁路后勤保障。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商贸服务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二节 夯实要素保障,增进发展动能

加强商贸物流设施建设、物流企业用地保障,将川藏物资贸易集散地建设项目纳入市国土空间规划,利用现有载体和多种渠道整合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严格落实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及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政策,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物流普惠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畅通物流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全市物流业绿色化发展,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给予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在水、电、气价格上的支持,降低物流能源成本。

第三节 强化组织实施,优化发展环境

细化职责分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做好本规划项目与其他相关规划项目的衔接,积极推进项目落地落实。健全社会物流统计制度,推动开展物流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形成统一的市域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物流业发展监测预警工作,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引导物流市场健康稳定运行。深化物流业“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商贸企业联动发展,提升物流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物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行业诚信法规体系、披露评价体系、失信惩戒体系,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营商环境。

第四节 做好人才引育,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雅州英才”工程为统揽,大力开展赴外招才引智活动,搭建物流领域人才引进平台,为现代物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聚人才。支持物流领域人才培养,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职院校合作,引进现代物流人才培训机构,采取专业培训、岗位实训等方式,拓宽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物流人才培养渠道;积极对接“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大力实施“雅州百千英才计划”,遴选培养物流领域专业人才,为全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

附录 雅安市“十四五”物流业重大项目表

表1  雅安市“十四五”现代物流设施重大项目表

表2  雅安市“十四五”专业市场重大项目表

表3  雅安市“十四五”物流站场建设重大项目表

表1 雅安市“十四五”现代物流设施重大项目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址

建设

年限

总投资

(亿元)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

业主

1

雅安物流园

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1

~

2024

175

规划用地3000亩,以仓储、运输为基础功能,提供中转集散、工业品仓储、制造业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新建道路约20公里及其他配套设施。布置散堆装、集装箱及笨重货物作业区、成件包装及冷藏货物作业区、油库装卸作业区和危险品货物作业区等。打造以交通集散、战略储备、应急仓储为主的区域性现代化枢纽型综合型物流园区。建设雅州新区多式联运中心、川藏油气应急战略储备中心;着力发展冷运和仓储两大模块,建设包括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的农产品加工集散产业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运用互联网+制造业改变传统制造业模式,发展应急安全装备产业,打造集产业创新孵化、总部研发、智能制造、应急指挥、安全培训、数字安全等于一体的应急安全产业集群,建立川内一流的应急安全装配制造产业基地;建成中国西部现代化枢纽型综合型物流园区。


2

雅安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雨城区

2022~

2025

20

规划用地1445.72亩,拟建设打造川西肉制品产业园、汽车产业园、仓储物流园、绿色建材产业园、现代民政服务基地。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的目标,发展生鲜肉及肉制品加工,配套做好上下游相关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汽车销售服务商圈,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集群和汽车文化旅游度假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汽车生活文化城,力争到2025年,将雨城区打造成成渝地区西向门户综合枢纽中心,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广泛的现代物流体系。整合优势资源,有力保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公益设施项目对砂石建材需求,建成绿色建材产业园。


3

雅安无水港(凤鸣综合物流园)

雨城区

2020~

2022

4

规划用地约5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约202亩,建设物流仓储和临街商业,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二期占地约150亩,三期占地约150亩,打造物流总部经济,国内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及咨询,物流信息中心。

雅安交建集团无水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4

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

天全县

2019~

2025

20

规划用地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5万平方米,其中物流仓储用房约35万平方米,商业配套的智慧物流中心、服务中心、汽修、汽配、汽贸、汽车旅馆、司机之家、氢能综合能源站(含加氢、加油、加气和充电桩)等综合用房约12.5万平方米,旅游康养及配套用房约16万平方米,商业配套用房约7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约1.61公里,主干路约1.5公里,其他路网约2公里,停车场约12万平方米。

四川川藏物流园投资有限公司

5

荥经县现代商贸物流园

荥经县

2021~

2023

6.5

规划用地280亩,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新建集仓储物流、汽车销售、粮油储备等为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区。


6

雅甘凉物流园

石棉县

2021~

2023

5.8

规划用地约1395亩,在连坡湾建设集仓储、加工、运输配送、货物分拨、多式联运为一体,包含农业产业物流、工矿企业物流、汽修汽贸物流、城乡快递物流、综合配套服务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7

宝兴县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

宝兴县

2019~

2024

3

规划用地217亩,新建道路6.1千米,新建展厅、交易中心、仓储库房等产业基础设施及相关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购置运输车辆、装卸车辆等物流设备。


8

雅安市名山火车站物流中心项目(川藏物资集散地)

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1~

2024

5

规划用地253亩,总投资50000万元。建成集仓储、展示、交易、运输、集散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园。


9

石棉县仓储物流中心

石棉县


3.5

规划用地380亩,重点服务于石棉县工业园区,同时满足石棉及辐射地的工业制造、应急物资、特色农产品、建筑建材、生活消费品等的物流配送需求,提供信息展示、汽修汽配、汽车检测和综合办公、综合服务、休闲娱乐等服务。


10

雅安公路物流港

名山区


10

规划用地500亩,以雅康铁路货运站为依托,为成都、川南和川西北三大经济区以及雅安全市提供中转、分拨物流服务,为康藏地区提供应急物流服务。


11

汉源工业园区工铁连运物流基地建设项目

汉源县

2022~

2025

3.8

规划用地约180亩,对原物流中心进行升级扩容及二期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及质押仓库,企业孵化中心,停车场,集装箱转运物流中心,升级改造道路3公里,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汉源县工业园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合计



256.6



表2 雅安市“十四五”专业市场重大项目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址

建设

年限

总投资

(亿元)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业主

1

蒙顶山世界茶都(二期)项目

名山区

2021

~

2023

8

规划用地101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分为两期开发建设。主要规划为茶叶批零销售、茶叶冷链物流、茶产业配套、茶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会展服务、商务服务、星级酒店、茶叶总部办公等。一期建设已完成投入使用,二期配套项目占地53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为商住小区、人才住房等,为茶叶市场的功能配套。


2

名山区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名山区

2022

~

2024

1.5

建设手工茶坊、鲜叶摊凉萎凋车间、仓储、精加工中心及实施10000亩茶园绿色防控设备安装。

雅安市广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3

西康汽车城项目

雨城区

2021

~

2025

20

突出西康汽车城承担雅安市汽车产业从多营镇转移的重要功能,打造集合雅安市物流、仓储、汽车销售、汽车后市场、汽车维修、汽车分解报废等全产业链。


4

芦山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项目

芦山县

2022

~

2023

2

建设包括运输、仓储、交易、加工为一体的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


5

九襄镇建材交易市场

汉源县

2022

~

2025

2.5

新建建材交易及加工市场,并配套大型物流停车场。


6

汉源县花椒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一期

汉源县

2022

0.6

新建17059.94平方米交易综合市场及附属设备设施,提高九襄现有菜市整体形象、规划市场管理、彻底改变现市场脏、乱、差的现状,提升九襄镇农贸市场交易环境

汉源县盛祥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合计



34.6



表3 雅安市“十四五”物流站场建设重大项目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地址

建设

年限

总投资

(亿元)

建设规模及内容

1

川藏铁路飞仙关保障服务区建设项目

芦山县


1

项目立足芦山、连接攀西、辐射康藏,新建川藏铁路飞仙关综合保障服务区,突出飞仙服务区在川藏铁路的战略地位,为川西地区提供商贸流通业、制造业、农特产业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建设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现代物流项目。项目占地约200亩,建设物流仓储用房约30000平方米,停车场10000平方米,汽修、汽配、汽贸、司机之家等综合用房约10000平方米、商业配套用房约5000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约2000平方米,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2

芦山物流服务站

芦山县


1

规划用地200亩,项目立足雅安,连接攀西,辐射康藏,为川西地区提供商贸流通业、制造业、农特产业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建设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现代物流项目。

3

石棉县客运枢纽中心

石棉县

2021

~

2023

4

二级车站、公交功能+物流功能、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

4

雅安市名山区客运站

名山区

2024

~

2025

5

二级车站、其他功能、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5

宝兴县汽车站

宝兴县

2021

3

三级车站、公交功能+物流功能+旅游功能、占地面积35平方米,建筑面积35平方米。

6

天全县客运中心

天全县

2021

~

2023

3

二级车站、公交功能+物流功能+旅游功能、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45平。


合计



17


名词解释

物流: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使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实体流动的过程。

物流枢纽:具备较大规模配套的专业物流基础设施和完善的信息网络,通过多种运输方式便捷地连接外部交通运输网络,物流功能和服务体系完善,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

国家物流枢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同布局建设,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我省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有成都、遂宁、攀枝花、达州。

物流中心:具有完善的物流设施及信息网络,可便捷地连接外部交通运输网络,物流功能健全,集聚辐射范围大,存储、吞吐能力强,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公共物流服务的场所。

物流节点:具有与所承担物流功能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所要求的物流运营能力相适应的运营体系的物流场所和组织。

物流园区:由政府规划并由统一主体管理,为众多企业在此设立配送中心或区域配送中心等,提供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物流产业集聚区。

物流网络:通过交通运输线路连接分布在一定区域的不同物流节点所形成的系统。

现代物流:以降低物流总成本并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

冷链物流: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再加工以及销售的全过程中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系统工程。

智慧物流: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相关信息技术,通过全面感知、识别、跟踪物流作业状态,实现实时应对、智能优化决策的物流服务系统。

绿色物流:通过充分利用物流资源、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合理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工业物流:负责零部件加工和工业产品集中采购,为工业产品提供出口的物流服务平台。

生活物流:从生活角度和细小需求出发的物的流通,是基于城市和农村生活的物流服务。

应急物流: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各类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由独立于物流服务供需双方之外且以物流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组织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

逆向物流:又称反向物流,是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逆向物流是指对那些由于环境问题或产品已过时的原因而产品、零部件或物料回收的过程。广义的逆向物流还包括废弃物物流的内容,即广义的逆向物流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线边物流:一套可重新定义的全场景物流配送体系,从生产线的上游工位到下游工位,从工位到缓冲仓,从集中仓库到线边仓,实现物料进行定时定点定量配送的物流系统。

保税物流:在海关监管区域内,包括保税区、保税仓、海关监管仓等,从事仓储、配送、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物流信息、方案设计等相关业务,企业享受海关实行的“境内关内”制度及其他税收、外汇、通关方面的特殊政策。

保税物流中心:A型为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B型为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无水港:在内陆地区建设的,具有货物存储、中转与分拨集散等与港口相似的物流功能,可以提供通关、报检等港口服务的物流节点。

保税仓储:使用海关核准的保税仓库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储行为,受到海关的直接监控,货物由存货人委托保管,但保管人要对海关负责,入库或者出库单据均需要由海关签署。保税仓储一般在进出境口岸附近进行。

保税加工:用于制造、加工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暂缓缴纳进口税,作为原料、半成品临时进口,经加工后复运出口的一种保税形式。

供应链一体化:包括采购、生产、运输、仓储等活动的功能一体化,地理上分散的供应商、设施和市场之间的空间一体化,战略层、战术层、运作层三个规划层次的分级一体化。其目的是,要求实现供应链与需求管理一体化,产品的供应链在整个生命周期达到最优。

电子数据交换(EDI):按照统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供应链计划系统(SCP):组织计划执行和衡量企业全面物流活动的系统。包括预测、库存计划以及分销需求计划等基本组成,通常运行在基于许多大型主机系统的集成应用系统之上来实现其功能。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主要面向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统计货运量:在货物运输中完成或需要完成运输的货物数量,以各种运输方式实际完成的商品发运量和市内短途搬运量计算,包括发送商品从产地至车站码头的衔接和自车站、码头至仓库或销售点的衔接的总和。

仓储量:保证生产或流通顺利进行并可正常供应所需的数量。

前置仓:一种新零售仓配模式,每个商店相当于一个中小型仓储配送单元,消费者下单后从最近的仓库(附近的商店)发货,短时间内送到客户手里。

“干、支、仓、配”:通过集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仓储服务、配送服务等物流服务集成的组织平台,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射频识别(RFID):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

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份,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运行时间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0天左右。

铁路专用线: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

多式联运:货物由一种运载单元装载,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续运输,并进行相关运输物流辅助作业的运输活动。

单元化运输:使用集装器具,把一定数量的货物组合成为一定规格的运输单元进行的运输。

集疏运体系:包括集疏设施、集疏运方式及集疏运管理,其中集疏设施通常指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仓库、堆场等;集疏运方式主要有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集疏运管理指对运输计划的制定、组织、协调等。

集中配送:由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

异业协同配送:由不同行业的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不区分货主和商品,进行集中配送。

店仓一体:以门店为中心,门店既是小型“生鲜超市”,又是线上配送的仓储中心,即“到店+到家”模式。

邮政在乡:培育“一市一品”农产品进城示范项目,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与供销、农村电商网点合作,打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流通渠道。

快递下乡:通过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在实现乡镇快递服务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乡镇快递服务网络化、便捷化、通达化程度。

最前一公里:商品由生产基地到零售企业、电商中央仓或经销商仓库的环节。其中农产品自产地收获后移交至物流运输前,为保持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需进行预冷、包装及仓储等一系列活动。

最后一公里:在离客户中心1公里处建立仓库和进行配送。货物被运输到配送点后,由物流企业通过一定的运输工具将货物从最近的分拣中心送达客户手中,实现门到门的服务。

最后100米:客户购买的物品运输到配送点后,通过运输工具将货物运送到客户手中。是整个物流环节的末端环节,可直接与客户进行面对面接触。

“1+1+N+1”物流发展空间布局:1个陆港型物流枢纽和综合型物流中心,主体在雅安物流园;1个功能性物流产业园,即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天全);N个专业市场及配套仓储物流中心,包括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中农批·川西国际农博城、川滇物流园、国盛·雅安国际商贸城、荥经现代商贸物流园、荥经川西新型建材产业园、汉源川九襄农贸商城、石棉雅甘凉物流园、芦山现代物流园、宝兴灵关物流园等;1张覆盖城乡的仓储物流配送网络。

“一核一轴”“四向八廊”综合运输通道:“一核”,即成都及周边地区;“一轴”,即成都、重庆之间容量大、能力强、速度快的综合运输通道主轴;“四向八廊”,即以成都为核心、四向拓展的对外运输通道集群,重点构建8个综合交通走廊,具体包含15条运输通道。

“一主两辅多点”综合交通枢纽:“一主”即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两辅”即泸州—宜宾、万州—达州—开州两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多点”即重点培育南充—遂宁—广安、绵阳、乐山、内江—自贡、雅安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这里,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要求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混合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引导开发”体现了公交优先政策,其目的是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

PPP模式: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共建公共基础设施的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还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

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定位,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