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四届5次会议第245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1-05-06 16:48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黄珏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留守群体精神贫困治理工作的建议》(第24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完善留守人群工作机制的建议

在留守老人方面:四川省民政厅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川民发〔2018〕104号)和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民办发〔2019〕31号),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办法,其中在落实赡养义务人主体责任、发挥村(居)民委员会权益保障作用、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救助保障机制等方面给予了明确规定。支持社会组织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引导城市和农村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需要的志愿服务。推动农村老年协会建设和规范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农村特困人员服务机构建设和农村特困人员服务机构照料护理区改造,继续推进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设施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老年大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增强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敬老院、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需求的关爱服务。

在留守儿童方面:建立关爱保护机制。我市出台了《雅安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雅府函〔2017〕17号),目前全市8个县(区)均建立了儿童关爱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出台雅安市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制度建立。推动“童伴计划”项目提质扩面。全市64个“童伴之家”开展各类主题活动750余次,64名“童伴妈妈”家访留守儿童4000余人次,覆盖农村儿童8900余人。开展“把爱带回家”2021寒假儿童关爱服务“四送”活动,结对帮扶孤儿、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3619人次,受益家长和儿童达17649人次。出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出台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保障对象、工作流程、保障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救助保护,摸清底数并动态管理,相关乡镇政府指定了临时监护人,签订了监护协议,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实现“应帮尽帮”。2020年,对审核认定的9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标准给予关爱保障,并按照散居孤儿生活费标准发放生活补助45.29万元。

在留守妇女方面: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以“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为载体,以“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等为平台,广泛实施家庭文明创建行动、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家庭服务提升行动、家庭研究深化行动。持续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2020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共开展巾帼心向党思想引领宣讲线上线下活动共126场,覆盖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等多类妇女群体,覆盖56万余人次,在我市34个社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家教进万家”宣讲活动76场,宣讲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家长与子女的有效沟通、禁毒防艾、安全知识等多方面内容,以科学教养、加强家教家风建设为重心促进社会和谐、温润社会文明。技能培训助力创业就业。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务工妇女等群体,2020年市人社、妇联等部门共组织一万余名妇女群体开展电商、母婴护理、家政等各项就业技能培训,帮助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吸引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就业,解决留守人群实际困难。

二、关于调整完善养老政策的建议

我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要求,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财力状况,及时调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和养老金标准,不断推进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按时、足额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到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到待遇领取年龄(男女均满60周岁)且缴费年限达到15年,可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将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重点对象,同时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和“一单制”结算,省去了困难群众层层申报审核,反复跑路办理的麻烦,确保医疗救助与各项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服务。针对高龄、困难留守老年人,积极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和救助政策。为符合政策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和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老年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满足60周岁以上城市“三无”、农村“五保”对象肢体残疾需装配假肢矫形康复辅具免费配发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

三、关于构建治安防范网络的建议

全市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警务运行机制,持续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一是推行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在乡镇持续推进“民警包乡”“辅警包片”以及“一村一辅警(警务助理)”模式,打造专群结合的社区警务团队。目前,全市446个行政村落实了“一村一辅警(警务助理)”模式,占行政村总数80.51%。二是夯实农村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积极指导、督促企事业单位、学校、村委会等,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打造“茶源义警”等一批共建共治共享的“雅安品牌”,通过群防群治组织织密乡村治安防控网络,全面开展乡村情报信息搜集、基础排查、街面巡防守护、看家护院、护校安园、宣传引导和应对突发案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等工作,积极排查各类治安隐患,注意发现辖区内可能危害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有效遏制乡村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发案率,全面维护乡村社会治安稳定。三是加强农村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全市公安机关切实加强农村实有人口管理和出租房屋管理,提高对农村老人、妇女、儿童的服务水平,加大防诈、防盗等安全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对外出务工人员、无业人员、生活困难人员以及不在校、无职业等重点青少年,摸清底数,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及时掌握其现实表现。对前科、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群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衔接机制,落实安置政策和帮教措施给予必要的治疗和帮扶,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切实落实监护管控措施,严防漏管失控。四是开展农村重点区域治安乱点乱象整治。全市公安机关将持续巩固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地区治安乱点乱象的整治工作,紧盯农村违法犯罪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乱点乱象问题,逐村摸排及时挂牌整治,努力净化农村治安环境。五是统筹规划城乡寄宿制学校建设,做到应建尽建。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基本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97所,其中小学42所,初中3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在校学生6.14万人,其中寄宿生3.4万人,占农村寄宿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55.4%。六是精准谋划城乡公益性教育资助,做到应免尽免。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三免一补”政策,2020年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保教费共计4.75万人次,减免资金共计1776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和非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共计6.49万人次,发放资金2848万元;为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免除学费和发放国家助学金共计2.79万人次,涉及资金共计1954万元;积极实施教育救助基金,已累计资助6.47万人次,发放救助基金4752万元;对2020年在校就读的1.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按不同教育学段优先纳入资助。2020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计15.9万人次,发放各级各类资助资金共计8879万元;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做到了对留守儿童的应免尽免。七是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做到应助尽助。突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制度,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通过一对一定期心理访谈、微信、电话谈心等多种形式帮助留守儿童疏导化解各类不良情绪和矛盾纠纷,减轻学生压力。同时,在全市229所中小学开展上1次心理健康课、1次班级团体辅导、1次心理咨询和1次家访活动的“四个一”活动,覆盖全市16万名学生和1.5万名留守儿童;依托学校开设的“亲情热线”和“想家计划”亲情视频聊天室等,引导留守儿童家长自觉做到“五个一”(每周与孩子通话1次,每月寄1份学习生活用品,每年暑假接孩子到务工地团聚1次,每学期参加1次学校亲子活动,每年春节回家与孩子团聚1次),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做到应助尽助。

四、关于依托本地资源吸引农民返乡就业的建议

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通过构建政策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公共扶持政策、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提高保险保障水平、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等多项举措,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融合发展、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做优,提升了我市三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水平,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92万亩,覆盖了全市八个县(区)78个乡镇,辐射带动全市90%以上农村和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由此带动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和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42个,市级龙头企业98个。农民合作社309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1个,省级示范社118个。家庭农场3689个,其中,省级示范场79个、市级示范场157个。大力促进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就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动发力,为返乡下乡创业提供公共服务、用地政策、税费减免、奖励扶持等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实施创业头雁领飞行动,持续深化创业服务,通过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突破担保方式,开展创业培训等方式,全面激化创业活力。在全市范围内200个选树返乡创业明星和30家明星企业,形成良好创业氛围。2020年,全市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8440万元,直接扶持农民工创业544人。

五、关于实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有效利用的建议

根据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我市出台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全市农村土地通过确权登记颁证,维护了农户土地承包权,放活了农户土地经营权,建立并完善了以县级为中枢、乡级为平台、村为网点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土地流转监测体系,推广应用省级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引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书面流转合同,落实流转合同备案制,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19.5%。

下一步,各部门将加强协作配合,持续做好留守群体的养老保险、医疗救助、关爱帮扶、治安防范、返乡就业、土地流转等方面工作,从源头解决问题,共同做好农村群体的精神贫困治理工作。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