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石棉县创新构建科技特派员“1+6+N”制度提升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0-06-04 15:2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所需新型适用技术在“三农”工作和产业脱贫攻坚一线及时跟进,2003年以来,四川省石棉县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率先在全雅安市组建成立石棉县科技特派员团队,形成县上选派科技特派员制度,经过17年风雨春秋摸索发展壮大,县科技特派员团队已成功组建5批次。县上每届选派科技特派员16人次,涉及服务产业有黄果柑、枇杷、核桃、中药材、蔬菜、草科鸡等,16年来,共选派科技特派员66人次,科技特派团队在全县以黄果柑、枇杷为主的“2+N”特色农业产业技术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取得明显实效。

一、成效

2019年7月,在完成对第四届科技特派团队工作总结后,经县上研究决定,石棉县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又联合成功组建第五批科特团队,科特队员增至18人。并成功创新出了科技特派团队“1+6+N”农业扶贫产业发展模式(1:一个科技特派团队,6:六个组,即黄果柑组、枇杷组、干果组、中药材、蔬菜组和草科鸡组等6个组,N: 黄果柑、枇杷、核桃、中药材、草科鸡、猕猴桃、蔬菜、食用菌、花椒、青脆李、八月瓜、老鹰茶、蜜蜂等N个特色产业)支撑起全县特色农业黄果柑、枇杷为主的“2+N”和食用菌“2+X”新模式产业发展,挺起全县26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大脊梁”,成了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生力军。

2015年,自精准扶贫“大战”打响以来,石棉县科技特派团队持续依托中国科学院重庆柑橘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县合作和创新聘用五大优势产业首席专家技术力量,出台《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选派程序,细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办法,县上每年拔放专项资金234万多元,重点落实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资金共计54万元,在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示范,打造了黄果柑、核桃、中药材、蔬菜、草科鸡示范片和枇杷新材料试验园等基地28个1.96万亩;解决产业扶贫具体技术问题28个、推广新技术13项、推广新品种39个;同时,科技特派团主抓“抓一带一”工作,依托“一带一、一带多”扶贫模式,每名科技特派员除入驻贫困村外,还增选联系1~2个贫困村或2个插花式“三个一”非贫困村,服务于黄果柑、枇杷、核桃、青脆李、蔬菜、中药材、猕猴桃、蔬菜、食用菌、花椒、青脆李、八月瓜、老鹰茶、蜜蜂等“N”个农业产业发展。目前,在贫困村新发展优质果蔬基地1.8万亩,畜禽养殖5.6万头(只),新增水产养殖126亩,发展庭院经济种植中药材、蔬菜、花卉等面积4322亩、新建生产作坊23家。主要特色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3.4%,新型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84.5%。实现六大产业面积达25.55万亩,产量达16.15万吨,产值达9.17亿元;实现减贫村26个,减贫人口达2432人,2018年底,全面完成26个贫困村和2个插花式“三个一”非贫困村脱贫目标任务。

二、举措

(一)精准组团,入驻村组开展产业技术扶贫服务。针对12个乡镇(街道)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能单一、复合型人才较少、产业扶贫技术帮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2015年,石棉县科特办进一步做好全县“十三五”科技扶贫工作, 联合制定印发了《石棉县科技特派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石棉县农业产业综合技术科技服务团”,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贫困村“抓一带一”和“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推进行动、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扶贫示范点建设等一系列具体行动,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突出特色,典型带动,成片推进”的产业扶贫总体思路,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农技人员在专业技术层面的局限性,促进了农业科技力量向贫困村有效延伸,推进了26个贫困村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带动了脱贫致富。

(二)摸清底细,合理布局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扶贫”架构。科学实施科技特派团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技能扶贫作用,通过建立完善选派机制和有效的奖励措施,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聘请首席专家团队,增进院(校)县合作,创新技术攻关等服务,同县上18名科技特派员入驻贫困村,联系26个贫困村,全面摸清底细,合理布局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扶贫”架构,制定适合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一户一业、户户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因村施策,推动“产业+科技扶贫”主导产业均衡发展。因村施策、一户一策,18位科技特派员根据各贫困村实际,分产业、分区域、分品种编制培训课件,培训资料,聘请大专院校、省农科院专家破解技术难题,大力开展“农民夜校”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抱团重组,长短结合,种养并举,实现了科技入村全覆盖,推动“产业+科技扶贫”主导产业均衡发展。

(四)塑造业态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扶贫深度融合。石棉县科技特派团队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抓手,按照县委、县政府“绿色发展、扩面增效、品位提升”要求和特色产业“2+N”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林—畜、林—菜、林—果、林—药”种植模式,稳步推进县域现代农业六大产业交叉融合,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扎实推进全县黄、枇、核、药、鸡五大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以种带养、以养带育、果蔬复合、菜药康养、生态循环”的农林牧果菜药共生融合种养复合经营模式。纵深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塑造石棉新农业新业态,拓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导支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绿色生态环保农旅融合旅游产业链,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提升美哉生态旅游环线品位和“安安松”生态旅游环线,在科技特派服务工作中,还依托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扶贫、互联网+营销”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75家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推广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和信息数据技术,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一、二、三产业扶贫深度融合发展。

(五)顶层设计,优化农业绿色环保资源配置扶贫效率作用。在全县“2+N”生态农业模式引领下,石棉县科技特派团队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现代农业顶层设计,培育创新农业创业型人才和先进实用人才,推广新型农业合成技术,重新构筑县域特色农业果品、菜品、食品、肉品、药品等农产品对外供应链。加大现代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利用黄果柑、枇杷为主“2+N”特色农产品资源效力,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作用,正推或倒逼特色农业供给能力提升,增强县域特色农业生态环保意识,拓展黄果柑、枇杷、核桃、中药材、草科鸡对外有效供给,优果优价,提升品位,创益促增效,助农又增收。

(六)创新机制,做实科技扶贫利益联结互惠共赢。重点围绕脱贫攻坚任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促进科技带动人才、资金、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重点贫困村、现代农业园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聚集,逐步摸索出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科技特派员+贫困户”扶贫模式,通过企业带村、主体带户、股权带社、大户带人这一“四带”模式,科技特派团依托技术支撑,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增强扶贫“造血”功能,做实科技扶贫利益联结互惠共赢,带动26个贫困村2180户贫困户7466人如期脱贫又脱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