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关于对政协雅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1次会议委员提案总第163号的回复

来源:市委农工委 发布时间:2017-06-27 14:5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尊敬的吴德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雅安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雅安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议》的提案(第163号提案)已收悉,建议意见非常好。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并落实专人进行办理,现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发挥生态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绿而美、绿变金”的思路,积极发展“绿、特、精”特色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势头较好,成功创建为“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按照“农旅结合、产村相融,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思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地级市,首批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本情况

(一)优先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内部有机融合。按照茶、果蔬、果药三条走廊布局,强化规划引领,推行标准化生产,优先发展茶叶、水果、中药材、雅鱼等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预计全年经济作物总面积231万亩,产量148.2万吨,总收入65.14亿元。其中:茶叶100万亩,产量8.45万吨,收入28.1亿元。水果60万亩,产量51.05万吨,收入18.22亿元。中药材在地面积17.4万亩,产量3.03万吨,收入2.96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2100吨。2016年,全市推广“茶+桂”等立体种植模式30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5万亩。以户用沼气池建设为基础,采用“猪沼茶”为主的庭院和山地茶园生态模式,开展“沼液、沼气和沼肥”综合利用,全市以“猪沼茶”为主的沼畜循环利用面积达5万亩。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84.82%。

(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一三产业交叉融合。全市建成中国至美茶园绿道、龙门休闲农业公园、“中国藏茶村”、牛碾坪茶旅综合体、九襄花海果乡等农旅结合景区104个,建成休闲采摘基地32个。全市现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示范休闲农庄2家、星级农家乐230余家,6家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芦山县龙门青龙场村被评为“全国最美休闲乡村”,蒙阳镇蒙山村被评为全省10佳最美乡村,名山区获得中国农业国际促进会、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旅游合作专业委员会授予的“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称号。名山区“蒙顶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成功申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举办了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节、中国·雅安国际动物与自然电影周、汉源梨花节、石棉黄果柑节、荥经鸽子花节、宝兴红叶节、宝兴上九节、雨城年猪节等近20个重大节事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对策

(一)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大力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组织形式创新,通过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雅安茶厂、钱记鸡业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借鸡生蛋”等形式,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

(二)加快推进“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通过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从土地、水、电、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等专项改革。以“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三产融合发展核心区,围绕“观、采、尝、学、耕、归、戏、养、憩、淘+吃、住、行、游、娱、购”等农旅十六大要素,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农村新型社区共同建设,促进发展居态、业态、生态、文态有机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您提出的建议,不断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函复如有不妥之处,请电告或函告。

联系人:市委农工委经济发展科 蒋丹

联系电话:22223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