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编制“十三五”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关情况的报告

来源:市卫生计生委 发布时间:2016-06-27 13:38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市政府办、市政府应急办:

根据省委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送编制“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关情况的通知》(川机发1700号)要求,为适应“十三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应急任务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逐步完善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全面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和工作水平,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我委组织相关人员就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以及《雅安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提出了“十三五”规划,现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建设情况

(一)建设成果及现状。

多年来,特别是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针对我市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应急工作以“一案三制”建设为重点,实现了组织管理和指挥体系从无到有、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管理方式从经验管理到依法科学管理、工作重点从处置到预防与处置并重、协调机制从单一部门应对到跨部门协调联运等方面的转变。

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我委高度重视应急工作,不断健全应急组织机构,严格按照《十二五规划》中的要求建立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单独成立了市卫计委应急办,并在全市八县区卫计局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也设立了负责应急工作的业务科室,有专兼职人员承担应急管理工作,加强了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基本构建起了有机构、有人员,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在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完善应急预案。“十二五”期间,我委进一步梳理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预案类别包括总应急处置方案、自然灾害、传染病、异常接种反应、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等,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分项目的应急预案,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委应急办加强了预案的动态管理,及时组织修订应急预案或技术方案,明确各类突发卫生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

三是卫生应急指挥能力进一步提升。完成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和雅安市紧急救援中心应急调度指挥信平台建设,实现了数字化统一指挥和管理。与雅安消防支队建立了120、119联动机制。与成都经济区建立区域重大传染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是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升级完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直报系统,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以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开展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

近年来,针对国内外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形成日常风险评估报告制度,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委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的专题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应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是应急法制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在卫计委党委会上组织学法,结合雅安市工作实际,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并在每年的9月12日“世界急救日“等组织宣传。切实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研究制定规范措施和配套政策,实现应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六是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良好。1、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到2015年,我市已经基本建立市、县(区)两级卫生应急队伍体系,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初见成效。市、县共成立了由824人组成的4类55支卫生应急专业队伍,涵盖紧急医学救援、卫生防疫、中毒救治、核与辐射处置等方面。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得到全面加强,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形成统一领导、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2、应急物资准备情况。本着着眼实战、分步建设和系统配备的原则,制定应急物质储备计划,完成应急物资的补充添置,包括诊断试剂、疫苗与血清、特效解毒剂、药品、防护装备等。对部分应储备物资,因储存和使用的特殊性而导致无法随时保存的,建立物资配送和调运机制,确保应急状态下物资的供给。根据“平战结合”的原则,市、县(区)医疗卫生单位根据职能职责,贮备了一定量的应急物资、药品,确保应急物资不过期,应急物资不浪费。3、应急经费保障情况。通过财政投入、自筹资金等,市卫计委2012年投入应急经费约51万元,2013年投入应急经费约88.68万元,2014年、2015年市财政每年拨专项经费40万元,用于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应急物资储备。委机关2015年支出专项经费2万余元,用于委机关应急物资储备,支出专项经费40万元用于应急培训。这些投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卫生应急处置能力。4、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开展情况。市卫计委每年都举行应急演练及应急相关培训,2014年开展了卫生系统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015年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和承办了国家中医应急演练。演练切实做到有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及相关信息等。各县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也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以上实战演练。做好应急培训的总体安排,每年均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相关培训以及对志愿者的培训,如:2015年全市举办了“地震灾区心理干预培训班”、“灾害医学救援与急救技能培训班”,并进行了野外生存能力训练。

七是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2012年起,全市共报告定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起,均为食物中毒事件,共计报告发病183例,无死亡。报告未分级事件21起(其中传染病事件14起),涉及4429人,报告发病130人,死亡4人。突发事件报告率、及时率均达到100%。

(二)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1.应急工作经费不足,卫生应急装备落后。近年来,中央、省市财政在不断补充卫生应急物质储备经费,但离《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单兵应急装备匮乏,参与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大程度影响救援质量。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缺乏、落后。全市救护车存在装备不足、分布不均衡、车型单一、车辆老化、车况较差等问题。全市120网络医院共有救护车42台,且主要集中在城区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急救设备配置还存在问题不足问题。全市医疗机构只有一辆负压救护车,远远不能满足发生较大疫情时的需要。应急运输保障能力有待提高。雅安市紧急救援中心、雅安市疾控中心等单位,由于车辆及驾驶员配备不足,时常会出现无车可用的情况。

2.卫生应急指挥手段落后。虽已完成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平台与雅安市紧急救援中心应急调度指挥信息平台建设,但仅限于专网通讯,缺乏多网络条件下通讯指挥手段,且两个指挥信息平台还不能互联互通,尚不能满足当前卫生应急工作需要;信息和数据采集、报送等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基础资料不健全;运行维护保障和支撑体系没有建立,不能充分地发挥平台功能,要最终实现卫生应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需要更专业的信息化工作人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3.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全市卫生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特别是公众卫生应急培训工作经费严重短缺,全市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卫生应急培训场地,且市级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不够系统、专业,培训的技术落后,对卫生应急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和普及不够。

4.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目前,处置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能力不足;卫生应急专业处置队伍在参与现场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时,队伍装备严重不足,后勤保障不到位,卫生应急管理和灾难医学等学科建设和系统研究薄弱,卫生应急现场处置相关技术的科技支撑体系有待完善;针对事件处置过程各环节的评估分析体系尚未建立,与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实际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二、“十三五”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趋势及对策

(一)总体趋势。

由于雅安地处川西欠发达地区,卫生应急体系基础薄弱,雅安市作为川西交通咽喉,“十三五”期间,正在加大力度进行川西交通枢纽建设,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动物疫病、输入性传染病、食品药品安全的风险越来越大,加之近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自然灾害频发,我市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的公共卫生问题,卫生应急医疗救援和各医疗机构院前急救工作将迎来更多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卫生应急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严峻。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突发公共事件日益呈现出频次高、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等特点,而我市的突发公共事件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趋势,当前人禽流感、甲型流感疫情等各种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等不断出现,给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

二是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突发事件不断增多。近年来,我市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或事故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随之而来的,可能将是更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的安全风险隐患以及频发的事故灾难、群体性事件等等,我市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等卫生应急处置任务将更加繁重。

三是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威胁现实存在。我市地处川西交通要塞,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历来有“民族走廊”之称,全市共有16个民族乡,属于少数民族汉族杂居。目前,国家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各种社会矛盾交错凸现,导致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诱发性群众事件、恐怖主义等制造社会安全事件和影响的可能性客观存在。综上所述,我市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卫生应急体系基础还比较薄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卫生应急的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卫生应急工作将长期面临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二)应对措施和办法。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迫切需要从卫生发展战略角度来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一是进一步配齐配强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配齐专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把素质能力强、业务技术精的专业人才安排到应急管理岗位上来,更好发挥卫生应急办公室的职能职责。二是进一步加大卫生应急投入力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四大类突发事件之一,卫生应急工作十分重要,且其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大多涉及医学救援任务,卫生应急任务非常繁重。进一步加大卫生应急保障经费投入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演练。培训和演练是提升应急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需要从雅安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实战能力。四是进一步强化应急宣传教育。通过普及应急知识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增强人民群众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目前,卫生应急宣传教育还处于薄弱环节,还需要通过卫生应急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族、进企业等活动,大力地宣传和普及卫生应急知识。五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储备机制。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依托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集中规范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库(点),确保在人员出动时,即可携相应的救治药品随行保障,及时、有效地开展医学救援工作,完成应急工作任务。

三、“十三五”期间主要目标

(一)基本原则。

一是预防为主,平急结合。将卫生应急工作关口前移,坚持常态运行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二是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坚持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相结合;三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重点规划实施提升应急能力的关键性项目;四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做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五是科学设计,规范建设。避免低层次、低水平建设;六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卫生应急要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同时吸纳社会资本参与。

(二)规划目标。

到2020年底,我市建立并完善“一套机制、一支队伍和五个系统”,即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化卫生应急队伍,完善应急的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调动、科技支撑五个系统。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卫生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能够满足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评估的需要。

(三)主要工作目标。

1.健全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80%以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2020年底前,完成在人口密集、医疗资源丰富的县区建立卫生应急救援指挥三级网络工作。

2.推进我市卫生应急相关法规和规范的修订完善工作,到2020年末,健全涵盖各级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3.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处置工作应对及时、有效,规范处置率达90%。

4.完成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和相关制度建设,县级平台建成率达到50%。

5.全市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网络直报率达到100%,乡镇医疗机构达到97%以上,报告的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95%以上。

6.到2020年末,市级实验室、75%以上的县级实验室建立健全卫生应急质量管理体系,并达到应急检测能力要求。

7.到2020年末,全市建立1个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50%以上的县达到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区)标准。

8.完善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和卫生应急专家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培训演练,探索建立市级卫生应急培训演练中心,完成十三五培训规划目标。

9.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信息监测系统,建立预警制度、监测预警信息分析与发布工作机制。

10.加强卫生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城市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90%,农村达到70%。

四、“十三五”期间主要建设任务

(一)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1.完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抓紧完善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硬件建设,创建省级和国家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的县级单位必须抓紧建设县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推进和完善市、县两级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的对接和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决策和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建立应急决策指挥平台管理制度、长效的运维机制和保障系统日常运作的专业化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实现卫生系统内部与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努力做到与公安、地震、气象、交通相关部门等的信息对接。到2020年末,市级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和制度建设。

2.加强软件系统建设。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卫生应急管理软件系统,继续强化基础背景资料和知识库,增强信息报送、文件传输、专家队伍管理、培训演练、典型案例参考等功能,全面提升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和高科技应用管理水平。

3.建设市级卫生应急移动指挥平台。满足突发事件事故现场卫生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监测预警、应急指导、应急处理等工作需求,为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工作提供功能全面、性能可靠、机动性强的工作指挥空间和通信保障。

(二)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及其能力建设

1.加强卫生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充实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专家参与卫生应急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专家针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开展科研活动。

2.组建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建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管理办法,形成统一领导,管理规范、协调有序、保障有力的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体系,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的辅助作用。

3.健全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依托现有人力资源,健全完善各级各类卫生应急专业处置队伍,改善队伍装备,规范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队伍的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托1-2个综合实力强的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本辖区的综合培训演练中心,整合配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分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开展卫生应急专题培训和演练工作,不断提升卫生应急队伍各专业人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系统。加强和完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到2020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乡镇医疗机构达到97%以上;报告的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95%以上。继续巩固并充分发挥我市现有公共卫生监测点的作用,大力开展主动监测。

2.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加强部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卫生监测预警体系的信息沟通和协作联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测的时效性,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拓宽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服务范围,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能力。

3.开展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强化信息管理,启动市、县两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定期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四)加强卫生应急检测能力建设

1.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能力建设。提高现有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部门实验室卫生应急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的标准方法和质量管理系统,推进病原微生物、化学、核与辐射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完善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鉴定技术、能力储备和网络实验室信息的监测分析工作,增强病因快速调查和有毒物质的检测能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鉴别能力。到2020年末,市级实验室、75%以上的县级实验室建立健全卫生应急质量管理体系,并达到应急检测能力要求。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验室检测网络项目建设。依托市级和县级实验室,建立以市级实验室为基础、县级实验室为补充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验室网络。各级、各单位要加大应急检测仪器、设备、设施的配备,加强检验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提高各级卫生应急实验室检测能力,全面提升我市突发事件应急实验室检测水平,满足各级卫生应急实验室达到及时、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五)建立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调动系统

科学制定市、县两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合理确定实物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现金储备的比例,分级、分类进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依托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集中规范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库(点),储备适量的医疗急救包、便携式紧急抢救设施设备、急救和消杀药品器械、个人防护用品、移动通讯设备、后勤保障车辆与设备等,满足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需要。加大物资储备资金投入,争取到十三五末,各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率达到90%以上。建立全市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网络,健全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快速调用机制。

(六)建立完善卫生应急技术支撑系统

进一步完善各类卫生应急技术标准、技术方案及工作规范。积极推动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重点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开展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预测预报、事件确认和控制技术水平。

(七)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示范县(区)创建活动

通过卫生应急示范县(区)创建,探索行之有效的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应急工作。力争到2020年末,全市至少创建1个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50%以上的县级达到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区)标准。

五、“十三五”期间卫生应急重点项目工程

(一)完成川西区域急救中心建设,包括建立川西区域性紧急救援调度系统,与甘孜州建立卫生应急联动机制。

(二)依托市内三级综合医院建立雅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培训基地,同步组建川西医学特种救援队伍。

(三)建立川西卫生应急物资库,同步建立物资储备机制。

(四)规划建设一个标准的直升机停机坪,探索建立多维度、多领域协作与联合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和机制,把空中救护列入急救范围,不断提高川西区域灾害应急的水平和能力。

联系人:市卫计委应急办 李倩爽,联系电:18086999114。

雅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