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发布时间:2014-07-02 17:07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市政府: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强化监管为重点,一手抓食品药品监管,一手抓灾后重建,着力推进食药体制改革,严把灾区食品药品安全关口,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实现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总体可控,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全面推进食品药品体制改革工作。

市委、市政府和省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新年伊始(17日)就深入我局调研、指导工作,并做重要讲话。省政府秘书长、市委书记叶壮和原省局局长崔兆全分别提出了“肩负责任、迎接挑战,履职尽责、无缝链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和“改革要到位、监管要落实、形象要提升”三点要求,极大地鼓舞了干部职工的士气。1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越良召开了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副市长孙久国主持会议,各县(区)政府一把手参加了会议,有力推进了全市机构改革工作。目前,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完成人、事、编划转,完成了岗位设置。成立了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稽查支(大)队,核定编制数分别为25名和15名;建立健全了基层食品药品管理体系,全市设立并挂牌58个片区食品药品监管所;共划转了食安办、工商和质监77人;对局领导日常工作进行了重新分工,中层干部全部公开竞争上岗;基本形成了行政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的监督管理队伍。

(二)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深化“亮剑行动”。

今年以来,我局加强了日常监管,严格规范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突出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加大规范和打击力度,食品药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省食药监局的统一部署,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全市范围内以食用油、乳制品、调味品、酒类、鲜活水产品、保健食品为重点,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亮剑行动”;同时,结合雅安实际,开展了“角膜接触镜及天然乳橡胶避孕套专项整治”、医疗器械“五整治”、“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食用鱼肝油专项整治”、“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监督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上半年,全市共出动了监管执法人员693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908台次,检查“四品一械”单位8154户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03份,当场处罚39起;共立案133起,罚没款51.3万元,捣毁制假窝点1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起。查处案件数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近一倍(2013年全年查处77起)。

(三)严把行政许可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上半年清理下放行政许可权力2项,受理行政许可85件,办结78件;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已录入并运行行政权力事项310项(其中行政处罚事项282项,项行政强制事项9项,其他行政权力19项)。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深入开展“三项制度”暨“窗口作风”专项整治,政务窗口工作人员无违规违纪行为。

通过互联网和党政外网发布各类信息265条,开通了局官方政务微信公众帐号,定期更新了科普宣传内容。收到并办结书记、市长信箱转来信件20封;通过12331投诉举报平台接到并处理投诉举报电话23起,其中药品10起,食品11起,保健食品2起;处理回复依法申请要求信息公开和书面投诉举报函件3起。

(四)强化综合协调,形成合力治理。

上半年,我局接手市食安办工作,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理顺各方关系,筹备召开了全市食安委工作会,与县(区)和市食安办成员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紧贤抓住市人大《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机遇,积极推进问题的整改工作,撰写的《食品安全法》整改报告获市人大高票审议通过。

(五)狠抓宣传培训,推进应急处置工作。

610日起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以“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为主题,目的是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宣传《食品安全法》,普及食品知识,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守法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提高监管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营造了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类宣传、培训12次,制作宣传展板12幅,接受群众咨询800余人次。培训监管执法人员220人次,培训业主和从业人员1150余人次。

理顺了应急管理工作思路,调整完善了应急预案,在汉源县及时组织开展了全市食品餐饮环节应急演练,检验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锻炼了应急管理队伍,提高了市县应急管理队伍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六)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年初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顺利通过了化妆品检验资质认证,具备化妆品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能力。上半年全市已完成食品监督抽验220个批次,完成药品抽验207个批次,完成了化妆品抽验任务10批次,医疗器械抽验任务7个批次。食品和药品抽验检测任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全市共收集、审核、评价和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表318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21份,药物滥用监测报表11份。

(七)全力推进灾后重建,严把灾区餐饮用药安全。

全系统共7个灾后重建项目,其中市本级2个,县(区)5个。目前,市本级2个和名山区局1个加固维修项目已竣工验收。芦山县局异地重建项目因调剂解决,项目已取消;荥经县局异地重建项目已于420日正式开工。天全、宝兴县局异地重建项目,预计今年720日前开工。

为保证灾区食品药品安全,局领导分片督导,以农村聚餐、工地食堂和学校食堂为重点,强化宣传和培训,加强农村集贸、批发市场执法检查和监督抽验,发挥基层作用,一抓农村协管队伍建设,二抓集中安置点食品安全网络化管理。目前,灾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向好,食药安全总体可控,保障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八)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局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在市委第十七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一是健全了组织机构,统一了思想认识;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精心组织动员;三是创新了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四是多层次多方位,广泛听取意见。五是坚持领导带头学习、带头讨论、带头调研、带头解放思想,深入基层县(区)局,监管服务对象,联系村、联系社区等,与党员干部和群众交心谈心。六是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主动作为,认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的“五大员”即督导员、检查员、信息员、调研员、宣传员。七是班子成员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进行了对照检查,使自己在思想和灵魂深处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改善,班子成员之间、科级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的理解更深了,沟通更顺了,为全力以赴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决心更加坚定,局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省委第十六督导组伍丕光组长到我局督查群教活动时对我局工作予以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意见。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全系统机构改革尚未完成。一是有编无人现象比较严重。全系统编制实际到位率不足40%,招考、遴选尚在进行中,预计到位尚需数年。二是基层监管所人员、设施设备和经费还难以及时到位;基层监管所和村(社区)协管员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三是监管队伍能力与所承担的职责还有较大差距,监管能力还亟待加强。四是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信息还存在不畅通、不高效的问题。

(二)经费保障不足,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全面推进。

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履行了五个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人员增加,工作任务成倍增加,办公设施设备等相关物资缺乏。随着监管范围和执法半径的增加,执法车辆不足;现有车辆均为省垂管时配备,老化、运行成本高。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明确提出要求:“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地方起主导作用,各市(州)拿出的配套资金越多,省上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对地方项目资金实行‘三挂钩’管理,将业务工作绩效、资金规范使用、地方财力投入情况与下一年度专项资金分配挂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还未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本质上是风险管理,需要强大的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作保障。目前全省检验检测机构指导意见还未出台,我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还未进行机构改革,尚不具备食品检验资质,使食品监管工作受到制约。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重点深化全系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所和乡村协管员队伍,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

(二)重点抓好高风险区域高风险部位监管,拿出解决监管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重点督导医药企业依规生产合法经营,加快推进新版gmpgsp认证。

(四)重点督导食品企业建立质量安全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自律靠自觉,他律靠监管。

(五)重点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制订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监管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措施。

(六)重点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抽检监测工作,以问题导向统领抽检监测,以抽检监测服务监管执法,以制度机制规范抽检监测。

(七)重点开展全面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作风,促发展。

                雅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4630

(联系人:王群,电话:2633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