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省内资金安排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由四川省省级财政设立、通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引导和支持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开展国家和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施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等。
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申报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根据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计划、职业院校“双高”计划等建设任务,认真组织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补助专项资金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召开相关会议落实专项资金经费使用计划,制定项目绩效目标。
2023年,项目安排资金预算1360万元。项目立项与资金申报依据包括: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联合下达的川财教〔2023〕34号文件,雅安市财政局雅安市教育局联合下达的雅财教〔2023〕19号文件
(二)分解下达预算
根据2023年预算要求,本着真正过紧日子的原则,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从严从紧控制项目申报和预算安排,非必要项目和工作内容可压尽压、应压尽压,做到客观、绩效、精准,预算共计分解下达1360万元
(三)绩效目标情况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项目致力于显著提升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为雅安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具体绩效目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总体不少于255人;提升项目实施区域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双师素质教师人数达到340人以上,打造一批“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团队,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稀缺人才。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全校师生“走出去”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大于45项。积极响应的号召,要求本年高职平均就业率达到80%,更好的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提升本校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各项绩效目标都符合政策支持,进行量化考核,绩效指标可细化、量化,与学院的长期规划目标、年度工作目标相一致, 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相匹配,指标设计完整,对满意度指标能够进行量化预测。
二、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2023年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1360万元。计划用于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1360万元,实际使用1360万元。其中,用于实训室建设项目1266.58万元,1+X证书项目36.89万元,其他师生培训与比赛支出共36.81万元,以及其他师生活动支出共19.72万元。项目总预算3399万元,其中,2023年项目预算1360万元,实际使用资金1360万元,使用率100%。
序号 | 建设项目分类 | 执行资金(万) | 预算资金(万) | 资金使用率(%) |
1 | 实训室建设 | 1266.58 | 1266.58 | 100% |
2 | 1+X证书 | 36.89 | 36.89 | 100% |
3 | 其他师生培训与比赛 | 36.81 | 36.81 | 100% |
4 | 其他师生活动 | 19.72 | 19.72 | 100% |
合计 | 1360 | 1360 | 100% |
其中主要包括:
(1)实训条件建设项目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实训室建设项目实际使用1261.77万元,主要用于多功能教室设备采购、二级学院实训室设备采购,信息化平台设备采购,以及学院实训教学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等。
(2)1+X证书项目
2023年我院1+X证书项目实际共用36.89万元。其中,等级证书考试费用支出9.06万元,考核认证费用支出5.09万元,证书研修班师资培训费用支出5.04万元,以及指导教师课时费支出17.7万元。
(3)其他师生培训与比赛
我院2023年用于师生培训与比赛的支出共36.81万元。其他师生培训与比赛主要包含了省级与国家级的各种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竞赛联盟联赛。
(4)课程建设
2023年我院用于课程建设的支出共47.46万元,其中包含了部分教学资料的设计与整理支出、课程视频录制、带领学生参与实训实践教学支出。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该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并在申请年度下达,到位率为100%。学校严格执行项目申报程序,项目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符合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补助专项政策资金投向。严格按照《四川省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执行预算。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和程序审批使用。
该专项资金投入严格按上级机关审批同意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合理规划,科学论证,结合建设任务需求和阶段性目标,统筹安排,保障重点。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总体规划由校领导牵头,全方位多元化筹措,保障经费投入。地方财政高度重视,指导建设重点投入方向。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把握“实事求是、任务不减、投入不降”的原则,集中学校财力,统筹兼顾,足额配套,用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保障建设任务。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多方谋划,主动与市场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培训和社会捐赠等方式拓宽学校收入来源渠道,提高经费自给率,吸引行业企业资金共建共培。
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确保建设任务完成,顺利实现建设总目标,结合学校情况,加强学校预算资金的内控监督管理,落实预算执行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内部控制,建立信息公开、预算监督的长效机制,过程和结果全程接受上级部门、学校纪委、审计、群众的监督问责。
同时,该专项资金纳入学校总体预算,构建总规划与任务联动,并对项目建设实施和资金投向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预期效益目标的实现。根据建设任务、绩效目标制定业财融合对照表,实现项目绩效和项目经费的对应,总预算与分年度计划的对应,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对应,分步稳妥实施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衔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报告。规范项目支出管理,严格预算、严格支出、设备购置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项目资金没有用于平衡预算、支付利息、捐赠赞助、对外投资、支付罚款等与项目建设无关的其他支出。设计财务核算框架,严格区分部门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的界限。专项资金的开支标准、支付程序和会计核算,按国家有关财经制度、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学校的财务制度执行。
该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强化管理,量效问绩,重实重效,建立绩效评价情况与资金安排挂钩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过程监测与跟踪,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建立预算执行进度定期通报制度,确保完成各项绩效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管理,采取目标导向制,实行项目绩效考评制度。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围绕“双高”建设和“对标竞进”“提质培优”,聚力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办学治校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2023年,学校成功通过省“双高”建设计划中期验收。2023年,学校专业办学层次实现了新突破,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专业四川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成果显著;学校继省示范、省优质校建设后再一次抓住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贯通体系的机遇,更加促使学校在新征程上实现更大作为。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紧盯行业发展,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新开的办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休闲体育和跨境电商等3个专业招生火热,学生质量优异;成功获批开办的预防医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放射治疗技术3个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多本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建设二等奖。学校获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显性成果的突破。
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学校获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多名学生分别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省优秀共青团员、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学生在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近100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7项,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师分类评价、分类晋升,引导教师在不同岗位实现人生出彩。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数十名名教师取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制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等制度机制,325名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鲜明职教属性,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超过20名。狠抓教师能力提升,学校教师获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项、其他各类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及以上奖励15项;家政服务创新团队入选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名辅导员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打造药检学院和临床医学院2个院级名辅导员工作室,1名老师入围“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主动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全市“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之中。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帮助雅江县、天全县小落村乡村振兴;1名教师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名教师获全省脱贫攻坚个人嘉奖;学院院双师型教师的优秀代表教师先后取得国家专利9项,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教改项目4项,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级及以上大赛奖项51项。组建雅安乡村振兴学院,挂牌成立汉源分院和天全分院,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深化产教融合,与经开区协同推进“川西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与佳士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健康服务业商会签约成立健康产业学院;与市卫健委、市人民医院合作推进“川西医学教育中心”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获批全省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研修计划;学校入选四川省首批“天府妺子”巾帼家政技能人才孵化基地。
加强科研协同创新,积极利用“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加大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技术服务力度,到账横向课题经费70余万元,启动学校高层次人才科研工作室建设,科技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发挥“一体两翼”功能,搭建非学历继续教育平台,累计完成学历继续教育服务900人次、非学历继续教育1.3万人次,组织各类技能鉴定2000余人次。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尼泊尔“中文+电子商务”培训、柬埔寨“中文+中医针灸推拿”培训、泰国华文教育培训,拓展和创新了国际交流的形式和载体。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3年通过对该项目经费的合理分配使用,在师资力量方面拥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其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均得到加强,在学校管理方面,各项规章制度井然有序,在学生发展方面,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学习成绩、职业技能、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均有出色表现,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院对该专项资金制定的各项绩效指标均超额完成。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该项目未偏离绩效目标。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一)自评结果
该项目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项目详细规划及相关行业专项规划;项目实施内容与项目实施主体职责、相关专项规划、重点工作等密切相关;该项目立项依据充分,已完成项目立项且立项程序合规。
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资金保障措施为该项目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项目资金需求与总体目标、年度目标相匹配,绩效目标具备合理性。
(二)存在的问题
学校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尚属发展阶段,分类较多,涉及面广,建设困难,需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制定绩效评价标准。
(三)相关建议
学校将以推进职业教育双高任务建设为抓手,加强资源统筹落实、协调推进、把握重点、加强组织、强化责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用好已建设的实训项目,完善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和绩效体系,推进全面绩效管理的落实,推动学校内涵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公开情况
该项目依申请进行公开。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六、附件
转移支付区域(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附件2 | |||||||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转移支付区域(项目)绩效自评表 | |||||||
(2023年度) | |||||||
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 ||||||
中央主管部门 | 教育部 | ||||||
地方主管部门 |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 | 资金使用单位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 ||||
资金投入情况 | 全年预算数(A) | 全年执行数(B) | 预算执行率(B/A×100%) | ||||
年度资金总额: | 1360 | 1360 | 100% | ||||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 1360 | 1360 | 100% | ||||
地方财政资金 | |||||||
其他资金 | |||||||
资金管理情况 | 情况说明 |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 |||||
分配科学性 | 科学分配 | 无 | |||||
下达及时性 | 及时下达 | 无 | |||||
拨付合规性 | 拨付流程合规 | 无 | |||||
使用规范性 | 严格审批制度,资金使用规范 | 无 | |||||
执行准确性 | 执行准确。 | 无 | |||||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良好。 | 无 | |||||
支出责任履行情况 | 支出责任履行情况良好。 | 无 | |||||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 总体目标 |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 |||||
通过专项资金的投入,围绕省“双高计划”项目十大重点任务,建成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引领川西职业教育发展 | 资金能落实到位,用较低成本实现该项目的绩效目标,以节约成本与杜绝浪费的措施使项目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 ||||||
绩效指标 | 一级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全年实际完成值 |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双师素质教师人数 | ≥340人 | 325人 |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 | ≥255人 | 257人 |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奖 | ≥45项 | 104项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高职平均就业率 | ≥80% | 80% | |||
说明 | 请在此处简要说明中央巡视、各级审计和财会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所涉及的金额,如没有请填无。 | ||||||
注:1.资金使用单位按项目绩效目标填报,主管部门汇总时按区域绩效目标填报。 | |||||||
2.其他资金包括与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共同投入到同一项目的自有资金、社会资金,以及以前年度的结转结余资金等。 | |||||||
3.全年执行数是指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所形成的实际支出。 |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