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转载至《雅安日报》
雅安市中心血站内,张志典正在献血
□市融媒体中心 张天幸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表彰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其中,张志典荣获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
9月19日,初见张志典,黑色的半框眼镜架在鼻梁上,配合利落的寸头,露出棱角分明的下颌线——这般硬朗的轮廓,让人很难将“腼腆”二字与他联系起来。
“其实……这奖挺重的。得知自己获奖的那一刻,我首先感到的是意外,认真思索下来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18年的献血生涯一晃眼就过来了,一时间还真想不出什么特别出彩的时刻。”张志典一边笑着一边搓了搓手。
其实,这份谦逊从容背后,是日复一日为无偿献血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张志典累计捐献血小板+全血共24000毫升,其中,2023年累计献血16次,折合全血5000毫升……这意味着几乎每隔三周,他就会准时出现在献血点,用行动诠释无私奉献。在他眼中,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又不可或缺。
献血初心
从紧张忐忑到习惯使然
2007年夏天,张志典刚来到雅安工作不久,恰巧当时他的朋友刚刚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件事让张志典有一些触动。
在朋友的鼓励下,张志典怀着忐忑的心情,挽起袖子踏上了采血车……
第一次献血,张志典小心翼翼地问采血护士:“可不可以先献200毫升?献血对身体会不会有影响?”
“人体血液具有再生能力,咱们每次献血量只占总血量的5%—10%,要说影响的话,那也是积极的——适量献血能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益处。你身体这么硬朗,献400毫升一点问题也没有。”护士半开玩笑半安慰的话语冲淡了张志典心中的顾虑,但是当针头刺入皮肤时,身体传来的微痛还是让他记忆犹新。
“当时那几分钟像是过了很久,直到护士帮我拔下针头,才感觉整个人都松了口气。”张志典笑着说。
那一次,张志典鼓起勇气,成功捐献了400毫升全血。
有了第一次献血的宝贵经历后,张志典便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无偿献血生涯。
为了能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无偿献血,张志典开始积极锻炼身体,坚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凭借这份自律,他的身体素质显著提升,每次体检指标都很理想。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总会按时出现在采血点,用行动践行奉献承诺。他常笑着说:“其实也要多亏献血这件事,现在我和它是双赢的局面——既帮助了他人,又让自己收获强健体魄。”
血站里的触动
见证医者的义无反顾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雅安市中心血站血液库存告急。
在一次前往血站献血的过程中,张志典亲眼目睹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不少救护车闪烁着双闪灯,匆匆忙忙地奔向血站,在血站外排起队等候取血。
血站内,医生、护士们神色凝重,被紧张的氛围所笼罩,他们争分夺秒地忙碌着。同时,不少医务工作者的电话此起彼伏,每一通电话对面都是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和医护人员对救治资源的急切需求。
这时,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拿着献血证,急切地找到采血护士:“我这边有个患者急需400毫升B型血做手术,刚好我也是B型血,抽我的!病人正等着用血救命,我是他的主治医师,不能眼睁睁看着他难受。”说罢,医生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开始准备抽血。
望着那位医生抽血时坚定而决绝的背影,张志典的内心深受触动,那次献血后,他又给自己增加了一项新任务——定期捐献血小板。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他还积极和同事们分享自己的献血经历,主动邀约大家一起为血库贡献力量。
其实,早在2015年,张志典就加入中华骨髓库,随时准备捐献。
张志典表示:“我希望这个骨髓捐献永远都只是登记在册。因为如果通知我去捐献,一定是有人遭受了不幸,这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真的有需要我捐献的一天,无论是血小板、全血还是骨髓,只要有人需要,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帮助他。”
血印作笺
生命的接力最是温情
从2007年到2025年,18年时间,张志典的献血次数达到85次,累计捐献血小板+全血共24000毫升。
随着袖子撩起,张志典的手肘内侧错落有致的青紫色印记像是一串无声的勋章——那是长期采血留下的痕迹。
“有时穿短袖同事们会问我这是什么,我就笑着跟他们讲,是‘生命接力的印记’。”
今年,张志典的单采成分血次数已经达到7次。每次完成献血后,他总会拿起一张尾号为71的特殊献血证,细细端详。
张志典坦言,这张献血证背后有着特别的意义。2021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他前往雅安市中心血站献血。当时,血站的工作人员得知他的想法后,特意为他找来了一张尾号为71的献血证,张志典便将它精心收藏起来。
如今,对于献血这件事,张志典早已没有了最初的紧张和恐惧。
他感慨道:“每次看到这张献血证,都能牵动我的思绪。这张特殊的献血证时刻提醒着我,我献出的不仅是血液,而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更是一位共产党员应当践行的使命和担当。”
张志典深知,无偿献血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而自己就是这场接力赛中的一员。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会始终坚守初心,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将献血一直坚持下去。”谈及未来,张志典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热忱。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