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月华山上谒文庙 弦歌不绝续新章 ——“雅安文庙·礼敬先师”系列报道之一

2025-09-28 09:49 来源:

孔子雕塑矗立在大成殿前

编者按: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作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文庙作为祭祀孔子、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一方文脉与历史记忆。

□ 转载自《雅安日报》记者 黄伟 图片由名山中学提供

在雅安,三座文庙各具特色,名山文庙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深藏于名校之中,延续着“庙学一体”的传统;清溪文庙作为省级文保单位,见证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文脉流转;芦山文庙则以新姿融入汉姜古城,开启文旅研学的新篇章。

即日起,本报推出“雅安文庙·礼敬先师”系列报道,让我们感受文化的传承,见证跨越时空的“对话”。

秋日暖阳,洒在月华山巅一片恢宏的黛瓦红墙之上。棂星门肃立,泮池水微澜,大成殿的飞檐在蓝天下划出庄重的弧线,这座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历经沧桑的名山文庙,在静谧中透出非凡气度。

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名山文庙与名山中学文庙校区血脉交融,当厚重的历史文脉融入鲜活的教育实践,名山文庙拥有超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观建筑

楠木红石间,凝固的儒家礼序

“名山文庙是我省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清代石木结构古建筑群,其最大价值在于原真性和完整格局。”名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刘星介绍。建筑群依山就势,层层递进,从棂星门、泮池、大成门直至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严格遵循中轴对称布局,结构严谨,气势恢宏。

“文庙的建筑材料极为考究。”刘星指着眼前的柱础与梁架说,“主体建筑采用珍贵楠木和本地优质红砂石。楠木防蛀耐腐,香气清雅;红砂石质地坚硬,易于雕琢。二者结合,不仅确保建筑历久弥坚,更赋予其独特美学价值。”

刘星介绍,名山文庙的每一处建筑名称都富含深意:泮池源于周礼,是古代学宫的象征;棂星门喻示孔子思想如灵星高照;大成二字,赞誉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穿过大成门,巍峨的大成殿映入眼帘。这座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重檐悬山顶,面阔五间,梁柱斗拱上雕刻的龙、凤、花卉等吉祥图案依然清晰可辨,尽显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

据《名山县志》记载,名山文庙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原址位于月华山脚下。明末清初,因战乱原址尽毁。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名山知县王宝华应百姓所请,将文庙迁建于月华山顶并扩建。

“2013年,名山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儒家文化、清代官式建筑与地方技艺融合的珍贵实物标本。”刘星介绍,经历“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国家对大成殿等建筑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使古建筑更加稳固。

刘星认为,名山文庙不仅是建筑群,更是儒家文化“礼”的物化体现,其空间序列和行为仪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着尊师重道、崇学尚文的价值观。

访学宫

古韵新声里,跃动的青春脉搏

“1960年,名山文庙成为名山中学校址,建筑曾用作教室、图书室。学校的根,深深扎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中。”名山中学文庙校区相关负责人高凤娇说,尽管学校后来新建了现代化教学楼,但文庙建筑群作为校区核心,其育人功能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名山文庙不仅是最美丽的风景,更是最独特、最深厚的教育资源。”高凤娇介绍,学校将名山文庙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历史课、语文课常将课堂“搬”到文庙,结合实物讲解儒家思想、古代建筑艺术和科举制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深刻。文庙还是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场所,国学社、书法社的同学们常在东西庑廊下切磋交流,涵养人文气质。

每年新生入学,“游文庙、知校史、明礼仪”是必修课。学校组织学生沿中轴线参观,讲解建筑寓意和历史故事,让学生从踏入校门起,就感受文化底蕴和责任。高凤娇认为,这种浸润式环境教育,比单纯说教更有力量,“在承载千年文脉的地方读书,孩子们自然会对传统文化多一份敬畏,对学习多一份虔诚。”

文庙的存在,也塑造了名山中学独特的校园气质。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贤思齐”等精髓,与校训学风天然契合。古建筑蕴含的沉稳、厚重、秩序感,对师生是一种无声的熏陶。

祭先师

成人立誓时,赓续的精神血脉

每年高考前夕,名山文庙都会迎来高三学生的“十八岁成人礼”。大成殿前的广场,成为最庄严的礼堂。

“选择在文庙举行成人礼,意义非同一般。”名山中学文庙校区副校长李长炳是活动主要策划者之一。他介绍,当天,高三学子身着正装,跨过象征“入泮”的泮桥,穿过寓意学问“大成”的大成门,肃立于孔子像前,完成敬拜先师、诵读经典、父母加冠、师长寄语、宣誓成人等环节。

李长炳认为,在文庙举行成人礼,是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承和活化利用,“‘成人’在儒家文化中不仅指年龄成熟,更意味着道德人格的完善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在此完成仪式,是希望学生深刻领悟‘礼’的内涵,明白‘立’的根本。”

对即将高考的学生而言,这场仪式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激励。许多学生反映,经历成人礼后,内心更添沉静与力量,更加明确奋斗目标与责任担当。

“这既是文化洗礼,也是励志教育。我们希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感、可触、可传承,激励学子以更好状态迎接人生大考。”李长炳说。

从静态保护到动态活用,名山文庙在名山中学的守护下,实现了“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目标。祭孔,化为青春的誓言,融入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实践。

采访后记:

夕阳余晖为名山文庙镀上温暖金色。棂星门下,放学学生走过,青春身影与古老建筑构成和谐画面。“庙学合一”模式,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提供启示。文化传承需要场景和体验,在真实历史空间诵读经典、举行仪式,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文化认同感,是课堂无法比拟的。名山文庙的当代实践,重新定义了“祭祀”的内涵,将其转化为精神激励和道德指引。每年的成人礼,让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庄严而富感染力的形式,注入新一代青年的血脉。

月华山巅,楠木飘香,红砂石坚毅。名山文庙因与教育深度融合,不再只是静穆遗迹。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一部立体历史教科书,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